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心理療愈錦囊丨為何總有人上“愛情騙子”的當?

發佈時間:2024-05-14 10:59:5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最近,由井柏然主演的犯罪劇《新生》熱播。劇中角色“費可”在短時間內同時騙取了商業大佬、職業高管的信任,涉騙金額高達一億。對照這段時間網路熱議的“胖貓”事件,不禁令人深思:為何這麼多人會上“愛情騙子”的當?是因為騙術太高超嗎?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曉霆表示,“愛情騙子”往往會將自己偽裝成對方喜歡的模樣,説對方喜歡的話,做對方喜歡的事,給予對方期待並滿足對方內心的慾望……直到對方一步步心甘情願走入他們精心佈置的“陷阱”。

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容易對面容姣好、彬彬有禮的人産生好感,對柔弱的人産生保護欲,對崇拜、欣賞的眼神和言語喪失抵抗力……於是“三觀跟著五官走”,逐漸失去理性的判斷能力,為“愛情騙子”反常的行為做合理化解釋,無條件地信任他們。

“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也會因此付出試錯成本。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時候,應及時止損。不必羞愧,不必否認,不必害怕,更無需懲罰或拋棄自己。正視自己的弱點,這可能是讓‘自我’變得更為成熟完善的機會。”王曉霆如是説。

直面負面的經歷、擁抱不確定、努力理解和消化痛苦的感受,這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不妨試著思考以下問題:

(一)這段經歷為我帶來了哪些改變,獲得了哪些經驗?

(二)通過這件事,我看待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角度有了哪些變化?

(三)我是如何應對這件事的,應對得怎麼樣,對於自己的應對有哪些反思?

通過這樣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調整認知框架,實現重建自我。

走向成熟的道路或許很難,但是能讓我們體會到簡單人生模式下無法體會到的人間百味,感悟到更多的生命真諦。我們的人生不正是因此而變得更加富足、美好而有意義嗎?(上觀號上海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