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海清:每個角色來臨時,我都像個嬰兒

發佈時間:2022-04-14 08:02:28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劉瑋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熱播劇《心居》中再遇買房難題,透露理想生活的模樣;坦言表演中依然有困惑

海清:每個角色來臨時,我都像個嬰兒

一部《雙面膠》讓海清成了“媳婦代言人”,該劇導演正是滕華濤。

熱播劇《心居》中,海清再次演繹了“外地媳婦”的“買房難題”。在大熱話題劇《蝸居》播出十餘年之後,接演“馮曉琴”(《心居》中角色),海清也猶豫過,最終出於對導演滕華濤的信任和對劇本的喜愛,她接下了這個角色。海清説,自己蠻喜歡馮曉琴的,“她很適合那句臺詞‘打不死的小強’,很像女超人,也很煙火氣。”

儘管出道以來,塑造過眾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熒屏形象,是有口皆碑的“演技派”,但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海清卻坦言,“能把角色創作得足夠精彩”對她來説,還是一個難題。

初衷

因滕華濤和劇本,接下《心居》

海清出身崑曲世家,六歲學習舞蹈,七歲被選去當小演員。從那時起她就立志要當一名演員,之後她順利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2006年,海清出演了滕華濤執導的電視劇《雙面膠》,飾演精明能幹的女主角“胡麗娟”,從此成了“媳婦代言人”。《雙面膠》後,她又陸續接演了《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等作品,塑造過多個能幹、挑剔又強勢的“媳婦”角色。

對於《心居》,海清一開始沒那麼想接,在此之前,她和滕華濤導演合作了四部作品。滕華濤找到她時,她有顧慮,當年六六寫的《蝸居》,也是講買房子的事情,在“買房子”這一點上有點兒重復,雖然很多細節不一樣,但兩部作品都是外地女人到上海買房,在上海打拼,新鮮感沒那麼強。

海清説她不想演,滕華濤就和她聊劇本。最終她決定接演還是因為滕華濤和劇本,“這是滕華濤時隔多年殺回小熒屏的誠意作品,所以我很願意跟他再合作。”

海清回憶,在拍攝現場,如果拍完一條她覺得哪有問題,導演也會跑過來説有問題;如果她覺得這條肯定過了,導演基本就會喊過,兩個人合作的默契度很高。

角色

把馮曉琴演到觀眾預期之上,很難

《心居》中,馮曉琴是來自安徽的上海媳婦,“望夫成龍”“望子成龍”,將生活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家庭裏。在海清看來,演繹馮曉琴對自己的挑戰同樣在於——“重復性”,演這樣的角色對她的創作也會有一些疲勞,她會本能地希望不帶著疲勞感和對這類角色固有、腐朽的經驗去創作,“這樣的角色我能演,但是能不能演出驚艷的感覺,是我最大的障礙。”在別人看來,馮曉琴屬於海清的“舒適圈”,然而,這也是“困難模式”,換別人演,觀眾預期可能沒那麼高,“我要演到觀眾預期之上,很難。”

海清對馮曉琴的理解是,“我憑本事吃飯,不偷不搶,該我的就是我的,不該我的我也不要。”當經歷過生活挫折後,馮曉琴給出了很好的答案,她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至於馮曉琴身上精明、算計的小毛病,也是原生家庭帶給她的知識面、認知的現狀所造成的,“但後期她的轉變很明顯,要給予她正面的評價。”

海清説,年輕總是伴隨著打拼,有的人用自己的學歷打拼,有的人用自己的家庭關係打拼,有的人用自己的能力打拼,馮曉琴沒有高學歷,當時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們,初中都沒讀,“但她是個很有腦子的人,希望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這些算計其實在我看來,都能理解。”

劇中,馮曉琴老公意外去世後,馮曉琴和大姑姐顧清俞(童瑤飾)吵架的一場戲意外“出圈”。

在海清看來,馮曉琴和顧清俞代表著不同家庭背景的人,邊界感極強,所以倆人之間隱隱約約的敵對,和她們的生長環境有很大關係。顧清俞是上海本地人,擔心被算計和侵佔,馮曉琴希望在上海佔據一席之地,她們天然會有一些敵對的矛盾。“再加上馮曉琴的老公死了,更把這種關係推到了頂點,所以這種矛盾的設置具有先天對立性。”

表演

吃得最香的一頓,是外賣員的盒飯

馮曉琴在經歷丈夫意外去世後,經歷過絕望,但又重新站了起來,找到體現自身價值的事業。為了生計,她除了照顧孩子和家人,還要咬著牙送外賣。“馮曉琴送外賣間隙,邊扒飯邊喝水邊求教同行怎麼搶單”的一幕在社交媒體上刷屏,不少人感嘆,海清演得太接地氣。海清特別喜歡馮曉琴送外賣的戲,為此她觀察了很多外賣員,“你會發現外賣員跑步是很難看的,因為他們很多時候送的是湯,怕灑了顧客給差評,又怕跑慢了趕不及時間被扣錢。”外賣員拿東西的姿勢,跑步的姿勢,都是海清要學習的,她很喜歡這樣的角色,“比在辦公室裏的那些角色更吸引我。”

劇中,一場馮曉琴送外賣的戲,正好趕上下雨,海清也是一天奔波拍攝,餓得前心貼後背,正好劇組裏給她準備了馮曉琴的盒飯,“那是我吃過的在這個組裏最香的一頓盒飯,真的好香啊,就是一份豆角和番茄,素的,但我把那一盒外賣都吃完了。導演喊停,我還在吃。”海清感嘆著,那個時候就覺得,能吃到這樣一頓飯,人生足矣。

房子

只有心安下來,房子才能算是家

《心居》的前幾集,一直住在公公家大房子裏的馮曉琴鬧著讓老公借錢買房,由此引發了馮曉琴與大姑姐、公公一家的矛盾。“誰不為自己的生活算計呢?”海清站在馮曉琴的角度,能理解她希望在上海有個立足之地的心情。

生活中的海清,到北京工作的前20年也沒買房子,周圍無數人勸她。“我覺得這無可厚非,都是正常行為。馮曉琴也是小城市出來的,格外希望能夠離開舊的環境,讓弟弟妹妹孩子都有出息,她有一種長姐如母的風範。”

海清説,她現在幫很多年輕人介紹對象,大部分人都會問到對方學歷和老家,第三個問題就是在哪有房,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我們好像下意識地認為有了房子才有家,像我這種生了孩子還沒買房子的,算少的,都是另類。”海清坦言,她在孩子兩三歲時才買房,而且還是她媽媽讓買的,“我媽説,你要買房子,不買房子將來你孩子住哪兒?我説,住租來的房子。我媽説,那不行,她不同意。要按我的想法,以後開個房車,帶著孩子,在哪兒拍戲就住在哪兒,這才是我的理想生活。”

在海清看來,房子重要,但也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到底把家安在何處,有的時候就算有了家,心不安,這個家也不是家,“我覺得你要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找到自己的價值。馮曉琴恰恰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丟掉了自我。”

成長

沒了主角光環的媳婦,更抓人

從當年引發社會話題的電視劇《蝸居》,到《媳婦的美好時代》《小別離》《小歡喜》等家庭劇的熱播,“國民媳婦”的稱呼始終伴隨著海清。她坦言,對於這個稱呼,最初很開心,覺得好時髦,後來覺得它並不能代表自己,“再之後,我也就覺得無所謂了,拍自己想要拍的作品就好了。”

雖然海清出演過很多廣義上的生活家庭劇,但每部劇側重點都不同:《媳婦的美好時代》聚焦的是婆媳的關係;《小別離》《小歡喜》聚焦于和孩子、老公之間的關係;《心居》劇情設置的則是海清以前沒碰到過的,姑嫂之間的矛盾衝突,很多時候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戲劇張力非常強。拍攝時,海清也為馮曉琴的臺詞做了一些調整,讓一個外地女人講話時多了一些上海腔調,“因為她潛意識裏想融入上海,就像有些人很怕自己被別人看不起,覺得自己不是上海人,會刻意迎合這個城市和迎合這個城市的人。”海清覺得,馮曉琴多少也會有一點兒這種感覺。

相較於以往的媳婦角色,海清認為馮曉琴反而沒有主角光環,“老公死了、房子買不起、孩子要上學、家裏還一堆事情……沒有那些榮耀、奇跡,就是實打實地把你摔到泥土裏。”這樣的角色更吸引她,演起來層次感會更強,“真的需要演員一場戲一場戲去拼下來,讓觀眾相信,馮曉琴就是這樣一步步往上走,而不是先天的劇本架構。”

拍《心居》期間,海清還給馮曉琴編了一段繞密碼,“大菜場、小菜場、菜市場、廣場。”她感嘆這些場景都“好舒服”,“我一到菜場就滿載而歸,那裏的生活氣息太濃烈了,讓你心生歡喜。”

自己

每次突破,都不是為證明什麼

海清當年拍《蝸居》時,覺得生活中很少有人是海藻,但大部分人是海萍,她也比較鍾情于這類角色:人物性格是多面的,有自私、有陽光、有犯錯。

如今,海清又覺得很多人都是馮曉琴。身為南京人,海清到北京也希望可以在這裡立足,有所發展。她並不覺得馮曉琴卑微,也不覺得要低著頭去看她。甚至有的時候她會想,如果自己是馮曉琴,在經歷人生的低谷後能翻身嗎?能像她一樣,到最後風生水起嗎?海清説,她很尊敬也很敬佩這樣努力生活、好好生活的人,“我覺得馮曉琴是值得尊敬的。”

出道多年,海清的演技一直受到業內認可,觀眾緣也好。實際上,除了各種類型的“媳婦”角色,海清這些年也演繹過很多不同的人物,2010年電影《趙氏孤兒》中嘗試古裝,2013年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的“白髮女”,2017年電視劇《深夜食堂》中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2018年電影《紅海行動》中的戰地女記者,海清一直在試圖突破自我。

“年齡大了有時會覺得,不經歷這麼多山,不蹚過這麼多水,不會有那麼豐富的情感。”她説,倒不是想要證明自己什麼,只是好奇表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我的困惑在於,有些時候並不能很好地駕馭角色,有些經驗也沒法借鑒。每一個角色來臨時,還是像小嬰兒一樣,要把它一點點撫養成人,所以‘每次都能把角色創作得很精彩’,對我來説還是一個難題。”

採訪中,海清也不可避免地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她拍戲的頻率一直不太高,也同樣要面臨著家庭、孩子的考量。被問及有何經驗可以分享?她説,“努力處理好吧。”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