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癡情守護文物 妙手再塑繁華——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走筆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關懷下,我國文物保護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逐步建立了與文物資源大國相匹配、與文物事業高品質發展要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特別是今年3月,“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成功舉辦,激發了廣大文物工作者學習技能、提升技能的積極性,也激勵著各行各業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當前,我國文物技能人才培養、使用情況如何?怎樣提升文物技能人才在行業中的地位,讓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蔚然成風?我們以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為觀察窗口,帶您走近新時代文物行業的“手藝人”,感受他們的精湛技藝和昂揚風貌。
3月25日,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山西太原舉行,參加木作文物修復師比賽項目的選手在現場製作木質傳統建築構件。新華社發
在文物行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默默無聞、甘於寂寞,用一隻只巧手、一雙雙慧眼,一顆顆匠心、一腔腔熱忱,讓無數破損殘缺的文物重獲新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文物修復師。
3月25日至26日,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19名選手齊聚一堂,展開角逐。無論是邁進文物修復行業大門不久的“初生牛犢”,還是正當盛年、年富力強的“中流砥柱”,抑或數十年在修復領域深耕的前輩,一位位文物修復領域的“高手”,向世人詮釋何為“工匠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
秉承同一個信念
陶瓷文物修復師比賽項目現場,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裁判,在兩天14個小時比賽期間,幾乎是片刻未歇地在場地間轉圈巡視。這位78歲的老人,是我國知名古陶瓷修復專家蔣道銀。他從事陶瓷修復已經50多年了,經手修復的作品從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上海博物館館藏之寶明成化素三彩鴨熏,為中國古代陶瓷史拼上了無數塊“拼圖”。
“心要定,一件事情反覆做、專心做,就不難了。只要下決心去研究它,辦法總比困難多。”賽場上,他一面打分,一面給年輕人打氣,“比賽的平臺,也是教與學的機會,希望年輕人儘快趕上來接我們的班。”
正是因為從前輩身上感受到了一顆執著純粹的匠心,被他們審慎、篤志、堅守的精神所感染,一批批年輕人義無反顧地接過了守護國家寶藏的接力棒。
與其他行業不同,文物修復行業的傳承更多經由傳統的師徒制完成。師傅不僅要教授技法,而且要將“擇一業,終一生”“明心志,磨藝精”的精神代代相傳。“手頭上的技法,其實通過一步步學習都能掌握,精神上的傳承更為重要。”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陶瓷文物修復師項目一等獎獲得者楊玉潔説。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陶瓷修復師王五勝先生,就是她的師傅。“師傅身上那種低調平凡、謙虛謹慎的心態,對手藝精益求精、堅持不懈的追求,更值得被傳承下去。”她説。
甘肅龍騰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員工何秉華今年剛滿24歲,是進入木作文物修復師決賽年齡最小的選手。家裏四代人都是木匠,父親做這行四十多年,是他的師傅。何秉華説:“一件事情想要做好,就得一心一意地鑽研。修復文物,先要把祖先留下來的文化遺産琢磨清楚、研究透,再把手藝一代代傳下去。”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匠心”在一代代人心中紮根生長、賡續傳承。
提起文物修復,很多人心目中都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修復師伏案忙碌,一手拿著工具,一手托著文物,安靜而愜意。
“其實,這是一件壓力很大、極為辛苦的工作。”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席文保師、研究館員,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金屬組裁判長潘路説。且不説木作、泥瓦作、金屬、陶瓷等門類修復時的粉塵、噪聲、化學藥劑對身體的影響,也不説為文物除塵時如履薄冰的緊張,更不説常常幾十天只做一件事的枯燥,僅是長時間保持如同雕塑般的工作姿勢,就足以讓人抓狂。
“文物修復,沒有一種信念、情懷和熱愛,是難以堅持的。”潘路在文物保護行業工作了41年,對此深有體會。
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保護工程中心的工作人員對舒成岩摩崖造像進行本體修復。新華社發
追逐同一種目標
為文物祛病延年,讓文物“復活”,是每位文物修復師心中的目標。為此,他們“中西醫結合”,在掌握傳統修復技藝的同時,關注最新的科技發展,不斷嘗試運用科技手段和高新材料。
比如,在檢測分析方面,X射線CT技術探傷已成常規操作,還有鐳射拉曼光譜儀、XRD和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光攝影、多光譜成像、X射線熒光面掃描成像、三維病害模型……這些非侵入分析檢測技術正在文物修復領域日漸普及。正是運用這些現代科技手段“問診”,才探查到了大量肉眼無法看到的“病情”,從而使修復人員可以對症下藥。
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也是新材料、新技術推廣的極佳平臺。湖北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金屬文物修復師項目裁判李玲介紹,參賽選手帶來了很多新材料,比如材料學科裏最先進的碳纖維材料,“其穩定性和耐久性跟文化遺産永久保存的理念非常契合”。00後陶瓷修復師仇佳雯表示自己收穫頗豐,“同宿捨得選手給我推薦了很多新材料,我決定回去試驗一番,更新我的材料和設備”。
“文物修復涉及化學、物理、生物甚至環境等方面的許多知識,要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實際上需要非常廣博的、多學科交叉的知識。”潘路説。
浙江湖州南潯古鎮嘉業堂藏書樓內,工作人員在檢查古籍破損情況。張斌攝/光明圖片
擔負同一種責任
人才斷層、人員缺口大、人才流失多,這是困擾文物修復行業多年的問題。一方面,文物修復對人才的技術性要求高;另一方面,薪資待遇不高,招不來、留不住人才。
我國擁有不可移動文物76萬餘處、館藏文物超過1億件(套),急需大量高素質的文物修復師。2021年國務院關於文物工作和文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指出,文物機構隊伍依然薄弱,“小馬拉大車”現象突出。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表示,隨著社會發展,文物工作對“技能”的要求也處於發展變化中,“這些年國家文物局加強與院校培養的深度結合,對人才培養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舉辦各類培訓項目238個,培訓人才約3.5萬人次。2022年,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交叉學科門類下,新增“文物”專業學位。
工程師在北京箭扣長城進行巡護。新華社發
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也開設了文物修復與保護相關專業,為文博事業培養了大批生力軍。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與旅遊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王偉浩説:“剛開始我們招生很難,還得靠大力宣傳,但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於文物保護的重視,我們的招生年年爆滿。”
本次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不少選手就是職業院校教師。他們心裏時刻記挂著學生們——泥瓦作文物修復師項目參賽選手、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助教肖炳科借著機會和同行們交流,希望能夠展開科研、實習等校企合作,為學生尋找就業機會。
2021年10月,文物行業首個職業技能標準《文物修復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頒布,將文物修復相關職業、相關專業的範圍儘量放寬,讓更多有能力的人員從事文物修復工作,並推動文物修復向社會開放,為文物修復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保障。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今後文物保護修復行業發展的方向,但也提出,目前“企業接觸文物的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對他們的專業培訓非常重要,要在行業標準、規範的指導下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充分保障文物的安全性”。
除了人員缺口大,現有的文物修復師,部分還面臨“重技術輕理論”的問題,動手實踐能力強,理論修養不足。“做陶瓷修復,還要懂考古、懂鑒定、懂化學、懂美術、懂色彩,真正能成才的人不多。”蔣道銀説。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探索文物工匠學歷提升、職業技能等級與薪酬掛鉤等做法,提升文物技能人才待遇、地位,讓文物技能工作成為人人尊重、人人嚮往的職業。”羅靜介紹。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張勝、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豐瑤)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