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2023年國際瑜伽日暨中國(昆明)南亞文化藝術周、中印人文交流論壇系列活動在昆明舉辦

發佈時間:2023-06-21 16:06:07 | 來源:中印對話 | 作者:卞秀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6月20日,2023年國際瑜伽日暨中國(昆明)南亞文化藝術周、中印人文交流論壇系列活動在雲南昆明舉辦。本次活動以“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由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雲南省體育局、雲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雲南民族大學、昆明市委宣傳部、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雲南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共同舉辦。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雲南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倪慧芳,雲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阮朝奇,印度尼赫魯大學校長桑迪什裏·杜力布迪·潘迪,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馬作昕,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副總編輯于佳,印度辨喜瑜伽大學校長B.R.拉姆克裏希納,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主席蘇萬煥等中外嘉賓出席活動。

阮朝奇致辭。

開幕式上,雲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阮朝奇在歡迎辭中表示,雲南民族大學中印瑜伽學院搭建起了中印民間外交交流的新橋梁、新紐帶,在促進民心相通、推動瑜伽中國化、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印瑜伽學院已經成為“瑜伽中國化”的排頭兵和中印兩國文化交往、人文交流的靚麗新名片。

倪慧芳致辭。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雲南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倪慧芳指出,中國和印度是相鄰的文明古國,我們要從古老文明中汲取力量,與世界分享東方智慧。希望通過中印教育人文交流合作,縮短中印之間的“認知距離”,推動中印民間外交發展,為中印關係和諧穩定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馬作昕致辭。

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馬作昕表示,太極和瑜伽分別是中印兩國的傳統國粹,有著平靜、柔和、包容、自強的精神內涵,凝聚著兩國傳統思想相似、相近、相通的文化淵源。通過舉辦太極瑜伽交流活動,有利於加深兩大古老文明的交流互鑒。

于佳致辭。

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副總編輯于佳指出,此次活動有助於進一步加強中印人文交流合作,拓展文明對話合作網路,促進中印兩國人民相知相親,推動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中國外文局歐亞中心期待繼續與雲南民族大學等雲南高校、媒體、智庫機構通力合作,為中國與印度以及廣大南亞國家的文明交流、互學互鑒作出更大的貢獻。

蘇萬煥致辭。

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主席蘇萬煥表示,中印崛起將對世界格局産生深遠影響,我們應該從兩個古老文明中尋求智慧,探索兩個新興國大國的相處之道,增進互信、聚焦合作、管控分歧、謀求共同發展。要堅持弘揚包容、尊重和平等的精神,促進地方交流和人民聯繫,為中印關係的長期發展提供民意支援。

雲南民族大學與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簽署合作協議。

活動現場,雲南民族大學與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簽署《共同推進太極瑜伽文化交流與傳播框架合作協議》,未來將在促進太極瑜伽文化傳播、增進中印友好交流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活動啟動儀式後,百餘名來自雲南民族大學的師生代錶帶來精彩的太極、瑜伽展演。

2023年國際瑜伽日暨中國(昆明)南亞文化藝術周、中印人文交流論壇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雲南民族大學師生進行瑜伽、太極展演。

當天下午,以“美美與共,開創國際人文交流新時代”為主題的中印人文交流論壇舉辦,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健康中國與太極瑜伽産教融合的新機遇”、“中印傳統文化傳承互鑒的新路徑”等主題展開對話。

中外嘉賓合影。

(撰文/卞秀紅 攝影/喬振祺)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