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實驗 |“老鼠樂園”的警示:上網成癮,不能全怪孩子
發佈時間:2024-11-22 08:4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師維電子遊戲、短視頻、網路直播……孩子面臨的網上誘惑越來越多,有些孩子甚至因上癮影響到了身心健康。孩子為什麼會上癮?真的是因為自控力差嗎?
文 |師維
1970年,為了深度探究成癮行為,加拿大心理學教授布魯斯·K·亞歷山大(Bruce K.Alexander)精心設計了“老鼠樂園”實驗。
★實驗內容
亞歷山大觀察到,實驗室裏的老鼠會對藥物成癮,於是提出了一個猜測:實驗室狹窄且冰冷的環境或許才是導致老鼠成癮的根本原因。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他精心設計了兩种老鼠的居住環境。一種是狹小的普通籠子,裏面空空如也,即使只放入6隻老鼠,也變得擁擠不堪;另一種則是“老鼠樂園”,有充足的食物、玩具,可以供16隻老鼠自由活動。亞歷山大同時為兩組老鼠提供了摻入嗎啡的糖水和普通的自來水,研究環境對於老鼠藥物成癮是否有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擁擠籠子中的老鼠會過量飲用嗎啡水,而“老鼠樂園”裏的老鼠即便偶爾飲用嗎啡水,也更傾向選擇自來水。亞歷山大還發現,把那些被喂食嗎啡且被確認成癮的老鼠放入“老鼠樂園”後,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也會選擇自來水。
★分析與對策
亞歷山大的實驗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啟示:環境對於個體的行為和選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老鼠們固然喜歡帶甜味的水,但更熱衷於精神飽滿地與同伴嬉戲玩耍。由此可見,在刺激充足、滿足需求的環境中,精神因素對物質成癮的影響遠比毒品本身的影響更重要。
心理學理論也可以闡釋這一現象。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類不僅有飲食、睡眠等生理需求,還有諸如安全、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更為複雜的心理需求。20世紀參與成癮實驗的老鼠,經歷了被剃光毛髮和插入導管等一系列殘酷的對待。它們除了吸食毒品來逃避痛苦,似乎沒有別的選擇。而“老鼠樂園”的環境滿足了老鼠的社交、娛樂等需求,使它們不再依賴嗎啡這種僅能滿足低層次需求的物質。
荷蘭社會心理學家皮特·寇恩也認為,人類的最基本需求是“聯結”。當感到壓力卻無法與人建立真正的“聯結”時,為了緩解壓力,人可能會需要與某物進行“聯結”,如毒品、香煙、賭博等。僅僅關注特定的成癮事物而忽視成癮者的心理需求,只是治標,而非治本。真正導致成癮的可能是現實中的壓力,以及心理需求未得到滿足。
談到物質成癮,大部分人認為是由於成癮者自控力差導致的。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有家長花費大量金錢把孩子送去網戒中心,孩子也許暫時會妥協、改正,但也失去了生存能力和生活動力。倘若家庭環境沒有改善,很可能會重蹈覆轍,甚至造成悲劇。
其實,電子遊戲等所構建的虛擬環境,目的就是滿足用戶無聊、解壓和社交的需求。很多缺少社會連結的人,正是在遊戲中獲得了成就感和自我認同,以逃避現實的壓力。
父母應該如何看待孩子已經出現的上癮行為呢?家長首先要保持鎮定,切勿過度焦慮和指責。從孩子的視角看,家庭矛盾和學業競爭等都會給他們帶來沮喪和壓力。家長可以嘗試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和他們一起看電影、玩遊戲;與孩子建立豐富的現實聯結,比如一起去徒步露營、參觀展覽、手工繪畫等。
溫暖的家庭才是安全的港灣。不是孩子缺乏自控力,而是缺少一個能讓他們掌控自我的環境。只有在溫馨、包容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才能夠自覺抵制誘惑,掌握幸福的航舵。(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2024年度中國船員心理健康報告:4.9%的船員存在心理風險2024-11-27
心理百科|遭遇破窗效應 修補好這扇窗才有性價比2024-11-27
公開課 | 高效育兒思維:父母的自我成長和改變2024-11-27
“數字囤積症”引發熱議:勿做“數字倉鼠”越囤越焦慮2024-11-26
健康中國傳播大會聚焦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將組建國家級科普專家庫2024-11-26
國內外知名心理學家相聚山師大 最新研究直擊兒童青少年發展痛點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