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優選匯 | 從展覽到展演——科技藝術浪潮語境下美術展覽敘事方式的延伸

發佈時間:2023-01-20 09:59:20 | 來源:中國文藝評論網 | 作者:張秀慧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原標題:從展覽到展演——科技藝術浪潮語境下美術展覽敘事方式的延伸

編者按: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近日發佈成果。

本屆優選匯以“中國網路文藝這十年”為主題,吸引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機構和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者積極參與,共有695個作品參評,其中長評335個、短評323個、微評37個。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輪專家匿名評審和網路票選,並報中國文聯批准,最終推選出優秀作品50個,其中長評33個、短評15個、微評2個,同時評選出3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每兩年舉辦一屆。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拓展了優選範圍,首次將500字以內和五分鐘以內的微評納入優選範圍,包括視頻評論、彈幕評論、留言評論等新型文藝評論。匯聚了組織力量,在往屆個人自薦的基礎上增設組織推薦,中國文聯繫統、中國評協系統、“中國文藝評論傳播聯盟”成員單位、中央與省級主流媒體等積極參與,較好地發揮了組織優勢。網路投票互動熱烈,中國文藝評論網開發推出了投票專頁,入圍終評的103個作品吸引廣大網友積極投票34萬,引發了一輪網路熱潮,充分體現了網路文藝評論的特點。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部分優秀評論作品,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從展覽到展演——科技藝術浪潮語境下美術展覽敘事方式的延伸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入圍文章,由作者參選提供)

人類已經歷過四次重大技術革命,工業革命時代,蒸汽機和鐵路時代,電力、鋼鐵和重型機械製造時代,汽車和大規模生産時代。第五次技術革命以資訊通信技術為標誌,人工智慧(AI)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譚力勤在《奇點藝術:未來藝術在科技奇點衝擊下的蛻變》中表示,科技的“奇點時代”即將到來,科技藝術浪潮可能會如八五新潮美術那般給國內美術界帶來轉折性的變化。最近十年,中國藝術的創作、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如當下頻頻出鏡的人工智慧、元宇宙等,未來還會有可穿戴的智慧藝術,生態化建築藝術,智慧交互倣生藝術,以及能源食品智慧藝術等。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藝術形式的變遷,創作方式的改變和傳播途徑的豐富,催生跨學科、跨媒介的敘事延伸。

數字敦煌博物館截圖(作者供圖)

一,數字技術支撐下的微觀視覺敘事

美術作品屬於造型藝術,最初的展出方式一般是靜態放置原作或複製作品,現場要求恒溫恒濕、空間廣闊、光線穩定。近幾年,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為作品的展示方式提供了多種選擇,也為作品內容的深度解讀和跨媒介敘事做了很多成功嘗試。以近年來北京故宮數字化建設過程的幾次大型展覽為例,可管窺不同時代的變化。

在中國繪畫史上,出於造紙技術水準、古人坐臥空間和繪畫材料價值等多方因素的限制,明清之前的作品尺幅都不大。直至明清時期的坐臥器具變成高足,造紙技術水準獲得大幅改進,造出大幅宣紙,出現長鋒羊毫毛筆,繪畫史上才逐漸出現大尺幅的書法、繪畫作品。但是,繪畫史上有大量的經典中小尺幅作品,僅觀看原作,難以研究畫面細節。出於對作品的保護,現代人在博物館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更是作為文物的作品,只能在展櫃前遠觀。較早突破這種視覺限制的是《千里江山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展示。《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山水畫作品,儘管長約12米,但寬度僅有半米,後者成為觀眾體會細節的限制。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運用了當時的尖端科技PG燈,即高亮度投影燈,通過光學投影原理,採用高亮度光源,將畫面局部放大在長147米,寬22米的LED螢幕上,形成強大的視覺衝擊力,細節非常清晰,為作為文物的作品圖像提供了更高效、更精準的傳播方式。

實現從局部高清到整體高清的是在2010年6月,故宮博物院、微軟亞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學合作研發的“走進清明上河圖”沉浸式數字音畫展示,採用了超高清晰的數字影像,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千里江山圖》的局部展示更為全面,最大程度地再現了原作所有細節。同年,上海世博園中國館對《清明上河圖》更進一步,借助現代投影和三維動畫技術,畫面放大至長128米,高6.5米的螢幕,比原作放大了30倍,細節更為清晰,氣勢更為震撼。更為難得的在於,畫面衝破了美術門類的靜態局限,圖像中的人物、走獸、河流等物象都是動態的,虹橋下的河水托著船隻前行,路邊的人群熙熙攘攘,城外的牛羊慢慢悠悠,更具有電影藝術的時空感,給觀眾帶來新奇、震撼的藝術體驗。

這種高清數字圖像代替繪畫原作的傳播方式漸漸受到追捧,不僅在博物館能領略到,在一些高端消費場所也能感受。2019年,北京故宮舉辦了“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曾用55000組燈光把《清明上河圖》與《千里江山圖》投映在故宮屋脊供觀眾欣賞。2022年5月,廣西南寧的祖龍AC MALL科技藝術購物中心運用全息投影技術,把《清明上河圖》投影到長25.8,高3.5米巨幕。科技水準的進步讓古代經典作品突破尺幅限制,走出博物院,高清巨幅圖像成為大眾樂於接受的流行趨勢,也給觀眾和研究者帶來新體驗。

以上屬於科技藝術在公共空間的傳播,為了讓觀眾隨時隨地觀賞作品,藝術真正的走進私人生活,在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角色的今天,北京故宮的數字化建設還體現在對手機APP的開發上。

2013年5月,北京故宮首次嘗試開發手機APP,選取知名度較高的《十二美人》圖作為主要介紹對象。APP以藏品的高清圖像為基礎,以古樂作為背景,用戶可以用放大鏡效果查看圖像,結闔家具、陶瓷、宮廷生活、書畫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對繪畫本身的構圖、技法進行分析,幫助觀眾從專業角度欣賞。同樣類型的APP還有2015年上線的《韓熙載夜宴圖》、《故宮陶瓷館》、《清代皇帝服飾》等。《韓熙載夜宴圖》根據畫面內容,分為聽樂、觀舞、暫歇、清吹以及散宴五個段落,不僅有高清影像和細節放大,觸摸畫卷中的人物,她們即會奏起古樂,跳起舞蹈,還融入語音、文字以及視頻等媒體資訊,用專業的註釋介紹畫中的歷史故事和印章等,讓用戶擁有更直觀的視聽體驗。

2015年2月,《每日故宮》APP上線,同樣以故宮藏品的高清圖片為基礎,倣照日曆形式明天為用戶推薦一款藏品,解讀其工藝要點和背景故事。不同於前幾款專門介紹某一種類型、一種主題的APP,這是故宮開發的比較全面介紹藏品的一次,包含書畫、服飾、陶瓷、文玩器具等諸多藏品。同時,還可當做筆記使用,記錄和保存各種資訊,既有陶冶情操的精神價值,又有方便生活的實際意義。

梳理可見,依託圖像採集和資訊技術的進步,作為文物的原作的尺幅限制已被緩解,高清圖片已經成為美術作品圖像傳播的基礎。雖然這一階段的傳播和接受方式仍停留在圖像外部,通過文化背景、故事情節、背景音樂等幫助觀看、鑒賞高清圖像。正因此,才有了對圖像內部元素進行探索的可能,才會有當下流行的沉浸式敘事。

二,數字技術帶來沉浸式敘事的初探與流行

2010年6月,在故宮博物院、微軟亞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學合作研發的“走進清明上河圖”沉浸式數字音畫展示上,雖無《清明上河圖》原作,但有超高清晰的數字影像最大程度地再現原作所有細節。展示還根據畫卷情節安排了54個場景,模擬了700多段人物對話,結合場景聲效和優美的音樂,觀眾可通過人機交互方式在多點觸控的熒屏上進行點擊,不僅可觀賞畫面的任意細節,還能隨著畫面位置的變換和聲音的平滑過渡體會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身臨其境地感受八百多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

這是國內展覽較早運用沉浸敘事的案例,在突破傳統美術作品靜置展覽方式的前提下,突出了視覺和聽覺式沉浸。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較晚些的展覽不再局限于視覺和聽覺,而是結合與作品圖像有關的實物、人物形象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運用展演的方式對作品進行多維度的立體敘事,一場展覽可看作是對作品的一場演繹。

2016年,“文化國門名畫大觀——《韓熙載夜宴圖》數字藝術展”分別在廈門鼓浪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深圳雅昌藝術中心開展,與以往僅僅放大畫面細節的展覽方式相比,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展演。此次展演也是以高清數字圖像為主,突破點在於安排演職人員倣照畫中人物形象,在充滿江南詩意的白墻青瓦、流水廊亭中現場演繹畫中故事,有的于倣古屏風後,在坐榻上插花、品茶、燃香,有的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音古樂的節奏中翩翩起舞,營造出實景與畫境結合的古典意境,令觀者有更真實的沉浸感。此種方式有機整合了繪畫藝術、表演藝術,結合APP、直播等現代傳播優勢,實現了中國傳世經典畫作的多元、互動式推廣傳播。

現階段更進一步帶領觀眾體驗沉浸式敘事的是2022年1月在北京、重慶陸續上演的《畫遊千里江山—沉浸式光影展演》,重點突出“遊”和“沉浸”,是致敬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重要項目。本場展演1:1高清復刻《千里江山圖》長卷,將繪畫作品和舞蹈詩劇結合,採用多臺超清投影,融合VR、全息、升降等舞美技術,再造宋徽宗創辦畫學求賢若渴的文化環境。演出的前半場,演員身著宋人服裝演繹王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的過程,觀眾以畫師身份參與其中,猶如穿梭于宋朝街頭。後半場的人物則改為身著畫面中青綠色服裝,配合舞蹈演繹畫面故事。表演結束,現場還開設手繪空間,觀眾可以選擇《千里江山圖》的局部體驗王希孟的作畫過程。此次展演著力打造“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真實沉浸環境,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于一體的全方位立體體驗,創造性的演繹歷史。

以上沉浸式敘事的案例共同點在於用尖端科技再現作品原境,形成虛擬性真實。此外,沉浸式敘事的另一種探索是搭建真實布景。為了迎接2022年春節的到來,故宮博物院在西北角樓前搭起《千里江山圖》主題布景,以實物再造王希孟畫中的青綠山脈,再現起伏連綿之感,比2017年“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的巨幅平面背景更為立體,觀眾可穿梭其中,白雪覆蓋,更有江山的真實感和沉浸感。二者是實物和虛擬的對比,都需要尖端技術和良好的經濟水準支撐。

其實,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對古代經典繪畫作品的演繹有很多案例,例如央視《國家寶藏》第一季第一期和《國家寶藏·展演季》,演繹的國寶都是《千里江山圖》,2022年的央視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也源於《千里江山圖》,雖然演繹對像是畫作本身,但演繹方式仍是表演創作背景、創作過程,再造歷史,並通過專家講解介紹圖像。影視化的傳播方式為當下的美術展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助力。

當下人氣高的美術展覽不再是只對原作簡單的擺放式靜態展出,僅滿足視覺追求,而是追求創新性和出圈感,越來越注重對作品圖像的挖掘,探尋展示形式和內容的多種解讀方式,創新性越來越強。同時,不僅注重作品的外部觀看,逐漸進入作品內部空間的關照,突破傳統意義上的視覺限制,結合舞臺劇、舞蹈、音樂等相鄰藝術門類進行傳播,追求多種器官的共同刺激,注重沉浸感。沉浸式敘事經歷了一個“視覺-聽覺-觸覺-綜合”的發展過程,當下的美術展覽演化為展演,綜合性成為流行趨勢,豐富了美術作品以視覺為主的敘事方式,呈現出跨學科、跨媒介傳播,依稀可見近十年來美術作品展現方式的豐滿與立體。

三,沉浸式敘事浪潮下的數字化建設成為文博單位發展的必然之路

沉浸式展演的前提是數字技術的支撐,在科技融于藝術的探索道路上,北京故宮在全國一直處於前端,百年前就開始做清宮影像採集。2002年起,故宮建立數字化資産應用研究所,開始了三維數字化的應用建設,在博物館數字化探索的道路上走了20多年,探索出一條適合故宮博物院的三維數字化道路,數字化保護、數字化研究、數字化展示,集保護、研究、展示“三位一體”。在數字化展示方面,沉浸式展覽是一種趨勢,另一種流行趨勢是虛擬展廳和線上展覽。

2015年12月,北京故宮推出《故宮展覽》APP,這是一款虛擬展廳,整合了近幾年來推出的眾多精品展覽,用戶可以全天候訪問線上展廳,觀看展品圖文,查詢導覽地圖,以圖搜圖,進行展廳全景虛擬漫遊,開啟了虛擬現實VR模式,最大限度地為無法前來實地觀展的公眾提供了實景觀賞體驗,打造7×24小時永不落幕的故宮展覽。這開創了傳統展陳與數字媒體相結合的展覽新格局,突破實體邊界,讓接受群體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更為廣泛,全面提升博物館開放性及公眾服務水準,從“館舍天地”轉向“大千世界”。鋻於此,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來為虛擬展廳和線上展覽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契機。一時間,美術助力抗疫成為業界同仁的共同追求,虛擬展廳和線上展覽成為眾多博物館、美術館等專業機構流量加持的新籌碼。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對線上傳播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了數字化建設,敦煌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多家單位都致力於高清圖像的採集和數字化展覽的推介。出於保護、研究和傳播的要求,對於尚未開始數字化建設的文博單位,科技融于藝術的浪潮下,數字化建設會成為必然之路。當數字化和數字藝術展成為常態時,展現如何獨有特性,有效避免這一過程中的同質化問題又會成為新的挑戰。當下元宇宙稱得上科學技術炙手可熱的新風口,相信不久的某一天,元宇宙世界的博物館建設完備,也會成為各大博物館繼續面對的新話題,繼續改變圖像的敘事方式。對於研究者來講,虛擬技術、人工智慧、元宇宙等層出不窮的技術革新帶來的諸多突破,是科技藝術時代的優勢所在,但對原作的高度認知和研究始終是根本。


作者:張秀慧,江西畫院美術理論研究人員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