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傳承優秀鄉土文化 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發佈時間:2022-06-29 10:36:4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蔣茜 鄒紹清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北戴河藝術村落一直是許多人的熱門打卡地。圖為孩子們近日在這裡的特色院落中體驗非遺。資料圖片

【熱點觀察】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指出,傳承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防止機械照搬城鎮建設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何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面對鄉村振興的時代課題,如何傳承保護好優秀鄉土文化,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發揮文藝力量宣傳美麗鄉村?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

《富春山居圖》寄託著中國人對田園詩畫生活的嚮往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在浙江杭州富陽隱居時創作的曠世名作。作品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的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巒深秀,筆墨紛披,蒼茫簡遠,寄託著中國人對綠水青山、田園詩畫生活的嚮往。

何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有人認為,它應是一幅山水人文畫、一幅創新活力圖、一幅都市田園卷、一幅幸福宜居景;有人指出,它應以高品質發展為基礎,以共同富裕的高品質生活為標誌,以高水準治理為保障,並蘊含著各具特色的氣質。總之,在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過程中,應該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以多樣化為美。

然而,正如《富春山居圖》曾遭遇過“焚畫殉葬”的破壞一樣,我們的很多鄉村也在一段時期面對諸多生態和文化難題。

近年來,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等陸續出臺,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它們共同為傳承保護優秀鄉土文化,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古屋保護、文旅融合助推鄉村舊貌換新顏

在央視欄目《我的美麗鄉村》近日播出的一期節目中,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的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

賈湖村曾因賈湖遺址的考古發掘受到關注,賈湖骨笛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缺項,成為中國音樂文化九千年文明史的有力佐證。然而,考古發現並未給該村的發展帶來助益。直到最近幾年,伴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當地開始把九千年的古老文明與鄉村發展結合起來,從古文明中尋找致富密碼。賈湖村不僅在村容村貌上煥然一新,還根據歷史遺存,傳承傳統釀造技術,研發生産賈湖酒等,使之成為鄉村發展的文化力量。

而在《我的美麗鄉村》早期節目中,甘肅省蘭州市河口古鎮的文旅融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建築破舊、經濟落後的貧困村搖身變為“網紅打卡地”。其秘訣就在於當地政府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過修繕保護工程,對古城池、四街十七巷、四合院等歷史遺存進行全面修繕,尤其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民居群。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恰恰成為其最大的優勢,吸引更多人走進古鎮,在一磚一瓦中感受綿延千年的黃河文化,在古建築裏閱讀久遠故事。

此外,大別山深處的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鐵鋪鎮何家衝村,依託青磚青瓦,古色古香的何家祠堂,建設長征紀念館,吸引八方遊客重溫紅色記憶;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挖掘僑村文化,講述華僑故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這些“網紅”鄉村無一例外地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傳承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推動了村莊的舊貌換新顏。

這些積極探索啟示我們,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點做好保護和利用兩項工作。一是持續開展“拯救老屋行動”,留住歷史,保住文化。要加大力度保護鄉村中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橋梁等建築遺産,強化鄉村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文化本源性和根脈性價值。二是在修復和保護的基礎之上,通過文旅融合活化利用鄉村歷史文化資源稟賦,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讓鄉村留得住“鄉愁”也留得住人。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和鄉村産業,實現農村資源與市場的直接對接,推動鄉村文化的資源轉化。

藝術鄉建、文藝創新讓更多人看到美麗鄉村

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戴河鎮,風景宜人、藝術氣息濃厚的北戴河藝術村落吸引了不少遊客。該鎮黨委深化“戴河力量”黨建品牌,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指導北戴河村將藝術美學引入村落,通過對原生態建築的保護、修復和藝術再創造,引進藝術家和藝術機構,打造手工非遺、特色餐飲、藝術研發等産業類別,結合村莊歷史文化建設特色小院,成功將村落轉型為藝術工作者的聚集地,周邊遊客的熱門打卡地。

近年來,藝術鄉建逐漸成為一種潮流,不少鄉村在創新發展中主動擁抱藝術,不少藝術團體、院校等通過合作、幫扶等方式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近日,《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在中南民族大學開幕,展覽分為“特色民族村寨建設”“非遺再造活化設計”“數字化傳承與傳播”“鄉村品牌設計開發”“藝術公益鄉村實踐”五大版塊,全面展示了藝術添彩鄉村建設的各種可能。展覽也讓藝術活化鄉村、浸潤田園的力量被更多人看見。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藝術與設計作為一種生産力,在賦能鄉村建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近年來,政府、高校、企業、社團和個人等多方大力參與鄉村振興藝術設計實踐和理論探討,助力鄉村産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産生了眾多優秀設計成果和成功案例。如盡顯民族風情的新寨坪村“山谷花間·棲遲谷”特色民族村寨等不僅體現出中華文明的多樣性,還以藝術之美點亮了鄉村美育之燈。

文藝可以賦能鄉村文化振興,也可以記錄和呈現鄉村振興的動人故事和美麗畫卷。近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通過紮根鄉村,深入采風,積極開展鄉村題材文藝創作,推出了一系列鄉村題材文藝精品。如電視劇《山海情》《春風又綠江南岸》,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新版呂劇《一號村臺》,綜藝《嚮往的生活》等。這些文藝作品或呈現偉大的脫貧攻堅戰,或聚焦鄉村綠色發展,或塑造新時代典型形象,或展現鄉村唯美畫面,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聆聽鄉村振興故事的“活”課本、看見美麗鄉村的新窗口。

總之,藝術鄉建和文藝創作豐富了文藝的內涵,拓展了文藝的外延,讓人們意識到文藝可以對人、對社會起到特別實際的作用,同時讓人們通過文藝形式看到美麗鄉村,並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為美麗鄉村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新時代的新鄉村,召喚著廣大文藝工作者邁開雙腳走進去。作家、藝術家不是遊客,既要發揮文藝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更要精準表現鄉村全貌,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美麗鄉村。

(作者:蔣茜、鄒紹清,分別係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學教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