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子卻被喊怎麼不去死? "問題男孩"問題在哪?
發佈時間:2023-10-30 09:44:0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徐莉芳父母拼盡全力想讓孩子專心讀書,以為管得嚴,他就會聽話,可孩子卻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原題:沒有上進心的男孩
父母眼裏的問題男孩
小峰是一名初二學生,因與家長鬧矛盾不上學而被學校推薦到我的諮詢室。
“老師,這孩子一點兒上進心都沒有,你能不能幫幫我們?”這是小峰媽媽見到我説的第一句話,聲音裏帶著哭腔,眼睛還瞟了一眼小峰。小峰也斜眼看了一下她,嘴巴動了動,似乎想説什麼,但最終什麼也沒説。
接下來,小峰媽媽滔滔不絕地説了很多,大都是小峰不愛學習、脾氣暴躁、愛撒謊、沒有責任心、動不動就跟她吵架之類的負面評價。爸爸説得不多,但也基本都是孩子的各種不好。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跟小峰相處的狀態,我讓他們説幾件最近發生的事情。
他們説起小峰夜裏偷偷把妹妹的床單剪得稀巴爛一事。小峰很想要一張電話卡。為了激勵小峰好好學習,媽媽跟他約定,期中考試有進步就給他買。結果,他進步了40分。可當小峰要求媽媽兌現承諾時,媽媽覺得7科加起來不到200分,不能算進步。她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許諾期末考試再進步100分就買。小峰不同意,與媽媽爭執起來。媽媽覺得小峰態度惡劣,不但沒給他買,還故意只給妹妹買。第二天早上,妹妹的床單被剪得稀巴爛。雖然沒人看到是小峰剪的,但全家都認定是他幹的,而他就是不承認。媽媽非常生氣,扇了他兩個耳光。小峰從此搬去奶奶家住,不肯回家,更不肯上學。
通過小峰父母的描述,我判斷他們矛盾的關鍵之一在於:小峰正處於青春叛逆期,而父母讀不懂他的心理需求,仍然採用管教小學生的方式來教育他。小峰越不聽,他們越強勢;他們越強勢,小峰就越叛逆。漸漸地,彼此間的不滿越積越多,親子關係越來越糟糕。
為了幫助他們緩解緊張的親子關係,一方面,我給小峰做諮詢,傾聽他內心真實的聲音,比如他想有手機,只是覺得同學都有,而自己沒有,很沒面子;他對媽媽否定自己的努力感到非常生氣,於是通過剪妹妹的床單來發泄,等等。
不管小峰説什麼,我都不評判、不説教,只是站在他的立場去體會和理解他的感受。當他相信我真心願意並能夠懂他時,我再引導他一起探索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捶打沙發發泄情緒,聽歌讓自己冷靜……
另一方面,我給小峰父母普及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特點,比如特別愛面子、渴望被尊重、容易受同伴影響等,讓他們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孩子的需求。
幾次諮詢之後,小峰搬回家裏住了,也去上學了。不過,小峰學習動力的問題仍沒有解決。
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在諮詢中,小峰父母很用心,也很努力改變。可是,只要涉及學習的事情,他們就很容易和小峰起衝突。
比如,小峰週末想約同學玩兒,父母堅決不同意。他們認為他約的都是成績不好的孩子,跟他們在一起容易學壞。可小峰不認同,認為大家成績差不多才會有更多話題,而且,成績好的同學根本不可能跟他玩兒。
又比如,小峰想玩兒手機遊戲,可父母認為他自控力太差,擔心他沉迷其中,所以從來不讓他玩兒。於是,小峰故意擺爛,回到家就看電視,從來不學習。
有一次,媽媽發現小峰偷偷用零花錢賄賂鄰居家孩子,讓對方把手機借給他玩兒遊戲。她非常生氣,當場大罵了小峰一頓。小峰也指著媽媽喊:“你怎麼不去死?”
“他就是扶不上墻的爛泥!我們天天在工地裏做苦力,風吹日曬,省吃儉用。這麼苦,我們還給他請一節課幾百塊的家教,就是希望他不要走我們的老路,可他卻讓我去死……”小峰媽媽邊擦眼淚邊説。
在徵得小峰父母的同意後,我錄了音,並把錄音放給小峰聽。他聽完後説:“這種話我早就聽膩了。我很早就説過不想讀書,可他們還是非得花這個錢,所以,他們是自找的。”
“那你有什麼想學的嗎?”我問。他愣了好一會兒才説:“我也不知道,好像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諮詢到這裡,矛盾的根源浮出水面:父母后悔自己學歷低,導致現在做苦力,所以特別希望小峰能好好讀書,而且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努力。可小峰卻不領情,因為他不想學習,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一個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的人,又怎麼會有動力呢?為了幫助小峰,我安排他加入同齡人的成長團輔,通過團體活動啟發他思考人生和未來,探索人生可能的方向。同時,我建議小峰父母多去了解當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技術類工作崗位的需求,讓他們認識到沒考上大學也有很多人生可能性。
激發人生的內在動力
隨著諮詢繼續,小峰父母給了小峰更多的自由空間,比如允許他每週末玩兒兩小時遊戲;不再干涉他交朋友,只是提醒他不能做違法的事情;不再每天死盯著他的學習,而是鼓勵他多去體驗不同的事情……小峰和父母的衝突頻率明顯減少。
但是,一個孩子要想健康成長,必須得有動力。所以,接下來諮詢工作的重點就是激發小峰的內在動力。
在一次團輔活動中,每個參與者被要求寫下自己最想成為怎樣的人。小峰特別認真地寫下:“我想成為強大的人。”鏗鏘有力的字跡透露出他內心對變得強大的渴望。我知道這是激發小峰內在動力的契機。
於是,我從這個點切入談話,引導小峰去發現內心深處的這股力量。我與他聊“強大”的具體含義,引導他在內心把“強大”的畫面清晰化,鼓勵他從現在開始嘗試做一些能讓自己變強大的事情,比如自我負責、照顧家人、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等。同時,讓小峰父母看到並肯定他的改變。
漸漸地,小峰變得更懂事,更體貼父母,還會做家務、照顧妹妹,看電視的時間也在減少。可是,一旦涉及學習相關的事情,他依然會本能地逃避。
一個人總是逃避某件事,可能是這件事背後藏著一些未曾被意識到的、負面的信念或認知。
有一次,我們聊到各自的學習經歷。當得知我曾經高三復讀時,他小心翼翼地問我:“你選擇復讀的時候,難道不怕自己再次失敗嗎?”
“當然怕。但是,不再拼一次,我覺得自己會遺憾。”我回答。
聽完這句話,小峰沉默了很久才緩緩地説:“其實,我不是不想學習,只是害怕自己努力了卻考不上大學。”“你覺得努力了卻沒考上大學意味著什麼?”我繼續深挖。“意味著我親自證明了自己就是個沒用的人。”他低著頭説。
原來,小峰媽媽氣急了的時候,經常會用“沒用”“沒出息”這樣的字眼罵他,有時甚至會説:“你就跟你爸一樣沒用。”所以,小峰心裏一直有一個消極的自我認知:自己可能是個沒用的人。他不希望看到這個事實,所以,想盡辦法逃避所有可能讓他看到這個事實的事情。
為此,我先給小峰做諮詢,讓他認識到那些消極評價是父母在發泄情緒,不是事實;然後引導小峰與內在小孩對話,幫助他消除內心那些已經存在的、消極的自我評價與信念。同時在團體活動中,特別注意引導小峰客觀地認識自我,讓他看到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
如今,小峰的諮詢已經接近尾聲。他現在能自主學習落下的功課,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考上普通高中,未來學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術。小峰願意主動學習,父母一直繃緊的神經也放鬆了。
我們總以為學習動力要從學習著手,其實不是的。一個孩子只有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才會有努力向前的動力。( 資深心理諮詢師徐莉芳 《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
為什麼害怕拒絕別人?把握三原則,勇敢説"不"2023-11-01
探索“傳統文化+”心理育人模式 上海中醫藥大學升級心理必修課2023-11-01
多方攜手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專訪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燕2023-11-01
心理科普走進雄安新區容和悅容小學 家庭教育課堂受歡迎2023-11-01
心理百科丨不明原因的疼痛,也許是心理因素作祟2023-11-01
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揭牌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