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枚《盪鞦千》
故宮清明壁紙
清禹之鼎《遊園踏青圖》
敦煌清明壁紙局部
在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最為特殊:它既是節氣也是節日,自古就被賦予了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內涵。
清明呈現出暮春時節的氣候與風景。正因為暮春的美含蓄、清妍,清明之情熾烈且多元,由此所催生的文藝作品不僅數量眾多,且別具詩情畫意和人生至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提及“清明”,人們每每會聯想到杜牧的這兩句詩。在看似極盡白描的筆法中,紛紛細雨的時令特徵與斷魂心境相映照,構成情景交融的“傷春”意境。這一天在詩情畫意中,似乎別有濃郁的人情味。的確,在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最為特殊:它既是節氣也是節日,自古就被賦予了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內涵。
從唐宋以降,“寒食”和“上巳”兩個節日與清明節氣逐漸開始融合。此時天地明凈、暖風和煦、山青水綠、煙雨如織
其實,“清明”最初只具有節氣的含義,反映的是日月運作位置與天氣、動植物生長的關係。它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第五,當太陽黃經達15°時,便是清明的交節點。早在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就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三統歷》則解釋了“清明”二字的來歷:“清明者,謂物生清凈明潔”。在這個時令,大江南北寒意盡褪、雨水增多,適宜於高粱、玉米、棉花等各種農作物的萌芽和生長,所以很多地區都呈現春耕大忙的景象。在民間,不少農諺就規定了此時耕種、養殖的具體內容:“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麥子躥三節”“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明前茶,兩片芽”“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而真正列入節日範疇的則是另外兩個日子:“寒食”和“上巳”,它們各自承載著不同的主旨、民俗。
寒食節,又稱禁煙節、冷節,一般定於清明前的一到二天。它源自一段悲傷的歷史故事:晉文公誤將介子推母子焚死於綿山,於是下令在子推的忌日,家家禁火,只吃寒食,寄託哀思。這個節日由祭奠忠臣而起,兼具歌頌孝子之意。忠孝雙全的內涵使之逐漸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日,也是古代朝廷准許官員放假的主要原因。唐代曾明文規定:“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但禁止上墳以後的娛樂活動:“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槚,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唐會要》)。宋代的《文昌雜錄》也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可見,清明放假著實是佔了寒食的光。這一天因不生火而寒,思故人成哀,還時常讓人産生貧窮困窘、有志難酬一類的聯想。孟雲卿的《寒食》就是這種心境的流露:“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李清照更是把寒食節黯然神傷的冷色調渲染得淋漓盡致:“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念奴嬌·春情》) 。
上巳節,也叫重三或女兒節,定於農曆的三月初三。與寒食“死亡”“悼念”的主題相反,這一天包涵著去祟、歡愛和孕育的勃勃生機,甚至被視作中國最早的情人節。在上古時期,上巳就有“祓除釁浴”的習俗:人們將柳枝或花瓣上的露水灑在身上,或者直接到河畔沐浴,借此期盼除病去邪、消災免難。而且宋代張君房的《雲笈七簽》曾記載:“每歲三月三日,蠶市之辰,遠近之人,祈乞嗣息”,洗凈污穢其實又是孕育新生前的準備,所以古代給未出閣的姑娘舉辦成人禮也大多定於此日。所謂“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麗人行》),由於正值桃紅柳綠的陽春三月,眾人集聚于溪邊池畔。這自然能為青年男女的相識、定情創造良機,也逐漸衍生出踏春郊遊、野餐酒會,以及插柳、撲蝶、放風箏、盪鞦千、踢蹴鞠等節令活動。在白居易的筆下,上巳節就極盡觥籌交錯、鶯歌燕舞的歡悅:“賜歡仍許醉,此會興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花低羞艷妓,鶯散讓清歌。共道昇平樂,元和勝永和。”(《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明代的陳迪祥更是將終成眷屬的良緣寄託於此:“芳辰娛褉事,蘭氣見同心。共約乘槎去,天香若可尋。”(《上巳泛江采蘭》)因此,這個節日儼然一派歡愉甜美的暖色調。
寒食、上巳與清明的時間鄰近,某些年份甚至還有重合的可能。加上,掃墓祭祖、遊春踏青與水邊沐浴均屬戶外活動,彼此並不構成矛盾。因此從唐朝以降,兩個節日與一個節氣就逐漸開始融合。它們的習俗和活動並行不悖、歷代相承,進而構成了一個雜糅式的重要節日。北宋時的清明顯然已是多重不同的面貌:“士庶闐塞諸門,紙馬鋪皆于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各攜棗錮、炊餅,黃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芻,謂之‘門外土儀’。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族頂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由於文化、民俗與時令的多元性,清明節也就有了同中存異、見仁見智的複雜情境。其中較為一致的是暮春時節的氣候與風景,因為節氣本就是對自然節律變化的精準反映。蘇東坡曾讚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南歌子·晚春》)林徽因也把最美好的情感比作“人間四月天”。此時天地明凈、暖風和煦、山青水綠、煙雨如織,自是賞心悅目的天然畫卷。而且較之於驚蟄和春分的繁花似錦、姹紫嫣紅,清明的濛濛細雨、落英繽紛,讓春意減了些輕狂、華麗,多了點成熟與頹然。然而,這種別樣的美所勾起的心境卻每每大相徑庭:失意人倍感惆悵;多情郎尤戀桃花;窈窕女對鏡自憐;垂老者追憶芳華;賢孝子眷念雙親;亡國臣懷古淚灑。這其中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盡顯人世百態與浮生如夢。
遊春、踏青本是清明的重要習俗,描繪此時風景的經典畫作不在少數;也有畫家直接將清明節的特色活動入畫,構成別樣意韻
正因為暮春的美含蓄、清妍,清明之情熾烈且多元,由此所催生的文藝作品不僅數量眾多,且別具詩情畫意和人生至境。在中國古代的繪畫作品中,春景、春意是十分常見的主題。現存最古老的山水畫即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在以後歷代的經典畫作中,春天的美被描繪得尤為生動。僅以遊春為題的古畫就有: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趙喦的《八達遊春圖》、馬遠的《山徑春行圖》、胡廷暉的《春山泛舟圖》、王振鵬的《馭馬踏青圖》、仇英的《春遊晚歸圖》、周臣的《春山遊騎圖》、戴進的《春酣圖》等。它們雖多不註明具體的時日,但遊春、踏青本就是清明的重要習俗,描繪此時風景者自不在少數。
另外,有些畫家還直接將清明節的特色活動入畫,從而構成另一種妙趣橫生的意韻。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唐代的《祭掃》《內宴冷餐》、宋代的《擔酒上墳》、元代胡廷暉的《宋太祖蹴鞠圖》、清代冷枚的《盪鞦千》、陳枚的《月曼清遊圖·楊柳蕩千》、近代齊白石的《山水春瑦紙鳶圖》等。這些作品不僅以春色為景,還細緻描摹了具體情境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極具聲情並茂、躍然紙上的靈動感。至於久負盛名的《清明上河圖》是否表現清明節前後的汴梁,學術界尚存爭議。然而,畫中轎上插柳、祭品售賣、王家紙馬等細節與當令民俗毫不衝突,甚至與宋代《東京夢華錄·清明節》的描寫十分吻合。可見,對於歷代畫家而言,清明尤具魅力:它是良辰美景,也是生動民風,更是借景抒情的窗口。
歷代詩詞中,出現“寒食”“清明”字樣的有800余首,遠多於其他節氣;當這些美文佳句訴諸於筆墨,在紙上呈現另一種情與形的融合
與具象的畫圖相比,用文辭所描摹的節令往往更為主觀和空靈。在歷代詩詞中,出現“寒食”“清明”字樣的就有800余首,遠多於其他的節氣。這其中描寫春景的佳句自不勝枚舉:“梁燕語多驚曉睡,銀屏一半堆香被”“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由家國情懷所催生的感慨則更為激昂:“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由於寒食、上巳一悲一喜、生死關聯,此時文人對生命和價值的拷問也變得格外透徹:“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共君且飲酒一斗,處世不必歌七哀。孫劉事業果何在,百年斷石生莓苔”。所謂字由心生、文如其人,正因為清明能勾起各種不同的思緒,這個日子也就顯得格外具有詩意。
當這些美文佳句訴諸於筆墨,在紙上所呈現的是另一種情與形的融合。在中國的書法藝術中,因清明而成就的經典同樣不在少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古代十大行書中的“狀元”和“探花”。它們都寫于暮春時候,且與清明的習俗、心境直接關聯。《蘭亭集序》被歷代書家所推崇,有“書聖神品”之美譽,僅後世名家的摹本就不下幾十種。其原文記載:“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暢敘幽情。”書寫此序本就緣于上巳節臨水宴飲的風俗。王羲之不僅記錄了他與好友在溪邊飲酒、賦詩的情境,也因熏熏欲醉成就了渾然天成之絕筆。據説當雅集告終、酒醒之後,作者曾多次重書此帖,神采卻總不及即興而成的原作。這幅行書被唐太宗譽為“盡善盡美”,實則多處塗改、貌似草稿,但情景交融、興致滿滿、有感而發,讓單純的書寫技巧變為了心聲的自然流露。文采與筆墨一體,當下歡愉和人生感悟相照應,自有一派天真爛漫與神采飛揚。
同為中國行書的巔峰之作,《寒食帖》所呈現的是清明另一種生命體驗。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屈含冤、九死一生,後又被貶黃州、貧困潦倒。恰逢寒食節,看到淫雨霏霏、海棠凋零、烏鴉銜紙的淒涼情景,作者惆悵、孤獨之感倍增,遂賦詩二首。由於書寫時內心跌宕、情緒高漲,這幅書法盡顯筆法自然、酣暢淋漓之美。尤其寫到“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時,蘇東坡的運筆一改最初的內斂、持重,變得豪邁而天真。濃墨重按似欲將筆根壓折,字跡歪斜又像悲憤不能自已。這種貌似出格的隨性揮灑,寫出了劫後余生、報國無門、盡孝不能的真實心境。因此,乾隆在跋文中讚曰:“傾倒已極。所謂無意於佳乃佳者。”黃庭堅甚至認為:“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可見,因寒食而起的特殊心境和筆意同樣難以複製。此外,與清明相關的書法佳作還有:黃庭堅的《花氣薰人帖》、米芾行草書《樂兄帖》、唐寅行書《落花詩冊》、毛澤東書杜牧詩《清明》等。
許多經典文本中的清明節令習俗蘊含的傳統文化具有較高文學價值;清明劇目則不僅反映民間樸素的倫理和願望,也契合生死相依、喜憂參半的節令特徵
清明還為許多古典小説、戲曲提供了情境。在這一天,人們大多外出活動,湘西等地還有專為未婚青年舉辦的對歌集會(挑蔥會)。因此,才子佳人自然更多偶遇的機會,隨後的愛恨情仇就此能夠拉開序幕。諸如:《逞風流王煥百花亭》《人面桃花》《風箏誤》《白蛇傳》等愛情故事均由清明而起。在《聊齋志異》《三言兩拍》等誌怪小説中,此類創作手法則更為普遍。《神女》《青鳳》《海大魚》《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等二十余篇,都用上墳來渲染氣氛,展開人妖殊途。有時,這一天的習俗還被作者用來突顯人物性格或家族的盛衰。《紅樓夢》借藕官燒紙,所寫的是賈寶玉的離經叛道、體恤下人。元雜劇《殺狗勸夫》僅以墳前作樂一事,就把孫榮的放浪形骸表現得淋漓盡致。《金瓶梅》用兩次祭掃墳塋的不同排場,來反襯西門家的昔盛今衰。在這些經典文本中,節令習俗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同樣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由於清明是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三月三又值軒轅皇帝的生日,在山東、湖北、浙江等地還有演祭祖戲、菩薩戲的習俗。這些演出大多由家族集資,族人共賞,借此表達對後代子孫高中、升遷、榮歸的企盼。因此,民間的清明戲並不都是死亡、哀怨的題旨,相反時常蘊含枯木逢春、否極泰來等吉祥的寓意。例如:《打侄上墳》(又名《狀元譜》)中的陳大官本是個吃喝嫖賭的敗家子,但主動給父母上墳即説明他良心未泯,所以最終浪子回頭、高中狀元。《小上墳》(又名《醜榮歸》)表面上體現小寡婦祭夫的悲慼,實則還是陞官榮歸、夫妻團圓的情節。這些劇目不僅反映了民間樸素的倫理和願望,也契合清明生死相依、喜憂參半的節令特徵。
一年一清明,節令的含義約定俗成、代代延續,但這一天的心境、意蘊和格調更多緣于每個人自身。黃庭堅有詩云:“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清明》)正是形形色色的人生體驗,賦予清明極為豐富的內涵,也孕育了大量優秀的文藝作品。
(作者為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