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我説我喜歡桃花,李白哥哥聽了不會生氣吧?

發佈時間:2022-04-15 08:56:3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劉越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新文娛北京4月15日電(劉越) 陽春四月,鳥語花香,一派生機盎然。又是一年賞花季,有人愛梨花,吟著“玉作精神雪作膚,雨中嬌韻越清癯”;有人折桃花,誦起“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後”。其實,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有自己偏愛的花,更是鍾愛以花為題吟詩作對,也留下了許多傳世佳句。

那麼,假如古代詩人們聚在一起賞花,會是一派其樂融融,還是會為了各自偏愛的花兒們“打”得不可開交呢?

我説我喜歡桃花,李白哥哥聽了不會生氣吧?

粉面含羞,微露黃蕊,單看清麗脫俗,堆疊灼灼繁艷。從古至今,桃花都是詩人們青睞的對象。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唐·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唐·張旭《桃花溪》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製圖 劉越

在這十里灼灼桃林中,王維杜甫等人把酒臨風一派和諧,旁邊突然傳來李白幽幽的吐槽聲。

清水本不動,桃花發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蕩搖春光。

——《代別情人》

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贈韋侍禦黃裳二首·其一》

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箜篌謠》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

  製圖 劉越

白居易:別看牡丹了,關心關心國計民生吧

對比粉面含春的桃花,牡丹姿容華貴。有點“看不慣”桃花的李白,倒是對牡丹頗為欣賞。當年他接到唐玄宗的命題作文,一口氣為楊貴妃寫下三篇“誇誇文”,便是以牡丹來喻美人。

  盛放的牡丹雍容華貴。韓章雲 攝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其一》

一枝秾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清平調·其二》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製圖 劉越

一時間,諸位詩人不淡定了,紛紛揮毫潑墨,白居易更是左右開弓,開始借物諷人。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唐·白居易《買花》

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唐·白居易《牡丹芳》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宋·王溥《咏牡丹》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唐·王睿《牡丹》

  製圖 劉越

芍藥 古代傷感憂鬱第一花

紅波瀲艷,錯落有致,作為牡丹的姐妹,芍藥同樣是古詩詞中的“頂流”。

  江蘇贛榆縣門河萬畝芍藥花相繼盛開

《詩經》有雲:“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古人以贈送芍藥表達惜別之情,因此芍藥又稱將離草。“將離”二字暗藏多少繾綣憂鬱,簡直堪稱文人眼中傷感第一花。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唐·白居易《感芍藥花寄正一上人》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宋·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

想移根換葉。儘是舊時,手種紅藥。

——宋·周邦彥《解連環·怨懷無托》

  製圖 劉越

然而,當大家都在emo的時候,有人不僅不憂鬱,還搞起了拉踩文學。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唐·羅隱《牡丹花》

  製圖 劉越

寒梅清菊 詩人們的精神化身

如果説有哪種花,能讓各位打得不可開交的文壇大大們握手言和,非梅花和菊花莫屬。同屬四君子,梅菊欺霜賽雪,常常被詩人視為心嚮往之的精神意象。

菊花歷經風霜,傲骨錚錚,又常常開于田郊山野,因此兼有淡泊名利、清雅倔強的高貴品格。

  圖為盛開的秋菊。 張茵 攝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宋·鄭思肖《寒菊》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贈劉景文》

  製圖 劉越

就連懟天懟地懟桃花的李白,也忍不住心疼被重陽登高的人們折枝的菊花。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與菊相似,梅花傲立雪中,品行高潔,幽香氤氳,十分雅致,也頗得文人騷客的喜愛。

  圖為傲雪而放的梅花。 孟德龍 攝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墨梅》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宋·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宋·陸游《卜算子·咏梅》

  製圖 劉越

甚至,還有人以梅為妻。宋代詩人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身不娶,人謂“梅妻鶴子”。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宋·林逋 《山園小梅二首》

其實,自古文人多寂寥。胸藏錦繡,心鎖玲瓏,憂時花也傷情,鳥也傷情,樂時則春和景明,波瀾不驚。更多時候,囿于身份和時代背景,他們有口難言,只能以花喻人,針砭時弊,並非真心把花分為三六九等。

被解讀是萬物的宿命,花只靜靜叢中立,不過博君一笑而已。(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