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泱泱,澤潤千里。6月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州開幕。本屆論壇以“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開發”為主題,發佈了《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揚州可持續發展報告》,通過了《世界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揚州倡議》。
豐厚的運河文化遺産如何保護、傳承和利用?怎樣轉化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這場國際性論壇吸引了60余個國家運河城市代表、國際著名運河所在國駐華使節代表、運河領域專家學者等400余人,共商世界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共謀世界運河城市的合作發展。
推動活態傳承
正值酷暑,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卻遊人如織。這個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工程,一年內吸引了近120萬人次參觀。
論壇期間,歷經兩年搭建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建設成果正式發佈。這是一項依託三維建模、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大運河沿線文化、生態、産業等資源線上整合,突破傳統線下體驗時空局限的創新之舉。
而不久前,“壯遊大運河”項目正式通過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認定,成為國內首個面向基礎教育開放的非學歷教育課程。暑假期間,一場中外青少年攜手遊運河的研學活動將線上線下同步開課。
“要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産保護’,讓大運河‘活起來’。”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説,要做到文化與自然、動態與靜態、古代與當代、點面與線性、特殊與普遍、物質與非物質相結合,實現運河文化真正融入城市建設、融入人民群眾生活、融入沿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大運河文化的精髓首先體現在交流融通。”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發展委員會委員黃傑認為,大運河自古以來就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未來,“運河為媒”將為推動各國運河城市深化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提供新的啟迪。
夯實生態基底
從樓船夜雪的瓜州古渡,到風正一帆懸的施橋船閘,再到水路彎曲、夾岸畫屏的三灣公園……6月27日,作為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運河十二景”評選工作正式啟動。
保護運河先要築牢生態基底。近年來,揚州突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理念,把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運河航道轉型提升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了一批綠色新地標。在實現運河保護的同時,真真切切收穫了“生態紅利”。
“我們不僅要基於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我們還要增值自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認為,運河無限風光無處不在,為旅遊和新能源開發提供可能。與當年運河的開鑿和利用一樣,這是一種增值自然的新思路。
“運河建設是人類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生動案例。”土庫曼駐華大使巴拉哈特·杜爾德耶夫介紹了本國的卡拉庫姆運河。其貫穿沙漠東西1400多公里,為原本荒漠化的土地提供了水源、灌溉了農田,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發展。
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自然生態的永續利用。論壇期間,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發佈了《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揚州可持續發展報告》,並授予揚州市“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樣板城市”。這是全球首份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將以中英文版本向全球推廣,為世界運河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樣本。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1088條運河,沿線坐落著4000多座城市,佔全球城市近30%。因此,推進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打造産業高地
“詩路畫語”“煙花三月”“春江花月”……這是瘦西湖“二分明月憶揚州”大型沉浸式夜遊現場。璀璨的燈火下,徜徉湖畔亭臺,聆聽蛙聲蟬鳴,將揚州的夏日裝扮得如夢如幻。
近年來,揚州積極築造大運河文化帶文旅新高地,招引一批高品質的運河文旅産業項目落戶。論壇當天,當地舉行了大運河(揚州)文旅發展推介大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現場投資總額近350億元的44個運河文旅産業項目集中簽約。
河北省滄州市常務副市長和春軍介紹,2022年當地擬投資225億元,推進實施18個重點項目,全力打造富有文化特色、彰顯獅城魅力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帶、運河生態景觀帶、全域文化旅遊帶和助力鄉村振興産業帶。
“大運河是一條活力充沛的發展之河,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的接續繁榮。”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懷玉認為,運河城市正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等多重壓力,有必要在原真性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創新融合發展,讓運河文化激蕩起更多的市井味、煙火氣,進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會同相關部門編制實施了《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江蘇省等大運河沿岸省份發揮區位優勢,高標準舉辦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推出“運河百景”等文旅産品,創造了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成功經驗,為世界運河保護、運河城市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張運)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