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高考時間即將開啟:緊張?焦慮?“八個錦囊”助力考生從容應對

發佈時間:2024-06-05 14:07:1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李麗

2024年高考時間即將開啟

緊張?焦慮?擔憂?

別擔心!

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心理健康與生涯教育指導中心主要負責人、高中部心理科組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娟在談及高考迎考、應考心態時表示,“每個生命都有無限的價值和可能性,每個學生都富有潛能和創造力。高考是一個酣暢淋漓的舞臺,希望每一位高三學子都能夠泰然自若地面對困擾,用樂觀、積極的心態穩操勝券,在這場人生大考中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為此,她還特意為考生送上

八個實用“錦囊”

助力莘莘學子

以陽光心態從容以對

錦囊1

巧用“思維阻斷法”

“高考前過度擔憂考試結果,總愛胡思亂想怎麼辦?”“巧了,你會這樣,我也是如此,這很正常。”

劉娟説:“有人將影響自己情緒的事件寫下來並封閉在盒子裏,三個月之後再打開,結果發現99%擔憂的事情並未發生,我們不妨樂觀一點,模考考好了高考會更好,模考不如意是因為你的好運氣要留到高考時才開啟——要對偶然性事件多做個別性、暫時性解釋,千萬不要誇大失敗的普遍性。胡思亂想的‘累’比解決問題的‘累’更耗能,如果無法控制,可以採用‘思維阻斷法’,給自己一個時間,如放學後的17:35-18:00允許自己放縱思想,時間一到立刻阻斷負面想法,回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節奏。”

錦囊2

積極暗示自己

“高考前情緒起伏較大,焦慮不安怎麼辦?”劉娟表示,只有接納情緒才能幫助自己重新投入備考。考生請積極暗示自己:“情緒波動很正常,其他人也一樣”、“無論我現在感受如何,都不會影響高考”、“完全胸有成竹的感覺,很難擁有,我已經為高考做了充分準備”。心理學研究顯示,開心的事能激發出創造性思維、誘導出積極情緒,那就找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放鬆一下。

錦囊3

不因為沒睡好

而帶來“失敗心理”

“高考前失眠、身體不舒服怎麼辦?”“每年高考期間都有類似情況出現,甚至有學生在高考前會出現多思多慮、睡不著,甚至感冒發燒、頭暈嘔吐等情況。”劉娟指出,“睡不好”不代表“考不好”,千萬不要因為沒睡好而帶來“失敗心理”,年輕人身體機能好,不一定需要睡足8小時,沒睡好也不影響考試發揮,哪怕身體出了點小問題也不可怕,一樣可以答出好成績——真正影響考試的不是突發狀況,而是考生對這些狀況的看法。

錦囊4

用習慣紓解情緒的行為

來放鬆狀態

“進入考場後心跳加快、頭暈目眩、思維遲鈍怎麼辦?”“首先,心態上要順其自然,並暗示自己:‘這種狀態很正常,只要我繼續做題,這種反應很快就會過去。’也可以給自己30秒做點什麼,比如喝口水,把水含在口中30秒再咽下去;把筆蓋擰下來,再裝回去;也可以採用眼動放鬆法,在教室裏找兩個點,眼睛在兩點之間快速移動10次,注意腦袋不要轉動;或者捏緊拳頭、繃緊腿部肌肉10-20秒後快速放鬆,讓自己體會從緊張到放鬆的感覺,從而幫助自己進入平和狀態。”劉娟表示,學生也可以自己用習慣紓解情緒的行為來達到放鬆狀態。

錦囊5

找到線索、暫時放下

攻克記憶的“舌尖現象”

劉娟介紹,思路突然卡住也是考場常見現象,明明記得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心理學上稱為記憶的“舌尖現象”。此刻,考生一定要冷靜、放鬆,可以回憶所面臨的問題與以往所學的哪些課程、所記的哪些筆記及練習題有關,從而找到線索;也可以暫時放下,先去攻克後面的題目,在做題過程中獲得啟發,往往能茅塞頓開。

錦囊6

精心“抗干擾”避免情緒消耗

“高考中總被噪聲干擾,怎麼辦?”“腦海中單曲迴圈怎麼辦?”“我真的出錯了,可怎麼辦?”……

劉娟表示,高考中,有考生會變得格外敏感,如,翻捲子的聲音、沙沙寫字聲、遠處的車輛聲等,緊張、煩躁會放大這些聲音的影響力。可越是注意噪聲,越是覺得它在干擾自己,就會越感到不安,此刻,考生要馬上嘗試轉移注意力、不去理會它。如:看不進題時,調動全部感官去審題,邊看、邊寫、邊在心裏默讀。環境不可能完美,但如果想尋求監考老師的幫助,請勇敢地舉手,切莫因忍耐、思慮過多而消耗自己。

錦囊7

關注當下、做好題目

“還有考生在考試時,大腦中總有一首歌在單曲迴圈,這正説明你有一顆正常且正在高速運轉的大腦。人的大腦極其複雜,不可能沒有雜念,但這並不會影響考試,關注當下、做好題目,關不掉就當個背景樂吧。”

錦囊8

相信自己

不要被一刻的沮喪打敗

劉娟補充道,“通常在考完一個科目後,考生對自己的失誤也會非常敏感,且傾向於放大失誤,可能僅僅丟了2分,卻感覺像是丟了50分,其實那是因為佔絕大多數的‘幸運部分’容易被忽視掉,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被那一刻的沮喪打敗,不到最後誰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黑馬’。”

採訪最後,劉娟告訴考生:“你已為高考付出了很多,請記住:沒有人因為一場考試輸掉一生,也沒有人因為一場考試贏得所有,你比成績更重要。”(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