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旅遊體驗中互動性和參與性要求的不斷提高,沉浸式旅遊演藝以其特有的互動體驗、專屬情境、藝術情調,日益受到遊客的喜愛,成為旅遊目的地引客的新方式。面對市場需求,沉浸式旅遊演藝目前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激發創新活力?如何為文旅産業的未來賦能?
沉浸式演藝帶動文旅經濟發展
從《宋城千古情》《印象劉三姐》《延安印象》到《夢境光霧山》《夜上黃鶴樓》《今夕共西溪》,沉浸式旅遊演藝項目從形式到內容不斷升級優化、推陳出新,在促進文旅消費、壯大文旅市場規模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城市的影響力。
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創新文化消費場景”。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沉浸式旅遊演藝,認為其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是文旅産業新風口。
如何將沉浸式旅遊演藝與地方文化、商業業態結合是創作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在沉浸式旅遊演藝策劃專家白文看來,與歌劇、舞劇、話劇、音樂劇等舞臺藝術相比,打造一台叫好又叫座的沉浸式旅遊演藝難度更大,“沒有劇本,所以要先做好調研工作。要深入調查目標遊客群體的特徵,分析研究地方民俗、飲食等特色文化,整合景區核心價值元素,做足功課,從而有針對性地打造滿足消費需求的旅遊演藝作品。”
差異化和市場化決定演出品質
作為景區的“軟性”部分,內容是旅遊演藝最為核心的要素。目前,沉浸式旅遊演藝作品口碑褒貶不一,一些景區的沉浸式旅遊演藝華而不實,內涵不足,“沉浸式”一度淪為景區吸引遊客的噱頭。
“感覺有點太突出科技手段,形式大於內容。新鮮感一消失,就有點審美疲勞了。”“劇情設計充滿説教味,關於文化的表現手段和形式讓我很難産生親近感。”一對“90後”情侶説出了自己的心聲。
“有一些旅遊演藝項目,與旅遊缺乏關聯度,生搬硬套地方文化灌輸給遊客,變成脫離旅遊市場的文化教科書,既沒有獲得好口碑,也沒有為遊客帶來良好的旅遊體驗。”白文認為,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文化屬性和文化資源,打造沉浸式旅遊演藝一定要差異化和因地制宜,不要試圖在文化方面求大求全。要提煉出遊客喜聞樂見、與旅遊市場有密切關係的文化要素,要分析研究哪些文化內容適合應用到劇目表演中,哪些適合應用到文創産品中,哪些適合應用到文化産品行銷過程中,還要找到有別於其他文化和旅遊産品的差異。
“要提煉核心,要讓遊客看得懂、有共鳴。就和炒菜選食材一樣,不是把菜市場所有的食材都買回家,也不是把所有的調料都倒進鍋裏,要清楚哪些食材、調料是用得著、客人也喜歡吃的。”白文説。
串聯旅遊經營業態讓沉浸體驗無處不在
沉浸式旅遊演藝為傳統景區進行模式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未來,景區一定是個大舞臺,無論遊客、觀眾,還是演員、工作人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將‘行進式遊’和‘沉浸式演’融為一體,每個人都是故事裏的主角,都可以參與體驗互動,實現角色轉換,共同營造出一種沉浸體驗。”白文説,“讓遊客在故事中探索,在劇情中互動,實現轉換空間、移步換景,讓景區處處有故事、處處皆劇場、人人可藝術,最終達到景區舞臺化的效果。”
如今的年輕人,更願意接受影像化、趣味化和體驗式的文化表達與傳播形式。文化傳播也需要有趣、好看、好玩、碎片、圈子化和社交化。
白文談到,創新沉浸式旅遊演藝有三個思路。一是人文特點與時代趨勢的匹配,比如和諧與美好、發展與奮鬥、提升與創新。二是新形式與舊內涵之間的融合,歷經歲月洗禮、時代變遷,最終保留下來的文化才是精華,要把這些文化穿上當代人喜歡的外衣,走進生活,讓精神與價值觀得以傳承與前行。三是故事的延續與續寫,在創作上不僅要挖掘歷史、延續遠古的故事、述説祖輩的故事,還要講述我們所經歷的故事。景區的夜遊演藝應通過各種舞美形式營造沉浸感,最完整的沉浸是由場景沉浸、故事沉浸、角色沉浸構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沉浸。角色沉浸能夠真正讓遊客實現角色化、人物化,讓每個觀眾都能成為故事裏的角色,沉浸其中、感知人物、觸摸劇情,同時實現多次交互體驗。因此,景區的夜遊演藝一定要考慮空間場景、演藝舞美的融合問題。要在演齣劇目的創作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築場景特色,通過舞美、燈光等特效手段的渲染,將整個場景徹底舞美化。這樣既不影響白天的場景營造,還能在夜晚的演出中形成巨大的演藝舞美視覺差異。
在他的設想中,沉浸式旅遊演藝要串聯起全景區的生活場景,包括餐飲、客棧、店舖、文創等各種旅遊經營業態,讓這些業態都能成為演藝情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實現情景體驗式商業的目標,為文旅産業的發展賦能。“要以演藝為手段,讓各類人物角色相互融合,讓景區處處沉浸、人人沉浸,從而延長遊客在旅遊地的逗留時間,産生住宿、餐飲、交通等多方面的聚合效應,帶動城市、文化、景區乃至整個文旅産業的經濟收入和快速發展。”白文説。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