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今天,有關“西漢11座帝陵”的話題登上熱搜,其中提到,專家表示,漢文帝霸陵的確認,糾正了鳳凰嘴為漢文帝霸陵的千年誤會,使西漢11座帝陵的名位全部確定,為研究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制度提供了新資料。
那麼,西漢11座帝陵都有哪些?
陜西有11座西漢帝陵。其中包括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文帝霸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等皇帝陵墓。
有説法稱,除霸陵、杜陵分佈在漢長安城東南的白鹿原、杜東原上外,其餘9座帝陵均分佈在渭河以北的咸陽原上。西漢帝陵考古工作在近半個世紀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漢高祖長陵:長陵是漢高祖劉邦和其皇后呂雉的合葬陵墓。遠遠望去,長陵矗立於咸陽原上,居高臨下,威武壯觀。
長陵亦稱“長山”、“長陵山”,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陜西省咸陽市以東約20公里的窯店街道三義村北。陵園內外原來佈滿建築,寢殿、便殿、陵廟等等。
漢惠帝安陵:安陵形如覆鬥。“陵墓封土底部和頂部均為長方形。”據悉,張皇后雖與漢惠帝劉盈合葬於安陵,但文獻中明確記載“不起墳。”
漢文帝霸陵:霸陵為漢文帝劉恒陵寢。此前,專家確認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這座之前被稱為“江村大墓”的古代陵墓位於陜西西安以東白鹿原上的江村東側,本世紀初被發現。
江村大墓平面為“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週發現110多座外藏坑。
漢景帝陽陵: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佔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
陵園四週城垣中央各修築門闕一座,為土木結構,樓基和墩臺均係夯築,墩臺上面建樓。因時代久遠,闕樓的模樣早已難尋,只剩下夯土層、一些磚瓦等建築構件。
漢武帝茂陵:茂陵是西漢第五代皇帝漢武帝劉徹的陵園。據文獻記載,在茂陵修築之初,就建置了茂陵邑,同時建有茂陵陵園,在陵園東側有眾多的陪葬墓。
漢昭帝平陵:平陵是昭帝劉弗陵的陵寢,西距茂陵6公里。遠望平陵,形如覆鬥。平陵現存有平陵邑遺址,有眾多的陪葬墓。
漢宣帝杜陵:杜陵是漢宣帝劉詢的陵寢。劉詢字次卿,係武帝曾孫,因而劉詢也稱皇曾孫。漢昭帝死後,霍光等先擁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但劉賀荒淫無度,很快被廢。於是又擁立劉詢為帝,即漢宣帝。遠看杜陵,是鬱鬱蔥蔥的一座土山。其封土形如覆鬥。
漢元帝渭陵:劉奭是宣帝之子,孝宣許皇后所生。西元前49年,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據文獻記載,傅皇后“元壽元年崩,合葬渭陵。”
漢成帝延陵:劉驁是元帝之子,即漢成帝。據介紹,西漢成帝劉驁即位不久始建渭城延陵,建造十年後一度停建,又于渭河南岸新豐戲鄉的新址建造昌陵,未成而罷,復作延陵。遠遠望去,其墳丘是一標準的覆鬥形。
漢哀帝義陵:劉欣係元帝庶孫,成帝去世後,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據文獻記載,哀帝死後,王莽令傅皇后“退就桂宮”,一月後被廢為庶人,遂“就其園自殺”。有説法稱,傅皇后儘管下場很悲慘,但應是合葬于義陵的。
漢平帝康陵:劉衎係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哀帝去世,王莽迎立年僅九歲的中山王劉衎為帝,即漢平帝。漢平帝去世後葬于康陵。
此前,有文章指出,西漢帝陵的構成要素有陵園、封土(方上)、墓穴(方中)、門闕、寢園、陵廟、外藏坑、道路、陪葬墓、祔葬墓、陵邑等十余個組成部分。
據介紹,西漢是疆域遼闊、制度完備、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大一統王朝,對中華文明具有深遠影響;西漢帝陵代表著當時的最高祭祀禮制、喪葬習俗,投射著經濟生産、政治組織、審美風尚等西漢社會的方方面面。(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