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聊天陪伴型人工智慧軟體受熱捧 心理醫生:不能代替專業心理諮詢

發佈時間:2024-01-25 09:20:5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瑤琦 柴嶸

通過手機獲得真人般的陪伴、提供語言情緒疏導、可定制性格和興趣愛好……人工智慧聊天軟體正在成為心理解壓新方式,不少年輕人甚至將其稱之為心理諮詢師的“平替”。對此,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測量中心主任劉洋表示,這類軟體目前還不能代替專業心理諮詢。

記者發現,有些人工智慧聊天軟體通過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具備了模擬對話和提供個性化回應的能力,具有“擬人性的共情能力”,能提供情感陪伴和支援。還有一些聊天陪伴型人工智慧軟體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需求和偏好進行私人定制,甚至可以化身“虛擬男友”“虛擬女友”。例如,一款聊天軟體就宣傳不僅可以根據用戶的性格、星座等文字描述,定制聊天回復風格,還能選擇同蘇東坡等歷史人物、孫悟空等影視人物模擬對話。

劉洋表示,相較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聊天陪伴型人工智慧軟體雖然在回復的即時性上具有優勢,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實現情感安撫,但目前尚不能代替專業心理諮詢。“心理問題的根源是人際關係,必須回到人際關係中修復,才能得到根本治療。”她説,一方面,專業心理諮詢是一項持續、系統的治療,而聊天軟體的對話通常是單次、碎片的;另一方面,心理諮詢師和諮詢者的面部表情、眼神等肢體語言交流也能傳達情感,這也是聊天軟體不具備的。(北京日報 記者王瑤琦 柴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