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兩會聲音丨左蘭:建立中小學生生命安全溯源機制 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立法

發佈時間:2024-01-26 10:03:1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閆新宇

“建議建立中小學生生命安全溯源機制,建立完善檔案,發現彌補薄弱環節,預防與減少非正常死亡事件發生……”四川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民進德陽市委副主委左蘭提出建議。作為一名德陽的中學教師,她長期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左蘭看來,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完善機制,做好“總牽引”、扣緊“安全帶”、織牢“防護網”,儘快推動四川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立法,確保中小學生教育師資配備、課程保障有法可依。建立非正常死亡中小學生溯源追蹤機制,開發覆蓋全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篩查系統,建立四川省中小學生心理與行為評估預警平臺。

左蘭

談現狀:

危機事件中提前干預欠深入

左蘭説,青少年心理健康日益堪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左蘭認為。

在左蘭看來,區域內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差距也較大。不同學校之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課程、課時均不統一,沒有規範化常態化標準化的教育活動開展。省域內缺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篩查的標準規範,測評結果時效性差。

此外,預防機制不系統,部分學校側重於被動心理預防,缺乏全員參與、家庭支援、社會力量。干預機制不健全,部分地區由於缺乏專業心理輔導隊伍和醫療轉介機制,導致在一些危機事件中乾預不夠深入、介入不夠及時到位。康復機制不完善,致使部分有過心理障礙的學生出現了思想上的放棄、行為上的放縱,心理康復困難等問題。評價機制不配套。全省範圍內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缺乏量化考核評價標準,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執行情況和實際成果難以做出客觀評判。

談建議:

開發覆蓋全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篩查系統

對此,左蘭提出,應該首先儘快推動我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立法,確保中小學生教育師資配備、課程保障有法可依。

左蘭説,要明晰在中小學生心理安全乾預事件中,各方的職能和承擔的責任。將中小學生心理教育評價列為專項課題,由教育主管部門聯合心理研究機構、高校院所等共同成立中小學生心理教育評價指導團隊,探討建立有效的監測機制和開發科學的評估系統,客觀的掌握和評判全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執行效果。

“同時,針對非正常死亡中小學生,建立溯源追蹤機制,分析搜尋成因,建立完善檔案,發現彌補薄弱環節,預防與減少類似情況發生。”左蘭説。

同時,左蘭認為,應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專家、社會資源,探討建立省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編制與中小學生年齡階段相符的、科學的、統一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材與教學考核體系。

“此外,還應開發覆蓋全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篩查系統,完善心理健康檔案,採用省域統一的“動態+靜態”篩查模式,建立我省中小學生心理與行為評估預警平臺。”左蘭提出。

左蘭説,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心理教育教師的編制數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招引,消除省域內部分地區“零心理健康教師”現象。地方政府要牽頭成立涉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相關部門的聯動協調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工作推進情況和協調解決問題。

根據四川省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現狀,左蘭建議打破學校或地域範圍,探索“一中心覆蓋多區域”的分片區組建心理諮詢教師團隊,開展組團式服務,共同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實現資源共用,發揮更大作用。四川經濟網德陽 記者閆新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