心理中國論壇 | 推動體育與心理教育融合 對個體實現全面健康關照
發佈時間:2024-02-28 09:50:3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小春體育運動對個體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體育教育的目標不僅僅局限于身體鍛鍊,更在於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全方位關注。從教育實踐來看,體育教育所發揮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卻常常被分隔對待。
體育鍛鍊能夠幫助個體釋放壓力,減輕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運動能釋放出內啡肽等“快樂激素”,進而有效改善情緒狀態。體育鍛鍊還能提高個體的自信和自尊,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與社交能力。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會經歷成功或失敗,學會面對挑戰並克服困難,參加籃球、足球等團體運動時,還需要團隊協作、溝通和互動,這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和心理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何讓兩者有效融合,並有序地開展身心融合的工作。越來越多的學者致力於研究體育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以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干預方法。比如,通過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結合心理訓練,實現對個體全面健康的綜合關照。然而,如何定標、定性、定量,是一個跨學科的重大課題。這不僅僅是科學目標的追求,還需要引起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創造有利於個體心理健康的環境。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開展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結合工作,取得了些許進展。
在專業層面,激活體育教師的心理服務功能。在當前學校管理模式下,心理健康老師數量少且很難有效地進行前置干預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體育教師的數量遠遠超過心理健康教師。因此,我們採取了微課程的方式,對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心理技能專項培訓。同時,在體育師範專業中,我們納入了運動干預、心理諮詢等心理服務課程內容,期望能夠塑造一種全新的教學標準,將體育與心理融合,最終實現學生強體潤心的目標。
在科研層面,我們強調基於理論的實證性探索,圍繞兒童青少年認知、情緒和個性表達等心理健康的各個方面,驗證了不同類型體育活動的關鍵增長點,也量化了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關係。這些研究不僅驗證了體育運動的劑量效應,還關注其在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方面的長效機制,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踐提供更為精確的建議,從而更好地整合體育與心理服務,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在服務層面,轉變篩查方式實現數字化分級前置預警。我們團隊在上海12所學校進行了試點,將傳統的學生心理健康篩查方式從“診斷式”轉變為“體檢式”。通過這一方式,我們能夠在看似健康的學生中辨別出可能存在心理風險的群體,以便進一步進行心理疾病的診斷。同時,我們結合體育教學,通過捕捉和分析學生運動過程中的適應性動作、速度及表情等因素,與心理篩查結果進行交叉驗證。這種綜合性的方法有助於更全面、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發揮體心融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實效,讓更多的學生受益於體育與心理的融合培養。
建立體育與心理融合的教學新標準。通過提供教師專業技能培訓來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將體育素養中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平衡等指標與心理教育中的自我認知、情緒管理、社交意識、關係技能、責任感和決斷力相融合,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為其未來的個人和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應用數字化智慧技術精準探查風險。通過數字化技術洞察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過程中,全面地理解、評估和優化學生的運動表現以及身心健康。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他們在校園成長中得到充分的關注和支援。
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群育聯護”機制。建立由學校領導、心理健康教師、學生導師、家長以及社會服務機構組成的“群育聯盟”,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狀況,為教育教學提供有效反饋。
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相信通過融合將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融合發展貢獻力量。(上海體育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王小春)
心理觀察 | 年輕人都想上岸,“岸”的盡頭是什麼2024-02-29
心理解讀:穿醜衣服拿外賣袋 上班族告別精緻穿搭?2024-02-29
中國孤獨症患者每年增長近20萬人 兒童孤獨症怎麼發現、治療?2024-02-28
心理百科|老年人“心裏不舒服”,應該怎麼辦?2024-02-28
全國政協委員張其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格教育是療愈身心的良藥2024-02-28
數十萬網友自貼"拖延"標簽 如何有效應對拖延症?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