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優選匯 | 融媒體環境下如何解鎖綜藝節目創新密碼——評《朋友請聽好》

發佈時間:2023-01-29 11:30:20 | 來源:中國文藝評論網 | 作者:余俊雯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原標題:融媒體環境下如何解鎖綜藝節目創新密碼——評《朋友請聽好》

編者按: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近日發佈成果。

本屆優選匯以“中國網路文藝這十年”為主題,吸引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機構和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者積極參與,共有695個作品參評,其中長評335個、短評323個、微評37個。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輪專家匿名評審和網路票選,並報中國文聯批准,最終推選出優秀作品50個,其中長評33個、短評15個、微評2個,同時評選出3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每兩年舉辦一屆。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拓展了優選範圍,首次將500字以內和五分鐘以內的微評納入優選範圍,包括視頻評論、彈幕評論、留言評論等新型文藝評論。匯聚了組織力量,在往屆個人自薦的基礎上增設組織推薦,中國文聯繫統、中國評協系統、“中國文藝評論傳播聯盟”成員單位、中央與省級主流媒體等積極參與,較好地發揮了組織優勢。網路投票互動熱烈,中國文藝評論網開發推出了投票專頁,入圍終評的103個作品吸引廣大網友積極投票34萬,引發了一輪網路熱潮,充分體現了網路文藝評論的特點。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部分優秀評論作品,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融媒體環境下如何解鎖綜藝節目創新密碼——評《朋友請聽好》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入圍文章,刊發于《當代電視》2020年第8期,下載自中國知網)

技術驅動引領藝術創新。在當下融媒體環境下,電視綜藝節目在形態變革中發生著尤為明顯的融合之勢,在“網際網路+”的集中發力下,各式各樣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文藝形態噴涌而出,使綜藝節目在生産、製作、傳播、接受、互動、審美等層面呈現出新特徵。如何抓住技術風口實現綜藝節目創新,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媒體融合時代的新命題。聲音陪伴互動真人秀節目《朋友請聽好》在繼承“聲音”類原創節目的成功基因之上,創新式融入“電臺直播”形態,在懷舊復古中解鎖節目創新密碼。

一、創新要有“創”,“舊”裏出“新”意

創新,是節目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樣式,綜藝節目如何理解“創新”、突破“創新”,是其破題關鍵。“創新”並不意味著一味追求“新”。將舊有之物植入創造性思維與理念,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同樣可以造就創新。綜藝節目是承載大眾文化表達的生産性載體,極具包容性,且擁有多元傳播媒介的伸縮優勢,是一個“集大成者”之舞臺。因此,綜藝節目的創新式表達需要靈活彈性的思維與理念。

(一)“舊”媒介打造“新”空間

《朋友請聽好》從“聽”出發,拾取漸被忽略的廣播作為創新切入點。節目由何炅、謝娜、易烊千璽三位不同年齡、有著不同閱歷的人組建為廣播小站,擔任主播,通過熱線直播、信件分享的方式傾聽全國朋友的心聲,用最原始最純粹的聲音彼此分享故事、解憂交心。節目採用“廣播+電臺直播+真人秀”的媒介融合形態充分打開觀眾感官聯覺,延伸多媒體資訊觸達,將原本“訴諸人的耳朵,而不是人的眼睛”①的廣播融入網際網路語境中,重新煥發聲音媒介的獨特魅力,同時打造全新的聲音可視空間,在“舊”中開闢“新意”,在“復古”中引領“時尚”。

作為節目主打特色的“廣播小站”,在此番媒介融合中被解構成三重空間。第一層:明星主播和廣大聽眾共建的聲音空間。通過真實搭建的錄音棚,節目每週不定時開啟“朋友請直播”熱線,觀眾通過芒果TV平台端或節目官方微網志連結進入直播入口,參與到電臺直播交流中,訴説自己的心事與煩惱,熱線另一端的明星主播們認真傾聽,解答疑惑,在彼此的聲音交流中共用慰藉與溫暖。第二層:真人秀場景下的視覺空間。儘管這是一檔可以聽的綜藝節目,但其本質仍屬於真人秀。坐落于湖邊庭院裏的廣播小站優雅精緻,明亮的落地窗、青翠欲滴的綠植,抱枕、吃食、貓,還有一群深受人們喜歡的人做著他們喜歡的事,勾勒出一幅鬧中取靜的暖色調畫面。同時,錯綜複雜的電線圈、導播臺上的電話機、整齊有序的歌曲磁帶……諸多“舊式”物件精心還原出一個真實立體的廣播站視覺空間,目光所及之處,皆呈現出濃郁的復古氣息。第三層:利用儀式性動作和象徵性物件建構的精神空間。除卻美麗的景、美好的人之外,節目組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巧思,一本由明星主播們共同書寫製作而成的精神寶典—“朋友的話”。每位嘉賓分別將自己想説的話親筆寫在原本空白的冊子裏,凝結而成一本集體原創治愈書,並在每期節目中作為固定環節突出呈現。嘉賓在每一位聽眾熱線的最後,隨機抽取書裏的一句話,念出來送給聽眾作為熱線結束語,溫柔的語句中蘊藏著直抵人心的強大力量。

德國美學家波梅説道:“氣氛是通過人類和事物在人的身體性在場中,亦即空間中被體驗到的。”②節目巧妙利用最原始也最鏗鏘有力的媒介—文字,匯聚成動情點,在每期不斷重復的儀式性動作中深化主題、渲染情緒,再集合傳統有聲媒介的傳播特性,形成嘉賓與聽眾、聽眾與觀眾、嘉賓與嘉賓間的全網同頻共振,在這個可聽、可視、可感的廣播小站空間裏,共同營造溫暖治愈的氣氛。

(二)“舊”內容拓展“新”圈層

《朋友請聽好》由“電臺直播+真人秀”兩大部分組成,其中佔比成分更大的是“電臺直播”環節,

因此,主播與聽眾的交流對話構成了節目核心內容。從已播出的節目來看,直播熱線的話題主要圍繞“人的主體性”而展開,聚焦當下備受關注的“人際關係建設”和“自我發展建設”兩大主題,涵蓋代際關係、戀愛關係、友情關係、職場關係、社會關係、價值觀建設、情商建設、容貌建設、情緒建設、體態建設等話題,核心指向現實困擾。在主播平等、正向的傳播語態中,幫助聽眾“小我”世界的構造與修復,彰顯現代文明社會的人文理念與價值觀。

簡而言之,節目良好扮演了“解憂雜貨舖”的角色,其內容本身屬於老生常談,但節目巧妙之處就在於其利用不同媒介的疊加效應,創造出突破圈層的口碑效果。節目受眾年齡層主要分佈在80後、90後、00後三個階段。在80後的成長記憶裏,廣播佔有重要一席,80後的廣播情結仍在。榮格曾説:“情結這東西……是一种經常藏匿的,以特定的情調或痛苦的情調為特徵的心理內容聚合物。”③這檔節目的出現重新喚醒了他們內心深處埋藏著的廣播情結。90後的成長伴隨著廣播的式微,對於廣播既熟悉又陌生,而這份距離感恰恰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審美興趣。00後對於廣播相對較為陌生,但“直播”是他們熟悉且依賴的互動形式,法國美學家杜夫海納認為,“審美對象需要完成從平凡的生活中凸顯出來的步驟,完成這個‘提萃’的過程方成為審美對象。”④直播語境下的廣播交流,在看似可見的空間裏凸顯出聲音空間的神秘性與新鮮感,促使00後在陌生化審美中産生濃厚的體驗需求,從而讓節目在不同圈層中實現跨越式傳播。

二、創新要有“點”,痛點激發創意點

“作為可讀性很強的藝術文本,電視節目不但應該複雜程度比較低,而且需要具有比較容易被感受的特點。”⑤“容易被感受”是電視節目之所以成為大眾藝術的首要特徵,而“如何容易被感受”則成為電視節目創新的路徑所在。電視藝術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離不開人和人的生活,每一次社會情緒的爆發,每一個社會話題的涌現其實都蘊藏著節目的創新發現點,關鍵在於如何找尋這些“點”,將“痛點”化為“創意點”。

(一)傾訴的慾望:節目創新內核

人是社會性動物,交流是其本能。因此,傾訴欲是每個人立足於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需求。《毛詩序》指出,“情動於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體現了人的傾訴剛需以及表達途徑的多樣性。如今融媒時代,新媒介的影響更加廣泛與深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但心與心之間的隔閡並沒有因之而杜絕。網路社交平臺越是火爆,越是投射出人們對於情感交流的渴望。《朋友請聽好》敏銳嗅到了現代人的“孤獨”氣息,精準把握住這個普遍又本質的社會痛點,運用電視藝術化創作將其轉化為整個節目創意點,復原廣播視角,充分發揮電臺直播的交流優勢,滿足人們傾訴的慾望以及背後的陪伴需求,在“傾訴”中突出節目核心創意,同時推動敘事。

(二)傾聽的力量:節目情感昇華

有傾訴就要有傾聽,傾訴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傾聽之上,方能構成有效的閉環交流。《朋友請聽好》請來何炅、謝娜和易烊千璽擔任傾聽者,三人憑藉幽默、溫暖、沉穩的特質形成默契的“傾聽場”,共同迎接每一位聽眾的來電。《朋友請聽好》從“聽”出發,扮演好“傾聽”角色,以“好好聽你説話”為宗旨,充分尊重和包容大眾的情緒個性和自我意識,用真誠的心態建立與大眾平等對話的機制,放大聲音直抵人心的力量,挖掘深度陪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人們彼此的傾訴與傾聽中實現情感連接,讓每一個人都能在他人的分享交流中找尋到自己的身影,産生共鳴,引發思考。

三、創新要有“人”,全面激發創新動力機制

從痛點出發,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激發“人”的生産潛力,是發展與創新的必然路徑。因此既要保障專業創作團隊的創新動力,又要刺激普通大眾的創作熱情,用對人、用好人,真真正正將“創新”落到實處。

(一)保障創新人才安全感

電視藝術是創作的藝術,無論是前期節目策劃,還是後期節目製作,都對從業人員的創意型思維提出了較高要求。當前,媒體從業人員流動現象較為普遍,且隨著媒體格局的改變,電視人才“出走”“流失”問題更加嚴重,“創意危機”不容忽視,建立穩定有效的人才動力機制,充分保障創新人才安全感迫在眉睫。創新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充裕的時間、資金、資源、空間和待遇保障,靠動力贏取而非壓力迫使,從而形成健康生態化的創新機制。湖南衛視在芒果TV開闢試播區,推行樣片製作制度、創新飆計劃的做法值得借鑒。要實現節目的創新,就要以開放的環境、尊重的姿態從上到下建立保障創新人才理念,給予創作者廣闊的創新空間,將創新變成一個常態、可持續、深入人心的過程和結果。

(二)人文關懷深入人心

節目創新是一個由低階段向高階段發展的過程,面對觀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綜藝節目的功能如果仍僅停留在單純滿足於娛樂,勢必不會發展長遠。“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週而复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⑥因此,帶著對社會問題的探索,從咧嘴一笑到開始思考,是落實節目創新的必然路徑。《朋友請聽好》以廣播互動為亮點,用聲音觀照社會現實,利用聽眾的主動開口拓展節目的內容文本,發

揮明星主播在傾聽中的共情能力,營造溫馨治愈的氣氛,拒絕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留給聽眾思考空間。

四、結語

《朋友請聽好》以創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下社會生活,其內容層面的創新和價值層面的引領讓該節目從試播芒果TV成功反哺登陸湖南衛視,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應。創新不是憑空捏造,而是緊密聯繫社會、植根生活,運用藝術的視知覺找尋問題、發現問題、探討問題,通感人間百態,釋放大眾情緒。在當下融媒體環境中,如何利用媒介優勢打造內容創新,《朋友請聽好》為業內提供了啟發。

註釋:

①[加]哈羅德·伊尼斯著,何道寬譯:《傳播的偏向》,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8頁。

②[德]甘諾特·波梅著,楊震譯:氣氛—作為一種新美學的核心概念,《藝術設計研究》,2014年第3期,第9頁。

③[瑞]榮格著,成窮、王作虹譯:《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49頁。

④[法]杜夫海納著,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頁。

⑤苗棣:《電視藝術哲學》,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5年版,第203頁。

⑥[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艷譯:《娛樂至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頁。


作者:余俊雯,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2019級博士生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