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路時代的書法問題探析
編者按: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近日發佈成果。
本屆優選匯以“中國網路文藝這十年”為主題,吸引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機構和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者積極參與,共有695個作品參評,其中長評335個、短評323個、微評37個。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輪專家匿名評審和網路票選,並報中國文聯批准,最終推選出優秀作品50個,其中長評33個、短評15個、微評2個,同時評選出3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每兩年舉辦一屆。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拓展了優選範圍,首次將500字以內和五分鐘以內的微評納入優選範圍,包括視頻評論、彈幕評論、留言評論等新型文藝評論。匯聚了組織力量,在往屆個人自薦的基礎上增設組織推薦,中國文聯繫統、中國評協系統、“中國文藝評論傳播聯盟”成員單位、中央與省級主流媒體等積極參與,較好地發揮了組織優勢。網路投票互動熱烈,中國文藝評論網開發推出了投票專頁,入圍終評的103個作品吸引廣大網友積極投票34萬,引發了一輪網路熱潮,充分體現了網路文藝評論的特點。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部分優秀評論作品,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網路時代的書法問題探析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入圍文章,刊發于《中國書法報》2020年第41期,由作者參選提供)
在今天這個網路時代,用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可以足不出戶而盡覽天下事,傳統的書法藝術活動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困惑。對這些新的問題保持清醒的認識,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和探索,形成書法發展活動的主流意識和自覺行為,才能保證書法這門古老的民族文化完成新的突圍。
網路時代書法遇到的問題
網路的發達壓縮了書法參與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的機會和空間。過去受技術條件所限,書法有極大的實用價值,其藝術力量借助它的實用功能,可隨時隨地表現出來。即便是在印刷品豐富的工業時代,書法的藝術價值依然和實用價值較為緊密地綁定在一起。而在今天,製作技術幾乎無所不能,而且傳播的速度、廣度和形式也不是過去所能想像的,因此書法從大眾視野逐步移向純藝術殿堂。
網路時代的技術創新使文字真正成為表意工具,簡化或異化了書寫的功能。鍵盤的使用從五筆字型、拼音輸入到語音輸入,寫字漸成童年往事,且不説毛筆書寫漸行漸遠,就連硬筆書寫的機會都在不斷減少。書法作為純粹的藝術愛好來追求,使得書法人才數量不斷減少,而且成長也更加艱難,純粹的藝術追求有時也難以適應大眾審美對書法和書法家挑剔的眼光。網媒時代的快速瀏覽式閱讀,使書法從公眾視野中趨於邊緣化。書法作品承載內容的功能也逐漸消退。
總體來看,網路時代的快生活使書法漸漸退居到慢生活的小眾圈層。網際網路對於傳播的有效拓廣,極大加速了作品的傳播速度,但創作的過程依然是緩慢的,積累的過程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工業時代的到來已經使生活節奏産生了極大的提升,使得人們的價值追求也逐漸向效率傾斜。而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的網路時代,則對書法固有的養成和表達模式有了更加重大的衝擊,因此書法本身在網路時代的困境也就是傳統與現代之間矛盾的代表之一。
網路時代書法問題歸因
其一,網路推動技術不斷更新,卻導致實用書寫進一步弱化和蛻變。近30年來,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到當今資訊時代,手寫作為文字表意輸出的一種主要手段,已經逐漸弱化,甚至已經不再是主要的文字輸出形態。此外,書法還必須借助毛筆這種特殊的工具。毛筆從産生到20世紀初的幾千年時間裏,始終是中國人書寫文字的主要工具,但是近一百年來,西學東漸,技術日新月異,實用的毛筆很快退居為書法的專用工具。這對於工作和記錄的效率是極大的提升,但對於書法藝術來説,習慣了粉筆、鉛筆、圓珠筆、鋼筆,再重新拿起毛筆完成執、使、轉、用的技術操作上的轉換,都需要新的適應過程。
其二,網路時代易使書法家重書法技藝而輕文化修養。網路時代是市場經濟推動和競爭加劇推動的必然結果,是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産物,隨著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極易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經營理念。而書法這種文化現象自古以來被稱為高雅藝術,是文人清修的項目之一,是上層社會推崇的業餘嗜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分支,“蓋技藝之細者耳”。王羲之曾説:“書者,玄妙之技也,自非達人君子,不可得而述之。”書法本身集中地反映著中國文化,與傳統文化中的哲學、宗教、文學、繪畫、音樂、政治和經濟都密不可分,也可以説書法藝術是多種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但是現在部分書家從事書法活動,不懂字法,任筆揮寫,爭名逐利。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破解網路時代書法問題的思考
網路時代的技術巨變帶來傳統生活方式和經濟模式丕變,但書法自有其規律,必須堅守書法本身的固有屬性和藝術規律,並借助網路的技術優勢,故我有以下四點拙見。
其一,網路時代必須堅守書法作為藝術的純粹性。書法在網路時代丟掉了實用性,反而強化了它的藝術性,所以它的藝術價值決定了它的存在價值,這是書法在網路時代的明顯特性。寫書法必須以藝術為目的,賞書法必須要有藝術的眼界。豐子愷曾明確指出,藝術的第一境是書法。而多數人往往只是從實用到實用,“步到坡上就止步”,而沒有攀到險峰看風景,原因就是缺少書法藝術的自覺,更缺少追步前賢、比肩古人、開一代書風的擔當精神。因而,書法雖以寫字開始,必以藝術為旨歸,作為習字的終極追求,而藝術是經過長期習練,從技術的熟練掌握,一步一步進入到一個新的境界。只有長期積累,熟而能生,才能不經意“引動天才,遂成名家”。
其二,網路時代更要強化漢字的重要性。網路愈發達,使用愈便捷,動手寫字的機會愈少,寫字的能力愈可能退化。因此,在網路時代,講好書法故事,寫好中國漢字,接續中華文明,是當代書法人的使命和擔當,是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書法使命感的具體實踐活動。
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給漢字的結構規律作了詳細的講解。他明確指出:“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闡明文字是前代經典的根本,是先王政治歷史的實錄,有了文字,啟後承前,傳流不息。《説文解字》對古文字構成規則作了概括和歸納,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是後來衍生發展的文字使用方式。《説文解字》是解讀甲骨、金文、簡牘文獻的基礎,書中大量的古代歷史典籍也是後來學者研究古典文化必讀的經典,傳承書法更是不能不懂中國文字的來龍去脈,不能不心存感恩和敬畏。
其三,網路時代更應注重書法學科構建,完善書法教育體系,培養骨幹隊伍。鋻於網路時代的社會細分和書法人才培養的艱難,必須在教育體系上做好工作。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的藝術學科根據西方的分類,大致設置了繪畫、雕塑、建築、工藝、音樂、文學、舞蹈、戲劇等幾個學科,而書法在西方本不存在,所以長時間談不上學科建設。中國自古書論典籍很多,書體、書家流派眾多,書法分明是有著自己獨立的藝術地位和理論體系的,但卻一直被漠視,直到近些年一些高校、院係開設書法係,以及個別中小學強化書法課,才有所改觀,但仍遠遠不足。綜合類的大學建設書法學院或藝術學院的書法專業,構建書法本科及研究生的系統學科,對有志於書法藝術追求的學生,從大學開展系統的理論探索學習,理解中國漢字的源流和演變發展,進而通曉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歷史進程和文化演進,十分重要和迫切。
其四,網路時代書法發展要給硬筆書法留出應有的空間。概括地説,寫出漢字的規範美、質感美、力感美,甚至誇張美,都應該稱之為書法。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地興起了硬筆書法展覽,成立了硬筆書法協會,但隨著電腦的普及和列印技術的革命,硬筆書法的傳播也明顯遇到困境。但是,漢字書寫一旦形成習慣,往往容易使人從重復書寫中找回記憶的快樂,列印的文字總不如書寫的信箋和紙條給人留下的感受深刻。所以,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從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再或者賦閒退休,如果記憶中有書寫的樂趣,那麼不管什麼時候能夠拿起筆寫寫字,總能從寫字中找回童年的記憶、往事的回味、書寫的快樂。因此,在學校、社區或文化廣場等不同的區域,開展硬筆書法教學和展賽活動,對於強化漢字書寫記憶,對於中華古典文化溫習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五,網路時代書法發展要善於借力,以“網際網路+”促進書法的流通、傳播、商業化,提升藝術産品的價值。一是可大量運用網路視頻,開展書法網路教學或書法學習交流,解決廣大群眾在書法學習中的困惑,也可以使更多的老百姓接受名師的指點。二是更好地發揮網路傳播的優勢,利用網頁、公眾號等傳播方式,建立網路書法展覽館,使書法展覽和欣賞成為常態,解決書法展覽的場館問題,同時還可以提升時效性,並讓大眾隨時隨地進行評論,使書法家更易於接收群眾的意見。三是利用網路挖掘書法的商業價值。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宣傳書法家,使優秀的書法家更容易走出閭巷,得到大眾的關注,獲得應有的商業價值,使書法更易成為安身立命的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在網路上為書法商品搭建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書法愛好者可以更容易地比選、購買自己喜愛的書法作品,利用良好的商業環境也可以反過來促進書法的良性發展。四是書法藝術可以為網路時代做出更多審美貢獻。網路時代很重要的傳播方式之一是視覺傳達,無論是手機、智慧電視還是戶外文宣等大小螢幕,都有著老百姓對審美的追求。書法藝術本來就應成為數位字體藝術的重要基石之一,也理應為網路時代的審美追求作出更大貢獻。可以通過設計具有中國獨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書法字體,為漢字網路應用構建一道絢麗的風景線,也為傳播中國文化開闢一條網路新通衢。
作者:徐果,中直機關副處長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