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詮釋曹氏父子間的權謀和親情 北京人藝再演歷史大戲《天之驕子》

發佈時間:2023-06-16 15:26:0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6月16日訊 (記者 秦金月)7月6日,北京人藝新排《天之驕子》將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導演唐燁,主演龔鈺泉、梁國棟、王剛、吳珊珊、陸璐、伍宇辰檸、黃麒源、趙澤棟、李雪歌等。這也是北京人藝第三次啟用全新班底排演這部歷史大戲。

作為北京人藝最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大戲之一,《天之驕子》首演于1995年,由郭啟宏編劇,蘇民導演。劇目以東漢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曹操在三個兒子曹植、曹丕、曹彰中選擇接班人,以及曹丕稱帝後為鞏固政權而和弟弟曹植之間展開一番較量的故事。2011年導演蘇民、唐燁重排該作,選取了突出文人才情的角度進行解讀。

十二年過後,北京人藝再次將這部經典劇作搬上舞臺,在主題挖掘、舞臺形式、解析角度上進行了創新。

新排《天之驕子》“新”在哪?在6月15日的媒體見面會上,導演唐燁詮釋道:“之前的版本更注重所謂的‘宮鬥’,關注怎樣繼位,誰來繼位的問題。但是這些年來,大家對三曹的故事已經不陌生了,各種文藝形式也從各個角度去表現過這段歷史。那麼我們這臺戲要去表達的重點就不只是一個故事,而是去講人生定位和人生價值,如果每個人找準自己的定位,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一種幸福。舞臺上不再是曹操和兒子們之間的計謀和算計,更多表現每個人個體的合理性。首先強調的是兄弟情、父子請、母子情,然後才是權位的爭鬥。”

導演唐燁(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唐燁同時也認為,“天之驕子”在新版中“不是原來大家認為的一個人,而是曹家的這些人,也包括舞臺上的女性。”

此次新排《天之驕子》的演員班底,由北京人藝實力派演員王剛、吳珊珊和青年演員們共同組成。據介紹,北京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的學員此次全員參加《天之驕子》的演出。而2022級學員龔鈺泉更是拿到了“曹植”這一重量級角色。

龔鈺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我的壓力是挺大的。因為和同組演員相比,我的演出經驗少一點。但老師和同學們都一直在鼓勵我支援我,給我很大的幫助。這是我們班的一個初次集體亮相,每一個學員都非常努力。我也覺得非常幸運,非常感謝唐燁老師和馮遠征老師對我和對我們班的信任。我也在慢慢地向這個角色靠攏。”

今年4月19日,北京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正式開班。12名學員將在北京人藝接受為期一年的系統培訓與專業實踐。

導演唐燁介紹説,“2022級學員在這部戲裏任務不等,有的有臺詞,有的沒有臺詞。但他們都非常辛苦,上午下午要上課,晚上才能參加排練。”但唐燁認為,這部戲的排練正好可以為學員們補充上課所講的理論,可以讓他們很快和北京人藝的風格相結合,“在舞臺上也是一個繼續學習的非常好的課堂”。

如何讓青年人演好這樣一部歷史大戲?“他們的年紀和劇中描述的歷史人物的年紀相倣,但同時歷史劇也為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穿上寬袍大袖,怎麼走怎麼站,都需要學。”唐燁表示,除了外在的形體動作等細節必須認真學習之外,最重要的歷史背景學習更是貫穿在排練始終。“我們讓演員看《資治通鑒》,看《曹植傳》等大量書籍,翻閱歷史資料,同時專門邀請了歷史專家來講,比如講了曹丕當皇帝的歷史時期,當時的社會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歷史知識學習,能夠幫助演員去以各種角度分析和體會歷史人物的內心狀態,有助於舞臺上人物形象的塑造。真正的古裝戲不一定是固定的模式。最終舞臺展現的核心是人物,要讓觀眾看見真實的人。”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也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希望這部戲能夠讓更多的年輕演員得到鍛鍊,同時也讓更多的觀眾看到人藝未來的驕子們在舞臺上嶄露頭角。

據悉,《天之驕子》作為一部古裝戲,舞臺布景、燈光配合、服裝造型等都在此輪演出中進行了重新創作。舞臺上不僅將出現漢畫像磚、銅鏡等元素和語匯,也會呈現出高低錯落的表演區讓演員同時表演。服裝造型設計上將突出漢代服飾的國際化特點,讓古典與國際高度融合。同時每一幕將呈現出不同的主題顏色,配合舞臺布景打造出一個有新鮮感的舞臺形式。

《天之驕子》主創合影(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