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一線觀察

發佈時間:2023-06-20 08:43:12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劉文博、關明輝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華社拉薩6月19日電 題:傳統與現代的“交響”——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劉文博、關明輝

暢遊幸福新西藏,攜手開創新征程。6月16日至1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簡稱“藏博會”)在拉薩舉辦。

1.4萬平方米的展覽場地、近千家中外與會企業、近萬種參展産品,走進藏博會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傳統藝術、高新數字、經貿物流……各個展區光影閃爍,精彩紛呈。從清新福建到和美新疆,從義大利到巴基斯坦,來自海內外的賓客們齊聚“日光城”,共用西藏自然風光之美、歷史人文之美、民族風情之美、包容開放之美。

以會為“媒”:傳統文化浸潤時代人心

唐卡、古籍修復、藏毯編織……“文化西藏”展區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觀賞。

嘎瑪旦增從事唐卡繪製工作已經30餘年。本屆藏博會上,他帶來了幾件“壓箱底”的代表作。“藏博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平時沒有這麼好的機會,現在我要讓更多人看到美麗的唐卡。”嘎瑪旦增笑著説。

十幾米外,陣陣香氣傳來,令人心曠神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尼木藏香”的傳承人巴多正在向遊客熱情地介紹藏香的製作技藝,還時不時地把藏香贈予感興趣的遊客。他説:“藏香由多種名貴藥材製成,具有一定的養生作用。我希望藏香的香氣可以飄得再遠一些。”

在精美華麗的藏毯前,遊客們邊撫摸邊讚嘆,“手感竟然這麼柔和!”不少遊客主動跟現場演示人員學起了藏毯編織技藝。

擴“圈”交往:文明互鑒共用新機遇

伊朗、義大利、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的60家企業攜630種精美商品赴會,藏博會成為擴大“朋友圈”、促進國際經貿文化交流的大舞臺。

這是尼泊爾商人桑托什第一次參加藏博會,甫一開始,他就被火爆的場景震住了。“毫無疑問,中國是一個非常龐大、特別具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將來我們會多來西藏參觀,爭取再參加幾次藏博會。”

離桑托什的展臺不遠,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網路直播間向全世界推介藏博會。一位負責人表示:“我們要積極利用新手段,把握新潮流,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藏博會故事’。”

另一邊,卡裏姆正在用一口熟練的漢語普通話推銷他的玉石産品:“‘玉在山而草木潤’,好的玉石可遇不可求,大家快來看!”從巴基斯坦趕來參會的他,已然對中國文化非常了解。“我特別喜歡中國,我有很多中國朋友,我相信這屆藏博會能進一步加深我們之間的友誼。”卡裏姆説。

科技興藏:智慧技術助力新發展

藏博會現場,多家企業採用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大眾提供了一系列智慧解決方案,使遊客們大開眼界。

西藏聯通政企客戶事業部總監劉春林告訴記者,西藏聯通研發的“智慧農牧業”系統可以隨時定位牲畜,並以強大的數據為支撐,全鏈條溯源其生長狀況。“西藏地廣人稀,這套系統對農牧民來説比較實用,而且還可以幫助消費者買到放心商品。”

“青稞專用微生物菌劑”“動物吸氧監測面罩”“高原多功能宜居增壓建築”……多個符合當地需求、凸顯智慧力量的科技産品在藏博會上大放異彩,給人們的生産生活帶來了新的可能。

“一聽説要辦藏博會,我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來當志願者了。”西藏藏醫藥大學學生李毛卓瑪説。細緻週到的大會服務讓重慶遊客王嬡嬡一家三口盡興而歸,“工作人員很熱情,展品也十分豐富,這使我很好地了解西藏,我和孩子都很開心。”

簽署戰略框架協議7個,簽約項目60個,協議投資531.83億元……第五屆藏博會成果纍纍。具有國際影響力、全國輻射力、區域帶動力的藏博會,成為全面展示社會主義新西藏魅力的金名片,成為西藏各族群眾奮力譜寫雪域高原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生動縮影。

一曲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的“交響樂”奏起,自信、包容、開放的新西藏,正與全國人民一道,昂首闊步、意氣風發地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