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中國的家兔從哪兒來?外源傳入的可能性更大

發佈時間:2023-01-29 08:48:42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作者: 劉可欣 | 責任編輯:秦金月

雖然已經知道目前最早的兔形玉器出現于新石器時代、最早的青銅兔尊出現于晉代,但是中國的兔子究竟從何而來?在近日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呂鵬告訴記者,目前,學界沒有統一的定論。

中國的家兔起源説法不一

在目前全國數百處出土動物遺存的遺址中,發現有兔子遺存的遺址有79處。從地域範圍來看,全國範圍大都分佈有出土兔類遺存的考古遺址。這些遺址東起山東,西至新疆和西藏,北起黑龍江,南到廣東,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長江流域。

“從時間跨度來看,這些遺址多為新石器時代,也有夏商週三代和漢代。”呂鵬説,關於世界範圍內的家兔起源,學界有著較為一致的看法,即家兔的祖先是穴兔,“從骨骼形態上看,家兔頭骨與穴兔極為相似;從基因學角度來講,穴兔和家兔具有遺傳聯繫性,而穴兔和野兔交配不能繁殖;從地理分佈情況而言,野生歐洲穴兔的最初分佈區在伊比利亞半島和法國南部地區,而家兔馴化最早起源於距今500年前的法國;從生態習性看,穴兔和家兔具有挖掘洞穴的習性。”

但是關於中國家兔的起源,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説法。“其觀點大體可分為本土馴化説、外來傳入説、本土馴化加外來傳入説等三類。”呂鵬説,我國的兔科動物基本上全為兔屬動物,另有罕見的粗毛兔屬動物,均為野生動物。我國沒有野生穴兔屬動物。

在三種不同的觀點中,呂鵬認為中國家兔以外源傳入的可能性更大。“家兔的野生祖先是穴兔,但是中國沒有任何穴兔遺存出土,可認為中國家兔是以外源傳入為主。”呂鵬解釋道,雖然中國明代以前的歷史文獻中有大量關於兔子的記載,考古也發現有兔籠、兔苑等約束兔子的設備和處所出現,但是兔子主要是狩獵娛樂的對象,人類對兔子的控制和利用非常寬鬆,因此可認為文獻所載的多為野兔。

“中國野兔不適合被馴化,它們在飼養條件下難以繁殖,膽小卻桀驁不馴。中國家兔品種多在明代引入,以歐源兔為主,也包括亞源兔,”呂鵬補充道,“當然,中國先民也馴化和飼養了喜馬拉雅兔等品種。”

我們現在常見的白兔,在歷史文獻中是作為瑞獸出現的,古人將其視為國泰民安、敬老長壽的象徵。“從動物學角度而言,此類白兔可能是得了白化病或者在特定季節換白毛的野兔,並非是馴化而成的家兔。”呂鵬説。

白兔被視為祥瑞之兆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兔與月相有關。”呂鵬説。屈原在《楚辭·天問篇》寫道:“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此時,兔子已經與月亮有了聯繫。西漢時,也已經有了月亮、兔子與蟾蜍結合的傳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是西漢文帝時期長沙國相、轪侯利蒼的家族墓地。一號墓的墓主為利蒼的妻子,其棺蓋上覆蓋著一件“T”型帛畫,畫幅左上方就有蟾蜍與兔拱圍著一彎新月的圖像。

除此之外,漢墓畫像石中也常出現月亮和兔子、蟾蜍的形象。在山東嘉祥宋山4號祠堂東壁的東漢畫像石中,出現了兩隻兔子搗藥的場景。隋唐以後,玉兔得以獨享月宮,成為月亮的代表。南北朝文學家庾信在《齊王進玉兔表》中有“以月中有兔,故雲月德”之句。此後,詩詞文章中將月與兔相連,最著名的當屬唐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提到民俗中的兔子,就不得不提到兔兒爺。兔兒爺是北方地區尤其是北京中秋時節流行的民俗風物,是家兔的神話形象。以往,每逢中秋節,北京城裏的百姓都會供奉兔兒爺,後來兔兒爺就演變成了孩子們的玩具。2014年,泥塑(北京兔兒爺)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呂鵬告訴記者,如今常見的白兔,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兆,用以歌頌君主勤政愛民。歷代史書中關於進獻白兔的記載不勝枚舉,例如《宋書·符瑞志》記載:“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獻白兔”“章帝元和中,白兔見郡國”等。同時,白兔也是長壽和敬老的象徵。《抱朴子·內篇》中曾經記載:“兔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宋書·符瑞志》也有這方面的描述:“白兔,王者敬耆老則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