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快車火熱開動 “國潮”激發文化消費活力

發佈時間:2023-01-30 09:27:34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鄭 娜 苗 春 | 責任編輯:蘇向東

1月24日,北京王府井書店,許多市民帶著孩子前來購書、閱讀,在書海中度過新春佳節。翁奇羽攝(人民圖片)

西安城墻新春燈會現場,市民遊客們登上千年古城墻,漫步在閃耀花燈之中,感受古城絢爛夜色。龔仕建攝(人民圖片)

  1月25日,人們在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參觀。張明偉攝(人民圖片)

“今天的電影院又是坐得滿滿噹噹”“這場演出太火了,一齣票就搶沒了”“過年的年味又回來啦!”……2023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影院、劇場、博物館、圖書館、書店等文化場所全面開放,人氣爆棚,“文化過大年”的氛圍感拉滿。強勁復蘇的電影春節檔、火速升溫的演出市場以及節節攀升的各類文化消費,讓人們浸潤在豐沛的文化生活中,精神昂揚、信心滿滿地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春節檔再創佳績

1月22日(正月初一)上午近9時,位於北京朝陽區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慈雲寺店內老中青少觀眾齊聚,人流熙熙攘攘,等電梯、列印紙質票和入場檢票都需要排隊。

當天,雖然多部熱門影片時長超過120分鐘,但這家影院的8個影廳共排映52場,觀影人數達3900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0%,影院當天綜合票房收入近28萬元,漲幅約為一週前的300%。

在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等地的影院,春節檔同樣出現了許久未見的觀影熱潮,有觀眾“組團”一日內連續觀看數部影片。不少觀眾反映,想買到黃金時間的場次或巨幕等特別場次,需要提前一兩天購票。業內人士評價:這是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久違的井噴現象。

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至1月27日)電影票房為67.58億元,同比增長11.89%;觀影人次為1.29億次,同比增長13.16%。《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分列票房榜前三位。

“春節檔電影如此火爆,超出預料。”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今年,他在四川成都過春節,大年初一就起了大早,到春熙路王府井影城“趕電影大集”,一天看了4部影片,收穫滿滿。

專家分析,春節檔火爆的原因,主要是作為我國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後的首個春節檔,電影市場供給充足,上映的影片題材類型豐富,品質和口碑比較高,觀眾被壓抑的觀影需求得到滿足。另外,北京、上海等地推出了一些電影惠民政策。

近些年來,春節到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新年俗。強勁復蘇的春節檔證明,春節觀影這一年俗仍被我們守護著。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理論評論委員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目前觀眾到影院觀影的熱情和習慣已經恢復了大半,還將進一步復燃。饒曙光表示,中國電影將會以春節檔為新的起點再出發,不斷涌現優秀作品,以國産佳片講述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

演藝市場“開門紅

與電影市場不同,往年春節並非演出市場的熱門檔期。今年,不少院團、劇場精心策劃了優質的演藝項目,觀眾的熱烈反饋大大提振了演藝人的信心。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共9400余場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40.92%,比2019年增長22.5%。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春節期間北京演出場所恢復開放,在104個演出場館舉辦了244台劇目1687場高品質演出。

從1月18日至28日,北京人藝的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在首都劇場演出9場。這是北京人藝恢復百分百上座率後推出的第一部作品,由老舍原著,李龍雲編劇,馮遠征和閆銳執導,濮存昕、楊立新、梁丹妮、王茜華、于震、王剛等實力演員加盟。9場演出一經開票就迅速售罄。

“3年多來,我們從關掉劇場到恢復30%、50%、75%上座率,到今天我們終於迎來了100%的觀眾。” 面對首演當晚滿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喝彩聲,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攜眾主創登臺謝幕時激動地説道。

與北京人藝相距不遠的長安大戲院,從大年初一到初六同樣好戲連臺。京劇名家遲小秋《鎖麟囊》、李宏圖《周仁獻嫂》、胡文閣《霸王別姬》等吸引了眾多戲迷。連日內,雖然北京氣溫驟降,但長安大戲院內坐得滿坑滿谷,臺上熱鬧,臺底下也熱鬧,叫好聲不斷。幾小時的戲拉上大幕後,觀眾總是不肯散去,一聲高過一聲的場面屢屢出現,氣氛異常熱烈。

在上海,新春演出消費同樣呈大幅回升態勢,傳統戲曲、音樂舞蹈、脫口秀、兒童劇、音樂劇、雜劇馬戲等各藝術門類匯聚節日演出舞臺。春節7天安排總場次達602場,同比2022年增長32%,已售票房同比增長42%。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等上海演藝地標推出系列新春音樂會和精彩劇目展演。如上海大劇院在春節假期安排了3台劇目共13場演出,僅前3天的出票就超過7000張,這一成績甚至超過了整個2019年春節7天假期的總票房。

文化消費迸發活力

據文化和旅遊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約11萬場,參與人數約4.73億人次。各地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10522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參與視頻總量超過6.5萬個,直播超過580場。文博、非遺、節俗等“國潮”“國風”持續激發文化消費活力。

春節期間,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漢字主題城市書房內,100幅“兔”字書法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展出的“兔”字作品中有草書、行書,還有誇張的美術寫法,每幅作品獨具特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讓你愛上中國字”主持人張振忠教授興致勃勃地向參觀者解説“兔”字的演變歷史。

挂起紅燈籠,貼上裝飾畫,吉林省長春市新華書店重慶路店的新春氛圍分外濃厚。三樓的兒童圖書區,孩子們正在書架間翻閱圖書,傳統文化類書籍廣受歡迎。門店經理曲連偉表示,春節期間,書店的客流量明顯增加。一天的銷售額比前段時間近半個月的銷售額加起來還多。

體驗非遺,品味年俗,在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永慶坊,市民逛年貨圩市、品廣東美食、賞老城美景,沉浸式感受年俗年味裏的非遺。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市民遊客不僅可以穿上粵劇戲服,感受粵劇文化,還可以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一起“開油鑊”,體驗炸油角製作,感受最接地氣的廣府年味。

為豐富市民春節期間夜間文化生活,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激發夜間消費活力。位於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在節日期間啟動了“一字千年·博物館奇妙夜”春節系列活動。這是中國文字博物館自開館以來的首場夜遊活動,在漢字公園璀璨的夜景下,現場觀眾得以穿越不同時空,沉浸式體驗奇妙的傳統文化、技藝和漢字民俗。

在陜西西安,延續了36年的西安城墻新春燈會今年變得更“潮”了,形象分別源自唐代婦女、金甲武士、文人墨客等。此次首發的以古絲路上友好使者為創意的“盛唐天團”IP人物形象,一亮相即“出圈”。燈會相關主題限定數字藏品和文創産品線上上線下熱銷。

“繼電影院裏看電影、博物館裏過大年之後,看演出、逛書店、賞國潮、圍爐煮茶等活動正在成為不少人打開農曆新年的方式。”有專家指出,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這類新場景、新風尚不僅為春節文化注入更為豐富的現代元素,也為新一年文化消費增添了新的動力與期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