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媒體賦能與跨界創新——融媒體視域下的文學創意新局及路徑
編者按: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近日發佈成果。
本屆優選匯以“中國網路文藝這十年”為主題,吸引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機構和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者積極參與,共有695個作品參評,其中長評335個、短評323個、微評37個。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輪專家匿名評審和網路票選,並報中國文聯批准,最終推選出優秀作品50個,其中長評33個、短評15個、微評2個,同時評選出3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每兩年舉辦一屆。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拓展了優選範圍,首次將500字以內和五分鐘以內的微評納入優選範圍,包括視頻評論、彈幕評論、留言評論等新型文藝評論。匯聚了組織力量,在往屆個人自薦的基礎上增設組織推薦,中國文聯繫統、中國評協系統、“中國文藝評論傳播聯盟”成員單位、中央與省級主流媒體等積極參與,較好地發揮了組織優勢。網路投票互動熱烈,中國文藝評論網開發推出了投票專頁,入圍終評的103個作品吸引廣大網友積極投票34萬,引發了一輪網路熱潮,充分體現了網路文藝評論的特點。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部分優秀評論作品,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媒體賦能與跨界創新——融媒體視域下的文學創意新局及路徑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入圍文章,由作者參選提供)
引言
融媒體文學是以創新文學生産內容為內核,以文學多元生産和傳播媒體為載體,遵循跨媒體網路化、衍生性、可持續的生存方式,以文學消費和接受為旨歸的一個完整的鏈條型文學創意新形態1。融媒體文學創意産業可以説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産業,它不僅聚焦于文學自身的生産、出版、傳播與消費,而且可以借助融媒體的賦能、構型、協作和再生産,廣泛衍生到跨媒體文化創意産業——諸如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短視頻製作、演繹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所有文化上下游産業。
一、媒體賦能下的文學創意新局
現代融媒體為文學驅動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它以多元媒介的多層級跨界融合、整合發展的態勢,促動著未來文學衍生形態的發展新局。由於“融媒體實現了多媒體的有機整合。融媒體為文學創意提供了超越的可能,可以概括為“四個最全”2:即文學生存面最全;傳播技術手段最全;媒介生産載體最全;創意受眾面最全。融媒體這一新的技術環境昭示著文學創意新生態的生成。
(一)融媒跨界與藝術穿透。融媒體時代,影視和虛擬環境將嵌入的語詞和修辭術轉換為靈動的擬象和幻象空間,形成了融媒體的全新“語圖”時空。文學滲入媒體時空正如電視連續劇嵌入到人類日常生活一樣,讓“演繹過去和未來”穿透並融入進“當前日常事件的洪流”3,恰如中國詩學中所説的“秘響旁通”(文心雕龍·隱秀)。例如,馬伯庸的長篇小説《長安十二時辰》,在該書中每一章結尾,都嵌入了一張古長安地圖,引用“GPRS定位”的跨紙媒與數字界面方式,讓讀者領略到古都長安城裏一百零八房的精妙佈防和人物所處的空間位置,聚合了文學審美和智力探秘的創意元素,大大提升了閱讀的吸引力。由此,融媒體文學界面具有了新的呈現時空,也大為拓展了文學的創意生成地帶。
(二)協同創意與深度交往。在融媒體化的娛樂消費時尚中,文化産品生産者與消費者的彼此認同和協同創意,也在創造著新的文學空間。鮑曼認為,“(在網路媒體時代)由對身份認同關注産生的對美學共同體的需要,是娛樂産業特別受歡迎的放牧地。”4尤其在融媒體時代,過去被分割的時空由分離變為統一的網際聯合體,在這個融媒體構型中“電子技術的巨大能力創造了能為無數距離遙遠的作家和觀眾提供參與和關注焦點問題的機會和契機”5,創作主體和接受客體成為了網際間的協同合作關係。文學市場由過去單純的售賣精神産品轉變為新的文化認同和協作創意生産關係,創作者也積極接受和運用來自讀者的“聲音”,捕捉多元構型資訊,形成協同創作的創意觀念,這種文學結盟進一步印證了融媒體時代作家身份的轉型。
(三)跨界敘事與媒體嵌套。在媒體間高速傳輸的文學,真正吸引人的往往是由語言符號所搭建的創意故事,也就是我們所關注的情節敘事。這種敘事本身就具有穿透多元媒體的創意潛力。世界知名的非虛構敘事評論家傑克·哈特指出:“一個成功的故事敘述者應該充分了解故事的基本理論和框架。掌握了它們,你將在任何媒體中贏得廣泛而熱情的聽眾。”6發現故事內部結構中可能進行媒體交互的語言潛力——這正是現代很多流行媒體題材選擇所要面對和破解的難題。例如在懸疑、諜戰、穿越類題材作品中,那些扣人心弦之處、戲劇化的設計以及敘事視角的多重轉換,都可以導入多元媒介資訊,增添和嵌套多元創意設計,進而獲得故事的最佳講述方式。
融媒體賦能正在改變人類對於文學創意的固化思維,帶來了文學新的發展空間。跨界融媒體環境成為創作者面對的新常態。如何辨證地分析融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同時借力融媒體技術激發文學創意,成為創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二、文學跨界創意新勢力
融媒體語境下的文學創意是通過多元媒體界面交互,激發出的創新活力,往往借助多元媒體平臺嵌套來聚合創作者與用戶共同建構的創意新勢力。
(一)創意主體從個體走向融媒社群。融媒體激發出創意生産的社群化態勢,傳統的文學創作由一人完成的獨創模式也隨之被打破,越來越多的集體創作、團隊運營、融媒體製作集群成為創作主體。尤其是在火爆的網路文學市場,社群化創作成為創制融媒體文學大IP的先導性戰略部署7。享譽全球的美國愛荷華大學創意工作坊,在集體創意激活、靈感運作方面就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集體討論創作議題、多方位探討創意的生成、融合寫作,乃至文化創意産業的開發和推廣,很快得到了市場認可和實踐,各類文學創意工作坊和網路創意社群成為團隊開展文學創意生産的成功範例。
(二)媒體載體從程式迭代轉向融媒“套盒”。西方學者認為舊媒體不會消逝,在新舊迭代過程中,新媒體與舊媒體取長補短是一個“再媒介化的過程”8。在融媒體時代,單純的新興媒體也有其功能局限,需要與傳統媒體取長補短,進而打通多元媒體數據庫的內容通道,形成“套盒”式媒體整合。“單媒體的敘事在今日世界顯得愈加勢單力薄,難以為繼。跨媒體創意,成為新時代文化的發展核心”9,因此,形成多元媒體融合的套盒式內容創意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在網路時空中,“跨碼”邏輯和語言符號發展呈現出更為多元化、多向度的套盒式結構10,也深度影響著現代融媒體文學的敘事樣式和文本生態。
(三)文學顯象從虛擬倣真走向“高保真”。從媒體進化史角度來看,後生媒體顯然優於先生媒體,正如唱片留聲機被收錄音機所取代,後又被電視電腦取代,單向度的音視頻記錄逐漸被“可以高度還原”原聲的新媒體替代,在媒體迭代進化歷程中,不僅聲覺空間向視覺真實靠攏,擬聲向真聲還原,而且圖像也向自然回歸,黑白色被彩色取代,模擬信號被數字信號取代,彩色又被超高清、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所取代。由此可見,媒體再現文學的目標是朝向“逼真現實”進化,打造出可以無限貼近真實的媒介時空和逼真體驗界面。
總之,融媒體技術賦予了文學向多元媒體敞開的新生活力,不斷激發著文學創意作者的創造潛能,開拓著更為廣闊的文化創意時空。
三、融媒體文學創意路徑
文學創意就像“數位魔術”一樣創造著新的形式和意義。形式創意是創意産業的重要方向。文學創意非常重視充滿設計感的藝術型塑,從文學形式美來看,創意突破原有文學的表像、表意功能,擴大了“形”“音”“意”綜合的形式感和表現主題命意的導向性。
(一)媒體文化融合路徑。多元媒體文化有機融合,便於我們尋找到文學創意生産和傳送的多元機制。融合文化傾向於將單純的生産型轉向為多元參與型的創造合力。亨利·詹金斯指出,“融合代表著一種範式轉換——這種轉換表現在,以前是媒體獨有內容,現在是內容橫跨多媒體渠道流動”11。個人化媒體與大眾媒體的界限已不再分明,取而代之的是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文學産品。激勵創作者的動力一方面來源於創作個體,另一方面來源於客戶在融媒體端的多樣化定制需求,這兩個方面在融媒體通道可以得到更好的對接,激發出更為多樣的融媒體文學內容和創意樣式。融媒體的這種融合設計本身就是數位魔術的展示方式,希裏斯·米勒就曾指出“新的電腦媒介使文學與以前的文學完全不一樣了,從頭到腳完全不一樣。”12雖然這種網路神秘性只是直觀的感受,但在網路媒介中,生産、創作和傳播的文本,的確帶有了融通性的怪異甚至通靈的夢幻風格,正如如今網路文學中奇幻、修真類作品蓬勃興起,它們吸納了網路平臺平等交互、共同參與的遊戲化創作方式,並自發組成功建了創作與鑒賞的內部文化同盟——文學社群——文學創意共同體。
(二)綜合跨界演繹路徑。這是文學創意參與融媒體創作的關鍵路徑。跨界性創意可以激活文學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文學與美術創意、影視創意、舞蹈創意結合,可以産生更加積極的鏈鎖效應。如央視推出了一套文化綜藝節目《故事裏的中國》,其中有一期聚焦莫言和他的《紅高梁家族》,節目有機融合新聞訪談、戲曲、話劇、舞蹈和影視回放于一爐,不僅集結故事文本內容,而且全方位展現《紅高粱》誕生和改編的過程,全景展示影視劇創作的臺前幕後花絮,再現了舞臺劇裝臺設計和演員的個人參演體悟,通過戲曲片段《貓腔》展演與舞蹈揭示出動作內涵。將文學文本經過全媒體參與,打造成為融合視聽語言、參與性遊戲和學理性探究的綜合文學盛宴。同樣,文學作品的融媒體跨界宣發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2021年7月,作家劉震雲的新作《一日三秋》就採用了融媒“沉浸式”——讀者步入發佈會現場,即沉浸在了作品的視界之中,朗誦、舞蹈、微話劇等藝術形式將小説中的人物立體呈現在讀者面前,為新書亮相提供了“更具代入感、觀賞感的跨界演繹體驗”。
(三)跨界融合敘事路徑。在融媒體時代,跨界、穿越和融合成為在電腦演算法中易於實現的擬象,而深入到界限的邊界,突破轄域、進行解域正是敘事創意的緣起。僅就文學創意而言,“不受限”“破局”就是要打破舊有敘事規約、原有秩序,突破商業功利轄制,實現創作超越。如今網路超連結提供了各種可能,諸如超文本、超現實、超體等技術改造,正是對原有主體的超越性敘事引導。原主體成為新創意的宿主和起點,例如進行時空語境下的環境交互,便産生了穿越題材、仙幻輪迴、盜墓疑雲等類型。作家放棄創作獨斷,只作開篇引導,後續由網民接龍創作,便産生了受眾參與的接龍敘事小説;通過文字的數位(html)格式,連結到聲音、圖像或虛擬場景,可以實現文字的超連結和意義增殖;還可以通過故事文本的現代科技賦能,融合肉身與機甲戰士,創制出超體生化人科幻敘事13。
(四)增強創意黏性設計路徑。文學創意尤其需要“黏性設計”。從接受效果來看,一部有黏性的文學作品往往俱備奇特的構思、引人注目的視角、別出心裁的情節、生動可感的人物和細節,乃至耐人尋味的深度。為何有的作品能夠人盡皆知、耳熟能詳,而有的作品勞心廢神卻寂寂無聞?這主要在於創意的黏性不足。丹·希思認為創意黏性離不開四個方面:一是從貼近生活的簡單行動出發,這樣便於廣泛適應不同受眾的需求;二是運用鮮明生動、易於記憶的具體形象,充分實現絕對理念“感性顯現”14;三是能夠抓住情感要素,也就是要“接地氣”“走心”,觸發情感反射;四是要有極其意外的結果,達到出其不意的審美快感。
在融媒體視域下,文學創意展開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文學在融媒體參與的審美構型中可以實現更為多元的“修辭性”效果,獲得更具黏性的創意路徑。
結語
融媒體打開了文學跨界審美構型的新模式,無疑為文學創意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創意空間,跨媒介間的符號交互、空間融合、視界滲透、內容激活,造就了融媒體文學更為多樣的生産方式和傳播內容。強化多元媒體間的互通性、共通性,關注和激活創作主客體能動性,正在成為參與融媒體文學創意發展的新動向,順應融媒體發展的時代新局,正視文學創意背後的藝術規律,産出更為豐富的文學創意內容,也將成為未來融媒體文學創意産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面向創意發展的新局,文學的融媒體變遷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文學未來發展的信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文學性”依然在新媒體社會不可或缺,而且在未來層出不窮的文學創意避讓能讓融媒體時代的人們受益良多。
參考文獻
1.“文學創意,即運用創意思維,以多元和系統的方式從事文學活動與創作,實現對於文學意蘊及其作用的強化,增進其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田川流:《創意時代的文學創意》,《文藝報》2009年8月18日第3版。
2.溫懷疆等主編:《融媒體技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6頁。
3.麥克盧漢:《媒介論集:指向未來的麥克盧漢》,何道寬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第15頁。
4.[英]齊格蒙特·鮑曼:《共同體》,歐陽景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頁。
5.[英]齊格蒙特·鮑曼:《共同體》,歐陽景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頁。
6.傑克·哈特:《故事技巧——敘事性非虛構文學寫作指南》,葉青、曾軼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頁。
7.參見:紀敬:《晉江文學副總裁劉旭東:網路文學集體創作易形成大IP》,《千龍網》,2017年7月7日,https://cul.qq.com/a/20170801/041069.htm,2017年7月7日。
8.Jay David Botler and Richard Grusin,: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p.71.
9.淩逾:《跨界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317頁。
10.參見:[俄]列夫·馬諾維奇:《新媒體的語言》,車琳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4頁。
11.[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衝突地帶》,杜永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53頁。
12.[美]希利斯·米勒:《萌在他鄉:米勒中國演講集》,國榮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329頁。
13.高凱:《劉震雲新作<一日三秋>首發》,《中國新聞網》,2021年7月1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1/07-18/9522549.shtml,2021年7月18日。
14.[德]黑格爾:《美學》第1卷,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43頁。
作者:蘇喜慶,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副教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