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短視頻頻出民間高手 生活中的文藝帶來哪些啟示

發佈時間:2022-06-29 10:48:06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王小西 葉明睿 | 責任編輯:蘇向東

近年來,隨著新型媒介的快速發展,一批“身懷絕技”的普通人通過短視頻走進大眾視野,他們用文藝點綴生活,他們的生活因文藝而變得多彩。

回顧相關熱點新聞,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本科生畢業論文寫680字古文致謝”,引經據典、對仗工整,彰顯文學力量;“美術老師在食堂畫12米《千里江山圖》”,耗時四天,精益求精,展現國畫魅力;“視障女孩讀盲文深情朗誦黃河頌”,發音標準,聲情並茂,表現朗誦感染力;“2歲萌娃耳濡目染穿水袖唱戲”,咿咿呀呀,有模有樣,盡顯戲曲美感;“4歲男孩表演超帶感野摩托舞蹈”,舞步歡快,活力滿滿,跳出舞蹈之魂。還有“小夥用600個魔方拼出袁隆平肖像畫”“大學生3天用剪紙定格抗疫瞬間”“一高校開課讓學生親手做壁畫”等等。這些“民間高手”並非專業文藝工作者,卻生動詮釋了文藝在人民中的多彩模樣。

這類短視頻何以受到廣泛歡迎?這些“民間高手”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值得關注和思考。

不難發現,這類短視頻有一些共同特點,真實故事讓人眼前一亮,文藝美感吸人眼球。古文致謝詞敬親友、謝師恩,真情流露;繪製12米《千里江山圖》,只為給學生帶來視覺享受,初心純粹;摸盲文朗誦《黃河頌》,一氣呵成,實力超群;穿水袖唱戲、自如跳舞,萌娃樂在其中,臉上“寫”滿熱愛。他們既不為賣弄文采,也不為博眼球,而恰恰是這種自然流露的真實,生動展現了文藝的魅力。此外,這些“民間高手”寫文、繪畫、唱戲、跳舞雖然比不上專業人士,但是其藝術美感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那股熱情,更具有感染人、打動人的力量。這種熱情既有對文藝的熱愛,更蘊含著“用文藝服務人民”的樸素情感。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短視頻的發展現狀。短視頻曾經歷較長時間的野蠻發展,滋生出不少問題。在“清朗”專項整治行動後,“色、醜、怪、假、俗、賭”等違法違規亂象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些現象飽受詬病。比如有一類短視頻,標題像新聞事件,內容“引人入勝”,或讓人感動,或讓人憤怒,或讓人咬牙切齒,事實上只是演員在演繹劇本,欺騙觀者感情。2020年,“女孩考上名校跪謝爸爸”假視頻事件曾引發廣泛關注,網友對此類行銷號和段子手可謂深惡痛絕。如今,雖然廣大網友已經普遍提高辨別力,常常在評論區和彈幕區批駁此類短視頻,但是劇本式“新聞事件”仍然屢禁不止。

如上紀實類短視頻無疑會對劇本式“新聞事件”短視頻,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用短視頻記錄身邊的動人故事和美好瞬間,即便不加修飾,也能直擊人心。為了流量,通過虛構故事,偽裝成新聞事件,騙取眼淚、博取同情、激起怒火,不僅令人反感,還涉嫌炮製虛假新聞,需要承擔法律責任。這也啟示我們,與其絞盡腦汁編劇本,演“新聞”,不如靜下心來關注和記錄生活中的美好,尤其是與文藝活動相關的各類動人畫面。最近,一位短視頻博主“帥農鳥哥”走紅網路,他的視頻主要記錄了自己在鄉村繪製墻繪的過程,活潑有趣、富於正能量,將美麗鄉村的面貌展現給廣大網友,收穫了大量讚譽。

紀實類短視頻關注生活中的文藝,不僅對短視頻創作具有諸多啟發,對我們的文藝創作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些“民間高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道理:文學藝術的成長離不開人民的滋養,人民中有著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這些可愛的個體正是千千萬萬人民的代表,他們用熱愛詮釋了人民多麼需要文藝,他們用行動證明了文藝能夠為人民送去多少精神食糧。

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這就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人民史詩,向生活學習、向人民學習。正如一批優秀文藝家所堅持的那樣,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常説“我們回到群眾中間,就像魚兒回到了水中”;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感慨道:“藝術家的價值就在人民群眾中,藝術的本質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們講一百次不如下去一次,你會看到你與百姓之間的密切聯繫。”作家歐陽黔森指出,到生活的第一現場尋找素材,才能寫出真實可信的故事。作曲家趙季平一直堅持著下鄉采風的習慣,“幾十年來,采風是我的常態性積累”。作曲家孟勇更是直言,“作為一個湖南人,我的創作靈感都來源於湘江的山山水水”。

優秀文藝家的寶貴經驗以及“民間高手”展現出的文藝生命力,再次證明了: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才能把握時代脈動,才能領悟人民心聲,才能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近年來,文藝領域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采風活動、下生活實踐越來越多,送歡樂走訪基層、送戲下鄉等志願服務也越來越普遍。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刻意識到,藝術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藝術。

關注文藝在人民中的多彩模樣的短視頻不斷增多,廣大人民群眾主動記錄生活中的文藝現象,生動展現了藝術普及工作帶來的成效,同時也會激勵更多文藝工作者投身文藝惠民工作,為人民演出,為人民創作,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生命的光彩、時代的脈搏。

(作者:王小西、葉明睿,分別係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