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廣州開建

發佈時間:2023-06-26 09:23:03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 彭永桂、符致冠) 昨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聯合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出資建造的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廠區開工建造。該船設計船長約103米、設計吃水排水量約9200噸,最大航速16節、艏艉雙向破冰、冰區加強達到PC4級、續航力15000海裏、載員80人。預計2025年完工交船,投入海上作業。

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是一艘可進行深海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夏季可進行極區海域考察的新型多功能科考船舶。該船具備無限制水域航行、載人深潛、深海探測、綜合作業支援、重型安全載荷等標誌性功能,保障深遠海地質、環境和生命科學相關前沿問題研究提供所需的樣品和環境數據,為深海考古提供相關學科指導與水下作業支撐,同時支援深海核心技術裝備的海上試驗與應用。

據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旭輝介紹,由廣船國際設計和建造的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船舶系統研發方面,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重點突破極區船舶總體設計技術、智慧控制技術、低溫精確補償技術、極區冰載與重載結構整合設計等多項關鍵技術的壟斷瓶頸。在科考設備研製及功能擴展方面,以國産化替代為核心目標,探索實現國産科考設備的極區應用,及其與自主設計船舶的最優匹配。

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未來將成為我國多體系融合、多學科交叉、協同行動創新的開放共用型海上平臺,對加強我國在全球深海深淵,包括兩極海域的實質性存在和載人/無人深潛作業,提升我國深海考古作業能力,實現全球深海的全域進入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