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要聞推薦

對已出現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如何進行干預? 專家解讀

發佈時間:2024-12-26 14:37:3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田柳

如何對已出現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進行干預?北京安定醫院專家解讀

“兒童青少年處在心理健康的快速發展期,生理因素、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等都會對其生長髮展帶來影響。”

12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鄭毅介紹了兒童青少年心理髮展的影響因素。

鄭毅表示,概括起來分內因和外因,內部因素主要是遺傳因素,但是很多心理健康問題受環境因素等多方面影響,如社會認知等。比如到青春期,孩子的認知可能變得容易偏激,容易情緒化,做事情、看問題容易絕對化,這都是心理認知方面發展的過程。“這時候如果我們不理解孩子,我們就會採取錯誤的干預方法,導致他的情緒沒有合理出口,可能出現很強的心理反應。”

外部因素主要是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其中家庭因素方面,家長放縱、忽視、溺愛等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髮展,容易産生心理問題。學校的學習壓力也是一方面,如果過分強調以分數定勝負,這樣會導致孩子出現極端的心理反應。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在學校中的人際交往能力,因為孩子在學校不單純學習知識,同時也是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整個心理髮展過程出現偏差。

另外,社會環境因素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比如網路,孩子是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個體,對外部網路資訊和網路遊戲的調節和抵禦能力比較弱,容易沉迷網路,有時候網路上出現的一些不良資訊也可能對孩子産生影響。

對於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應當如何進行干預和治療?鄭毅認為,前端預防很重要。“我們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要給孩子一個情緒出口,這樣可以控制和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對於存在輕微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主要是家庭和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家長、老師的疏導、關心,很多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對於出現某些症狀但還達不到疾病診斷標準的兒童青少年,可以採取心理諮詢、心理輔導等手段減少疾病發生,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對於已經達到診斷標準的兒童青少年,要根據不同的疾病症狀特徵來規範治療。目前主要的干預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大類,其中藥物治療對某些疾病是非常必要的。兒童發展變化較快,如果及時治療的話,很多孩子的恢復都非常好、非常快。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有非藥物治療,包括個體心理治療、家庭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另外,健康的飲食和運動都可以在兒童治療中發揮作用。

“我們要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療是綜合性的,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過程,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家庭都需要積極配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度,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支援環境,幫助孩子早日康復。”鄭毅稱。(海報新聞記者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