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心理洼地”,讓“花朵”向陽而生
發佈時間:2023-10-27 11:03:5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任思凝近日,“開學一個多月後兒童精神科爆滿”話題引發熱議。“上課就算揪著我的耳朵也聽不懂”“老師找我聊月考成績時,我前後一個小時都無法安下心來”……當這些兒童開口講述自己的故事,學習成績的變動、父母對於他們學業的期望、校內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都是他們傾訴的重點。
近年來,兒童“心理洼地”愈發引起關注,兒童精神科爆滿的背後往往有著複雜的影響因素——兒童心理韌性、家庭環境、學校壓力、社會“內卷”等。
對於兒童而言,從輕鬆的假期轉換到緊張的學習模式是一項挑戰,由於自我排解負面情緒困難,這種學習環境、學習節奏的變化便加重了兒童的精神負擔。與此同時,隨著物質生活水準普遍提高,兒童相對缺少吃苦耐勞的經歷,其心理韌性比較薄弱,微小的情緒也可能被放大,長此以往,就會出現精神障礙。
再者,家長教育方式、家庭環境等都是決定兒童能否能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願可以理解,但過高的期望也于無形中向孩子施加了壓力。理應明白的是,孩子不是機器,若只看重成績,卻忽視對孩子真正重要的情感需求,這將是一種本末倒置。
此外,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激勵每一位學生奮發讀書是其職責,然而,當下大多數學校的評價標準依然以“應試教育”為依據,盲目地以分數來判斷學生的優劣,這就會讓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産生不被重視的感受,喪失自信心,甚至會出現厭學心理。同時,人們也要深思,孩子在學校裏是否遇到了困難?與老師、同學之間的相處是否融洽?是否遭受校園欺淩?
事實上,“兒童精神科爆滿”最本質的原因是,我們正處於一個社會容錯率低的時代,人們在面臨每個抉擇時都慎之又慎,擔憂“一步錯步步錯”,然而,人們卻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高度緊張的環境裏成長的兒童,更易出現消極性精神狀態,這是否適得其反?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精神健康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個層面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關注——需要家長重視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憑藉自己的智慧和閱歷及時地為他們提供幫助;需要學校老師及時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尊重每個個體的發展差異;需要社會放慢腳步,給予每個呱呱墜地的生命多樣選擇的機會。
在擔憂之餘,我們也應該看到光明前景,“雙減政策”落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都讓兒童精神問題有了緩和之地。切記,對兒童最好的教育是啟迪和喚醒,允許孩子做孩子,才能讓“祖國的花朵”向陽而生。(齊魯壹點 任思凝)
治愈係AI繪畫:我愛動物(組圖)2023-11-03
因親子關係引發心理困擾的應對策略2023-11-03
心理研究 | 憤怒讓人更努力實現預期目標,從而獲得更大成功2023-11-02
公開課:面對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家長該怎麼做?2023-11-02
北京教育援疆舉辦和田地區心理輔導骨幹教師培訓班2023-11-02
遼寧: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稱可單獨評審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