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拖延症是對自己不夠“上心”? 如何有效應對?

發佈時間:2024-02-28 10:22:5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孔小平

繼開學大軍連夜加班加點趕寒假作業,這些天不少大學生也在社交平臺表示,論文開題這些寒假應該搞好的事情,也還荒著,自己的拖延症很嚴重了。記者在網上看到,很多個話題小組帶有“拖延症”標簽,大家分享自己的拖延症故事。拖延症的話題常談常新,最新流行的説法是,“拖延症的原因之一是對自己不夠上心”。

對很多人來説,拖延症再普通不過,人總會有偶爾的小懶惰,但是要不要上升到“對自己不夠上心”呢?來看看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英國心理學會特許諮詢心理學家陳志林從心理學層面上是怎麼分析,並給出建議的。

數十萬網友自貼“拖延”標簽

記者在一社交平臺看到,輸入“拖延症”,出來數十個相關小組,比如“我們都是拖延症”“戰勝拖延症大齡成才住院部”“拖延症侯群自律戒拖所”“消滅拖延症”“拖延症,就是要明日復明日”“可能戰勝拖延症”,等等。

有的小組成員高達22萬人,可見自稱“拖延症患者”的網友數量還是蠻龐大的。大家在小組裏吐槽自己的拖延症症狀,也有的互相幫忙指出問題,給予勉勵。

有網友前兩天説,已經研二了,開學後即將面臨開題和實習,可寒假裏白天只顧著看手機,晚上警告自己明天要改變,結果第二天還是重蹈覆轍,就這樣浪費了將近2個月,現在真的後悔。

目前最新的話題是“拖延症是對自己不夠上心”,有網友對此表示,也不算不夠上心吧,一件事情之所以會被拖延,有可能因為情緒感官上不想做,抗拒、逃避。也有可能是因為並不足夠緊迫,如果真的已經火燒屁股了,不可能會拖延,所以沒必要焦慮或者責怪自己,想解決拖延就去做,如果不想做,那就先開個頭,還是不想做,就再做一點點,慢慢就在不想做的情緒中做完了。

也有不少網友在總結、反思。有網友説,拖延是一個強大又複雜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解決焦慮,放下焦慮,慢慢養成新的積極習慣,用新的習慣代替原來拖延的習慣,慢慢就會好起來。

還有網友有所感悟地發文表示,自從變成行動派,對畢業課題和就業就上心了。以前做什麼都被導師和同門推著走,現在主動出擊,腦子裏一有想法就立刻去做,根本拖不了一點,而這樣行事讓他的生活更加充實,減少內耗,“以前的我,有大把時間可以看論文但就是不看,反而陷入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的怪圈中;現在的我,意識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且逐漸行動起來”,“這個變化在於,我決定愛自己,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我有意識地讓自己活在當下後,內心的力量很強大,當我把內部進行了升級後,變化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拖延症由多種原因造成,並非單一的懶惰

面對網友們在“拖延症是不是對自己不上心”討論上的糾結和焦慮,陳志林表示,拖延症確實並不是簡單的懶惰,當然,拖延症也不是疾病。

拖延症,指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有害的自我調節失敗的形式。而且拖延症者會因為要開始或者要完成某個任務或決定而感到焦慮,從而將拖延作為應付這種焦慮情緒的形式。

“出現拖延症的時間並不固定,隨時都有可能。”陳志林表示,他在日常的教學和諮詢中,就碰到了多種類型的拖延症學生。

一是期限拖延。主要表現為,個體在完成工作任務時停留在想像的階段,直到截止日期才被迫開始。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很多人看到工作或任務的截止日期還比較遠,就會拖到截止日才手忙腳亂開始做。

二是分心拖延。主要表現為,當個體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被其他事情或者事物吸引,從而轉移精力或者注意力的情況,比如有同學領到了課題作業後,原本設定三天完成,可是這三天裏,他不斷地被手機遊戲和電視劇等吸引。

三是自設障礙拖延。自設障礙拖延主要表現為,當個人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總是找其他藉口不做當下事情的情況。比如有的同學面對作業任務,總是抱著完美主義想法,希望可以一次性地做好,但屢屢推翻設想,到最後也是磕磕巴巴才完成。

陳志林告訴記者,拖延症心理學研究表明,拖延原因包括評價焦慮、完美主義、難做決策、依賴和尋求幫助、厭惡任務和低耐挫折力,低自尊、懶惰、缺乏果斷、害怕成功、不良的時間管理、對控制的反抗、冒險、同伴影響,其中兩個主要原因是害怕失敗和厭惡任務。

比如,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會在做一件事之前先預想到自己無法承受的失敗結果,繼而擔心自己能否勝任,於是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以為拖下去就會有完美的解決方案。而一次次的拖延又會使得個體出現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比如深深的自責、內疚、煩躁,則進一步導致拖延症的加深。

另外,在實際諮詢中,陳志林發現,有些人的拖延是因為壓力過大而出現“卡頓”,他們通常有較為苛刻的父母,在學習中經常被訓斥,使得他們緊張到無法投入學習,繼而專注力受損,“他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台中了病毒的機器,一邊運作一邊卡頓,正在運作的程式被嚴重拖慢,結果就是他們總是拖延交出工作結果。”

是害怕失敗還是有厭惡情緒,尋找拖延的根源

對於社交平臺上數量驚人的“拖延症自救自律小組”,陳志林表示,拖延,確實是很多人的終極難題。因為拖延會持續、隱隱地“啃噬”大家的自信和夢想。

不過,陳志林也重申,拖延症不是病,大家常常會有誤解。一是認為拖延症是懶惰的副産物。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一些人的拖延,但並不全面。即便是聰慧、勤奮的人也會因為懶惰以外的原因不得不拖延。另一個誤解則是將拖延症歸因于糟糕的時間管理。其實即便待辦事項一大堆,有拖延症的人還是會選擇不去做。

“其實,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有導致它的心理原因。拖延的背後,也有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恐懼,一個是完美主義。”陳志林認為,要想應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自己拖延的原因,多問自己的內心“究竟是在害怕失敗還是厭惡情緒太多”,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準確解決問題。

【建議】

意識到“拖延中”後積極走出舒適圈

陳志林也分享了一些建議。

首先,察覺到自己在拖延。拖延本質上是一種情緒狀態,我們在“拖延前”和“拖延中”的時候,通常很難察覺到“拖延”的存在,所以意識到自己在拖延,才是想要改變拖延的第一步。

那麼,如何能意識到自己在“拖延中”呢?這就需要先對自己“拖延”的方式有一個觀測和了解。當我們完成了一件被拖延影響的事情之後,先不要急著感受挫敗,而是回溯一下整件事情的發展經過:我們是從什麼節點開始拖延的?是在佈置作業的那一刻?還是第二天起床打開電腦時?我們拖延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刷手機還是賴床?陳志林説,察覺,是想要改變一種症狀的開始,當我們知道自己在拖延,才有可能採取一些措施來改變它。

其次,走出舒適圈。陳志林以美國人類心理學者皮特·霍林斯的《科學走出舒適區》為例介紹説,我們之所以會拖延,就是因為在舒適圈裏待得太久,踏出舒適圈,就容易失敗。為了避免失敗,大多數人選擇拖延。“如何解決拖延,霍林斯的方法是慢慢縮小舒適區。比如説,一個胖子想要減肥,可以在自己的飲食消費上減少百分之二十五。這樣一來,人們就會理性控制自己,真正開始減肥。”

然後,試著接納自己有拖延症。大多數人都會有拖延症,也不算是完全負面的一件事情,學會適度地控制拖延時間,會給我們帶來一點心理上的緩衝,保護我們的情緒,所以無需把拖延視作為“洪水猛獸”,嘗試承認並接納它。

最後,陳志林還給出了一個建議:使用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提出的公式U=EV/ID。U——效用,即最終完成任務的程度;E——信心,即對任務成功的自信程度;V——愉悅感,即執行任務過程中的愉悅程度;I——分心度,即執行任務過程中分心的程度;D——延遲性,即從開始任務到獲得回報的時間。

這其中有四個變數,即信心、愉悅感、分心度和延遲性。陳志林表示,通過小學數學知識,我們可以知道,要想克服拖延,把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就要提高信心和愉悅感,降低分心度和延遲性。所以,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提高愉悅感開始改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