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心理公開課 | 我討厭我自己——如何停止“自我厭惡”

發佈時間:2024-04-16 08:3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邢穆嵐


“升職失敗,工資一分錢沒漲,身邊沒人陪,33歲了還一事無成,我真的很不喜歡自己。”説完,閨蜜敏芝鬱悶地嘆了口氣。

我勸她説,升職受阻是常有的事,沒必要耿耿於懷,你還年輕,在職場上還有機會更進一步。她卻搖頭説,她對工作已經不抱希望了。

“我這份工作,35歲之前如果不能晉陞,以後只能混退休了。跟父母説我工作好累,也賺不到多少錢,他們説是我吃不了苦,賴我自己不努力,太矯情。你看,連爸媽都覺得我失敗。”

我説:“他們不是你,不了解你的辛苦,所以你更要體諒自己,關心自己,愛自己啊。”

然而敏芝還是沮喪地搖頭。她説:“工作之外我也很失敗啊。你看,我都三十大幾了,沒房沒車沒老公,兜裏也沒多少存款。這些年相親總是失敗,根本沒人看得上我。我長得不漂亮,身材也一般。你要我愛自己,可我討厭我自己,我真的找不到自己哪值得被愛……”

看來,敏芝是深陷在“自我厭惡”中,難以自拔了。

何為“自我厭惡”?

一個人覺得自己很不好,討厭自己,甚至憎恨自己——心理工作者將這種對自己感到強烈不滿的心態稱為“自我厭惡”。它不僅是對自己有負面的評價,也是一種較為深層的、指向自己整個人的厭惡。

自我厭惡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工作中,自我厭惡者總是會注意到糟糕的部分,並堅定地認為都是自己搞砸的。

走進名牌店,看見有的顧客掏錢毫不猶豫,而自己卻囊中羞澀,會對自己説:“你太失敗了,什麼都買不起!”

相親失敗,明明也不是很滿意對方,卻對自己説:“你瞧你多差勁,沒有人喜歡你,這輩子註定孤獨終老。”

面對心儀的異性,不敢表白,總躲得遠遠的,因為內心裏覺得對方有千好萬好,而自己配不上。

想犒勞自己,去高級餐廳吃頓飯,卻在門口頓住了腳步,心中暗想,自己這麼差,根本不配去享受……

自我厭惡者便是如此,他們從根本上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是不好或者不夠好的,因而也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那些好的東西或好的關係。

是什麼讓一個人形成了“自我厭惡”呢?

人是天生就會自我厭惡的嗎?不是的,沒有人天生就討厭自己。

自我厭惡是從後天中習得的。

-缺乏安全感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會對一個人的性格、三觀、心理産生深刻的影響。比如,在一些家庭裏,父母會不停地批評、指責甚至辱罵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很可能就接受甚至內化這些批評,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對自己産生厭惡之情。

-與理想自我差距太大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理想自我”,指的是你期待自己是什麼樣的,有何目標或標準;另一個是“現實自我”,即真實的你是什麼樣的。二者的差距越大,中間的阻礙越多,人就越痛苦和焦慮,若不能接納現實,調整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關係,自我厭惡就很可能形成。

-完美主義

自我厭惡者通常都具有完美主義傾向。這個傾向,可能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設置的標準往往過高,難以達到。而當目標沒有實現時,他們會感到失望、沮喪、無法接受,覺得自己失敗,從而産生強烈的自我否定。而長期的自我否定,漸漸演化成為對自己的厭惡。

停止“自我厭惡”,該怎麼做?

自我厭惡是一種負面的、無意義的,甚至具有“毀滅”意義的人生觀。這樣自我譴責、自我聲討式的人生態度,既不利於個人成長和個人利益的獲得,還會令人深陷負面情緒困擾。那麼,如何才能停止自我厭惡呢?

-首先是提高自我接納度

我們要接納自身的局限,接納自己無法成為一個足夠完美的人。

很多人對於自我接納有個誤區,認為接納自己就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實際上,自我接納指的是個體對自我及其一切特徵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正視和接受自己現實的一切,不因自身存在某種缺點、失誤而自卑。

-提高自我接納度,有三個方式:

1多關注自我感受

每當産生自我厭惡的情緒時,就問問自己:“此刻你內心的感受是什麼?”“身體有什麼感覺?”“做點什麼可以讓自己舒服一些?”像這樣多關注自我感受,就是在不斷地提高自我接納度。

2接受自身局限

自我接納也可以説是自我坦率,誠實地承認自己的局限。比如説,一個不能接納自身局限的人,可能會和一份自己不擅長的工作較勁很久,不肯認輸,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不説,還毫無收穫;而能接納自身局限的人,對於不擅長的工作,會選擇放手,這並不是不上進,而是在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知後,做出更負責任的決策。

3常對自己説,我愛你

這聽起來有些奇怪,但是,當我們對自己説出這句話時,就是在給潛意識注入自我接納的資訊,在表達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勵,更是對自己的一份承諾,一次次地提醒自己,要愛自己。

我們可以每天對著鏡子裏,反覆對自己説或者默念:“我愛你,我接納你。”即使你現在很不喜歡自己,或者感受不到愛,也要説“我愛你”。

其次,在遇到具體問題時,解決自我厭惡可以有很多具體模式。下面舉兩個例子:

當你深陷於自我否定的情緒之中時,可以通過一些肢體動作來緩解。

比如跟隨著有鼓舞意義的音樂扭動腰肢、手臂和做擴胸運動,因為人的腰部、胸部、肩部都比較容易受到壓力。也可以認真地練習呼吸法,幫助情緒平復。或者洗一個熱水澡,讓全身都放鬆下來。

當你遭受了別人的質疑,對自身産生懷疑和厭惡的情緒時,可以在助益性關係中得到療愈。

助益性關係,是指具有促進性、療愈性,能激發正向反應的一種關係狀態,如情感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醫患關係、咨訪關係等。這樣的關係,有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親子關係),有些是靠日常積累得來的(情感關係、朋友關係),還有些可以靠主動建立。比如主動建立一段諮詢關係,向心理治療師傾吐自己的真實感受。

雖然助益性的人際關係有很多種,但未必能起到有效作用。如果你的自我厭惡很深刻,對自我的解讀非常偏激和不客觀,即便有人拿出證據證明你並非如此不堪,你也不相信時,有諮詢師在一旁引導,起到的助益作用會更好。

(作者邢穆嵐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