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版MBTI測試準不準? 別讓“人格標簽”左右你的人生
發佈時間:2024-12-10 15:53:3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涵盤點時下青年群體的“社交貨幣”,MBTI測試絕對是一大關鍵詞。
在網路上,有關人格測試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相關的“梗圖”、短視頻、網劇等表現方式層出不窮。
MBTI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必備談資之一,無論是打開話題、關係破冰,還是職場合作,都免不了探一下對方的MBTI是什麼。
就在最近,2025年的新版MBTI測試題發佈了,引起不小的討論。
不少人在嘗試新版測試題後得到了和之前並不一致的結果,那麼新版、舊版哪個更準確,該信哪一個?一個人真的要靠不停地測試才能更新對自我的了解和認識嗎?
認同MBTI的人很多,但對此有所保留的人也不少。這或許就是“社交貨幣”的特性,可以流通、交換、使用,卻無法成為衡量人格價值的尺規。
換言之,一個人所具備的人格遠非簡單的4個字母能涵蓋。那些試圖以此進行自我剖白和判定他人的人,不該忽略這樣一個事實——MBTI對現實的解釋力有限,由它衍生而來的交往體驗有時也很虛無。
MBTI測試不可盲目對號入座
MBTI測試全稱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即邁爾斯-布理格斯類型指標,係美國作家邁爾斯及其母親布理格斯提出的性格測量表。其理論師承美國心理學家榮格于1921年出版的《心理類型》一書,通過精神能量指向、資訊獲取方式和決策方式三個緯度,來描述和揭示個體行為表現的差異。
近年來,打著心理學名頭推出的性格測試、人格分析在市面上並不少見。有的看重組織、協作能力,成為一些企業進行人才選拔、團隊建設的重要依據;有的分析智力水準、興趣愛好,廣泛應用於個人職業選擇和規劃;還有的考察情侶之間的適配程度,在婚戀市場大行其道……這些測試提高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效率,卻也衍生出“打造人設”“星座崇拜”“圈子社交”等不良現象。
從專業心理學的角度來看,MBTI反映了人進行主觀判斷的過程,作為一種心理反饋,它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也意味著,大部分在生活中自主進行的MBTI測試只能視為心理分析的一部分。
更像是一場虛構的人格狂歡
人格是人類獨有的、由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個性特點。
在具體的實踐中,MBTI的確可以用來對人的行為表現做出解釋,但是如果僅從所謂的人格類型推測他的行為表現,或僅從具體的行為表現推測他所具有的人格類型,就犯了簡單邏輯的錯誤。這樣的簡化事實上違背了人的自然天性,因為人性中存在大量模糊、恍悟和不經的地方。
以種種性格測試為主題上演的日間劇目,幾乎讓所有的人物都變得臉譜化起來,無論是發言、行為還是態度都遵循一種定式,逐漸具有可預測性。這就把它與其他更加活性的文化單元分離,並在無形中設置了一道談話準入門檻。參與其中的人即便能夠在對號入座的遊戲中獲得新鮮的交流體驗,但這種體驗的底色淺薄又虛無。它帶來的快感和人格本身無關,更像是一場虛構的人格狂歡。
MBTI不是唯一的思路
同所有亞文化的流行一樣,前有星座、血型,後有MBTI,這些都能使人從現實身份中短暫脫離出來,並從想像中更具創造性的新身份中獲得慰藉。
一方面,測試答案沒有高下之分,給予的又全部是正向評價,比如“利他主義”“理性”“熱情”等等。MBTI鼓勵個人挖掘自身潛力,加深對彼此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開放編碼的社交符號,它允許更多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現在MBTI涵蓋的內容已經不局限於人格特徵,還包含生活事件、個人發展、婚姻戀愛、運勢走向等,使得這個專業話語逐漸融入日常生活。
英國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認為,當代社會中群體身份的界定標誌正逐步被流動性、不穩定性和個人主義所替代,以往人們通過企業、家族來確認自身身份,如今期望更精細的劃分。MBTI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但不代表它是唯一的思路,更遑論正解。要解決身份焦慮的問題,關鍵在於獲得對自己和他人理性、客觀的認知。標簽和空殼子雖然能夠讓人感覺良好,但也有可能走上一條南轅北轍之路。
警惕産生“確信偏差”
美國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實驗發現,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這種現象被稱為“巴納姆效應”。
通俗點説,巴納姆效應就是通過廣泛性和模糊性的語言描述和心理暗示,讓人情不自禁地對號入座。在生活中,假設有一頂帽子,其實這頂帽子誰戴都合適,但是每個戴上帽子的人都認為這頂帽子是最適合自己的。那些所謂的占卜師、命理大師所做的,其實就是把這頂戴在誰身上都合適的帽子戴在你頭上而已。
MBTI僅通過一套問卷調查,就解答生活方方面面的問題,甚至對一個人的未來作出預判,其附帶的“預言功能”很可能會導致“巴納姆效應”。如果不能及時祛魅,那麼相信這些説法的人就會不斷強化自己和他人的刻板印象,製造或隱或顯的交往邊界。
MBTI雖然具有慰藉人心的效果,但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警惕因輕信外部資訊的暗示而産生“確信偏差”。
追問自我理應是個過程
隨著媒介資訊趨於飽和以及社會關係弱連接增多,一些人會感到內在自我和外在形象很難整合在一起,在自我本身就缺少確定性的情況下,信任他人、建立與社會的耦合關係也變得困難起來。
正如榮格本人在《心理類型》中所説,“科學只是一種心理態度、一種人類思維形式,並不是生命的結論”。人格或許本就不是人能有意識顯露的事物,它只能不斷被人察覺、窺測、探索。或許,真正讓人熠熠發光的根本不在於其擁有多少“社交貨幣”,而在於人格臻于至善的過程。就此而言,追問自我理應是一個過程,抱著單一結論不放手只會讓答案漸行漸遠。(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涵)
心理諮詢師馬娟:不要讓孩子的“心理灰塵”積壓下來2024-12-10
自戀型人格障礙“隱身”多? 心理專家:身邊人更易“受傷”!2024-12-10
潤物細無聲 沙盤遊戲在心理諮詢過程中的紐帶作用2024-12-10
心理話題|優柔寡斷的性格源於何種心態 如何自救?2024-12-10
《自然》子刊:哈佛團隊發現連接童年逆境與抑鬱症的橋梁2024-12-09
新突破:治療有自殺意念的抑鬱症患者,新型鼻噴藥進入臨床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