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丨不明原因的疼痛,也許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發佈時間:2023-11-01 09:43:0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趙福君

“大夫,我這檢查結果沒啥問題,可為什麼還是頭疼?”

對於疼痛患者,完善輔助檢查後未發現明顯異常或者疼痛的體驗遠遠超出軀體疾病嚴重程度,這時,有臨床經驗的醫生,往往會建議患者到心理科就診。特別是對於那些同時存在抑鬱焦慮情緒、失眠等異常表現的患者。對此,很多患者表示不解。

那麼,精神心理因素是否和疼痛存在必然聯繫呢?

2020年國際疼痛協會(IASP)對疼痛有了新的定義,即“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也就是説即使沒有客觀輔助檢查的異常發現,依然可以診斷為疼痛,更加突出了個體的感受。臨床工作中疼痛和情緒感受可以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有時難以嚴格地進行區分。

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相關的疼痛

疼痛是多種精神心理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可表現為前胸後背痛、腹痛、頭痛、四肢痛等。相當比例的患者初診科室為心內科、骨科、疼痛科等。

緊張性頭痛

緊張性頭痛是一種常見的原發性頭痛。長期面臨工作、學習和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不良的情緒,導致緊張性頭痛。表現為頭部有緊束感、受壓或頓痛感。頭痛患者中70-80%是緊張性頭痛。

抑鬱障礙

抑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以悶悶不樂,幹什麼事情都沒有意思、自卑、自責、自殺為主要表現。疼痛是抑鬱症常見的症狀之一,且疼痛程度高的患者自殺的可能性增加。

焦慮障礙

焦慮障礙以焦慮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如緊張不安、恐懼、心慌、氣短、胸悶、顫抖等。疼痛常表現為緊張性頭痛,也可表現為其他部位的疼痛。

軀體症狀障礙

主要表現為一個或者多個難以解釋的軀體不適,如頭痛、背痛、噁心、腹脹、口乾、便秘等。患者因為這些不適過於擔心並反覆就診,對於醫生得出患者“無病”的結論不能認同,反倒認為醫生水準差,頻繁更換醫院和醫生。

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指以精神易興奮與精神易疲勞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精神心理疾病,同時伴有容易發脾氣、緊張不安軀體不適、睡眠障礙等。可有緊張性頭痛、肢體肌肉酸痛等疼痛的表現。

多動症等神經發育性疾病

多動症主要的核心症狀表現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相對於普通兒童,多動症兒童更容易出現胃痛、頭痛等不適。

總之,疼痛往往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多數患者伴有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異常表現,且疼痛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對於疼痛的診療,除了要考慮軀體疾病,還要重視精神心理因素,特別是對於長期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

(北京積水潭醫院心理行為醫學科趙福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