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營造幸福家庭的五大原則:互相尊重 有效溝通……

發佈時間:2023-10-02 10:18: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師曉霞

家庭是滿足家人心理需要的場所。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成員難免會遇到心理上的困擾。

兩個擁有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組成新家庭,攜手邁向未來人生之路,其實是件很有“風險”的事。再加上新的家庭成員的出現,難免遇到很多問題。生活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只不過,有了相關的知識儲備,解決問題的過程會變得輕鬆很多。

家庭成員要不斷學習,通過學習掌握以下五個原則,並及早開始踐行,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一 理解不同成長背景帶來的差異

夫妻二人找個安靜的時間,手機靜音或者關機,不被打擾地做以下這些事。

1.畫出家庭樹

照下圖的樣子畫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家庭樹”。然後填寫以下內容:

●每位家庭成員的出生日期(不清楚的寫到年就行)。如果長輩去世,也寫上去世日期。

●每位家庭成員的學歷、職業。

●每位家庭成員的性格特點(你印象中的),至少寫三條。

●家庭成員中是否有人患病,如有,做好標記。

●通常畫到祖輩,即三代,如果了解曾祖輩的情況,也可以畫上。

●如果家庭中有特殊事件發生,也可以進行標注。

畫完後向對方講述自己的家族故事。順便討論一下,家人的經歷、性格與他們生活的時代、環境有怎樣的關聯。

“家庭樹”實際上是心理學中常用的“家譜圖”。在這裡,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我的家為什麼是這樣的;理解對方——他的家為什麼是這樣的。家庭樹的繪製與討論最核心的用意在於“理解”,要解決的就是“這人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真是不可思議”之類的問題。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歷史,通過梳理家庭歷史,了解未來一起生活的愛人的成長背景,知道怎樣和他相處——這是十分重要的事。

2.了解家庭規則

每個家庭都有一些説出來或者沒有説出來的規則,用來規範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如“一定要準時”“見到親友鄰居要大聲問好”“孩子要聽父母的話”“必須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等。説出來的叫作“顯性規則”;沒説出來,但事實上家人都這麼做的,叫作“隱性規則”。

父母常常通過言語、行為來傳遞家庭規則,這些規則有些是適當的,有些其實是僵化的。我們在家庭中長大,也就是在這些家庭規則的影響下長大。雖然有些人長大後會對一些自認為不合理的家庭規則做出調整,但大多數家庭規則都已經根深蒂固地刻在我們的頭腦中了。這就是平時所説的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之一。

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的風格和家庭規則。

請拿出紙筆,靜下心來回憶一下自己原來家庭的那些規則,寫下來。

(1)不限條數,想起多少都寫出來。

(2)顯性規則和隱性規則都要寫。

寫完後互相討論,就能看出對方大致的家風家教。

發現兩家相同的規則,會讓兩人感覺更加親近;發現不同的規則,則引發思考,看看這些規則是否合理,看看兩人在未來生活中如何求同存異。

建立新家庭,從“我的方式”“你的方式”變成“我們的方式”,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昇華。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