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黃山迎客松何以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名片?

發佈時間:2022-04-15 14:02:1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成展鵬等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共黃山市委書記淩雲。 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黃山4月13日電題:黃山迎客松何以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名片?

作者成展鵬 劉浩

立春之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迎客松煙花”驚艷世界,“中國式浪漫”刷爆網路;陽春三月,黃山市主城區屯溪變身國際會客廳,“屯溪倡議”載入外交史冊。開放的黃山正如迎客松那樣張開雙臂,以一座世界名山的高度與全球對話,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形象更加清晰。

13日,中共黃山市委書記淩雲接受中新網獨家專訪時,闡述了迎客松的文化內涵以及黃山市對外開放發展的思路。

黃山迎客松風光圖。 蔡季安  攝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棵迎客松。”淩雲説,黃山之美始於松,奇松居於“黃山五絕”之首。迎客松作為黃山奇松之首,破石而生,淩風傲雪,挺立於黃山風景區玉屏峰前青獅石旁、文殊洞上,敞開懷抱、長伸臂膀,向世界發出詩意的邀請。

壽逾千年的迎客松,其名最早見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歙縣人黃肇敏的《遊黃山記》,“(獅)石前一松曰迎客,(文殊)院後一松曰送客”。

歷代文人雅士對迎客松情有獨鍾,歌以讚之、詩以咏之、文以記之、畫以繪之。1912年,著名畫家汪採白首次將迎客松攝入鏡頭;1914年,黃炎培先生的攝影師呂頤壽拍攝的迎客松成為現存最早影像。

近百年來,迎客松漸漸成為中華文化符號和獨特標識,形成了獨特IP;昂首挺胸的姿態還以其獨有的美學特質,傳遞著中國人熱情好客、開放包容、和諧友善的品質,成為泱泱中華禮儀之邦的象徵。

195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週年,安徽省選送巨幅迎客松鐵畫至人民大會堂安徽廳。

淩雲認為,迎客松,是大自然為中國量身定制的國家交往名片。

近期,屯溪更是成為中國主場外交的國際會客廳。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屯溪主持召開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和“阿富汗鄰國+阿富汗”外長對話等系列會議,阿富汗及其鄰國外長或高級代表登場。此外,王毅還在屯溪會見了泰國、菲律賓、緬甸、巴拿馬等國政要,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迎客松,是黃山歷史變遷的見證,也是黃山開拓創新的見證。從“守松人制度”默默守護千年迎客松,到“四護”管理機制構建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體系,只此青綠山水間,處處涌動著創意創新、開拓進取的澎湃生機。

淩雲説,黃山市始終以迎客松的開放包容,以一座世界名山的高度、一座國際名城的氣度與全球對話,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新黃山。

黃山與約塞米蒂國家公園聯姻,開啟了中美友好公園結盟的先河;徽派古建蔭余堂漂洋過海,又一次架起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梁;牽手28個國際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友好交流景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生動縮影,鋪展開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嶄新畫卷……

淩雲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展示,表達黃山的中國風和國際范,講述黃山故事、傳播黃山聲音,以國際化語言與世界對話。

2021年11月,中國黃山(紐約)文化旅遊雲推介活動成功舉行,130余家英文媒體爭相轉載,1億多海外讀者持續關注,這只是黃山以迎客松精神創意思維連結國際的一個縮影。

淩雲説,黃山正立足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定位,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推動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轉變,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以國際化語言改造旅遊設施,持續提升國際旅遊服務水準;借助國際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友好交流景區等平臺,利用外事、展會、僑務等活動,強化拼盤開展國際強勢媒體行銷,深化“創意黃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推介,不斷發出國際黃山聲音,讓黃山旅遊品牌熠熠生輝。

“每一次與迎客松的結緣,都充滿了浪漫色彩,每一種迎客松的形象,都是創意無限的擔當。”淩雲表示,我們正深入挖掘以迎客松精神為代表的深層次文化價值,從中汲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用國際視野打開黃山,鑄就起一座拔節向上、澎湃向前的青春之城,多元訪客、創新人群的活力之都,讓黃山成為人人嚮往、為之傾心的詩和遠方。

如果漫山杜鵑花是黃山送給全人類的真誠期待,那麼千年迎客松就是黃山送給全世界的熱情邀約,大黃山正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迎客天下。(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