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3月21日(世界詩歌日)晚,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舉辦全球青年多維對話之“中西詩藝的融合:新詩中的古典美學”。活動邀請了來自中國、英國、波蘭、亞美尼亞、智利、南韓的青年詩人、翻譯家,對話國內著名詩人臧棣、西渡、雷格,並圍繞新詩中的古典元素與代表性詩歌案例展開分享交流。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網、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協辦。
▲嘉賓線上交流。
活動開始,主辦方展示了由六國嘉賓翻譯、朗誦的多語種版《鏡中》。在嘉賓發言環節,北京大學中文系臧棣教授表示,縱觀新詩的發展歷程,新詩與傳統的關係問題一直存在著分歧與爭論。80年代後,年輕詩人們開始將古典詩歌視為文化資源,從中汲取營養,試圖拉近新詩與古典詩歌的關係,於是便有了《鏡中》一詩。他建議當代詩人創作詩歌時,在敬畏傳統的同時,也要接納各種可能性。
初岸文學總編輯雷格認為,現代詩誕生之初的反叛、對抗就預示著未來的和解與融合。中國古典詩歌有相對完整的美學範式,在民眾間有較高接受度,但作為農耕文明的産物,也容易與現代文明“水土不服”。他表示,這個問題在西方詩歌中同樣存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鏡中》的作者張棗重新審視了傳統古典詩歌的文化、語言資源,探索出從個體出發、關照世界的新方式。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西渡教授認為,《鏡中》描摹的畫面是對未來的一種想像,並以未來對過去的回憶形式來呈現。現在、過去和未來在此詩中形成了一個環形結構,彼此之間互為鏡子。他表示,這種時間結構的處理遠遠比古典詩歌複雜,體現了現代性、展現了漢語之美。成熟的詩人不應將古典詩歌對現代詩的影響視為桎梏,而是應將其與世界詩歌都視作寶貴的文化資源。
在青年代表分享環節,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東方學院副教授Joanna Krenz表示,在詩歌翻譯時,譯者應有意識地弱化中外語法差距,注重呈現詩中的古典原貌。英國詩人Stephen Nashef認為,中國美學的意境是由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塑造的,例如《鏡中》的“南山”,而這種意境在英語世界中並不存在,因此增加了中英互譯的難度。
智利詩人Roberto Aedo認為,無論歷史文化、語言等要素發生怎樣的變化,詩歌的核心始終一致,當代詩人可以重新定義圖像和結構,舊的可以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變成新的。亞美尼亞詩人Robert Tsaturyan表示,閱讀、學習、翻譯外語詩歌都是出於對語言中陌生性的追求,而《鏡中》這首詩就能夠吸引世界讀者了解中國語言文化的魅力。
在華留學生樸敏紀介紹了南韓現代詩人為保留詩歌古典性、增添審美現代性所做的有益嘗試。心理學博士、詩歌愛好者謝海山認為,如果過多糾結寫法規矩,可能會影響詩歌創作的生命力。詩歌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愛,正是因為它有無限的空間,能讓讀者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圖片及稿件來源: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