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 | 高效育兒思維:父母的自我成長和改變
發佈時間:2024-11-27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人平當父母始終能處於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超越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感、力量感和影響力,孩子身上很多曾經困擾我們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以改變孩子為出發點的教育往往適得其反,不僅很難解決原有的問題,還容易引發新的問題。因為導致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往往在於家庭和父母,單純去改變孩子是本末倒置、因果倒置。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是父母的自我成長和自我改變。至於原因,我認為至少有如下3點。
3大原因,父母必須改變和成長
首先,孩子的表現是父母的鏡像。從出生起,大腦中負責模倣功能的鏡像神經元就開始工作了。對於嬰幼兒,模倣是其特別重要的學習方式。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長環境,自然成為他模倣和學習的對象。遺憾的是,今天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誤區是“照我説的做,但千萬不要學我的樣子”。一些父母用暴力去教孩子文明表達,用情緒失控去教孩子心態平和,用謊言欺騙去教孩子誠實正直,用不擇手段去教孩子規則界限……然而,孩子是通過父母做了什麼,而不是説了什麼來學習的。父母的坐臥起念、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孩子模倣的對象和內容。生活即教育。父母過什麼樣的生活,就是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父母生活的界限,就是孩子受教育的界限。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以自己的行為,為孩子示範美好的品質和言行。
其次,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好孩子。我們常常説“愛人如己”,沒有“己”,沒有“自我”,做不到改變自己、成長自己,便沒有力量去接納、滋養和愛別人。作為父母,我們給不了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唯有先做到自愛、自尊和自信,才可能給孩子全然的接納、尊重和信任。正如著名學者蔣勳老師所説:“我一直覺得一個真的懂得愛的人,其實第一個是愛自己。徹底地了解自己以後,你那個愛比較健全。所以,當你跟另外一個人相處的時候,你不是依賴、不是霸佔。”
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抱怨,有了孩子之後,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其實,即使沒有孩子,這些父母的生活也可能不會好。因為育兒觀只是一個人價值觀的一種體現,育兒方式反映出的是為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伴侶、工作和生活。看似是孩子給我們製造的種種問題,其實都是自己原本就有的,只是借由孩子看得更清楚。
同樣是養育孩子,有人迷失了自己,有人完成了超越。所以,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比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過什麼樣的生活,要完成怎樣的成長。
最後,自我成長是負起對自己生命的責任。生命的過程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自我實現是人生的最高需求。那麼,父母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就不該把自己的存在感、安全感和價值感,把自己的快樂、幸福和成功建立在孩子身上。真正優秀的父母立足做最好的自己,以身體力行的示範,讓孩子看到什麼是成就自己的人生,對自己負責,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驕傲。我一直認為,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對子女最好的教育,對家族系統最大的貢獻,就是每一代人都負起成就自己的責任,活出自己的幸福和精彩,讓一代更比一代強。始終不要忘記,除了作為子女、父母、伴侶、朋友、同事等各種身份外,我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自己。
5個部分,助力父母實現自我成長
父母的自我成長至少包括相互融合、彼此促進的5個部分:
自我覺察。自我成長的第一步是要做到對自己的信念、價值觀、思維模式、行為和情緒等保持覺察。比如,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在批評他前,能否先想一想,聽話服從和獨立思考,哪個才是好孩子必備的品質?這是對觀念的覺察。當我們因為孩子成績差或愛玩兒手機而生氣時,能否先想一想,決定自己情緒的到底是孩子的行為,還是對孩子行為的認知和理解?孩子同樣的行為,不同的認知和理解,是不是會産生不同的情緒?這是對情緒的覺察。當我們總是習慣把孩子的現狀和表現作為教育的起點,採取各種辦法去“改變”和“管教”他時,能否先想一想,孩子的現狀正是我們榜樣示範、教養方式、親子關係導致的結果,真正需要改變的恰恰是作為父母的我們。這是對教養方式的覺察。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接納。自我覺察是自我成長的起點,但如果僅僅停留在覺察層面,父母就容易為自己的不完美或曾經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自責和懊悔,走不出來。其實,每位父母都做了自己當時能做到的最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局限。父母今天的教養方式,很大程度上源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那是我們無法選擇和決定的。即便那時候有人告訴我們所謂正確的“道理”,受制于自我認知和經驗的局限,也是讀不懂、悟不透、做不到的。
我們要學著接納自己的全部,包括不完美,把能量用在建設性的學習和成長上,而不是消耗在自責和懊悔中,才可能獲得成長的力量,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所以,我總是建議父母:給孩子一個真實但不完美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局限,放下力不能及的焦慮,試著去悅納自己,包括不完美。一個有趣的悖論是,當我們有勇氣和力量真誠地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時,改變和成長會自然發生。
終身學習。自我接納並非意味著作繭自縛、停滯不前。當覺察到自己是一個情緒經常失控的人時,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理解和管理情緒,而不是把情緒失控定義為自己就是這脾氣,改不了。真正決定一個成年人情緒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理解、認知和評價。改變認知,即可改變情緒。期待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時,不能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地把我們的觀念和意志強加給孩子,而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終身學習的熱情,試著走進孩子的世界,學習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思維,尋找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盡可能跨越彼此之間的“代溝”,建立起生命強有力的連接。這不僅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也會促使我們成就更好的自己。
獨立思考。每個孩子都是唯一的,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秉性、氣質類型和潛能特質。有些人在運動方面更有天賦,如邁克爾·喬丹;有些人更善於自我內省,如柏拉圖、比爾·蓋茨等。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教育方法也是有差異的。無論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還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等諸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對於孩子的成長,應該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正所謂法無定法,所有方法都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作為父母,在熱愛學習、追尋養育科學性之外,更需要多一份獨立思考和實事求是,多一份開放性和靈活性,多一份心的感受和愛的流動。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擁有生命的唯一性、獨特性,不是可以按工作手冊操控的機器。父母真正的成長是從他人身上尋求一種啟示,拓展一種思維,再結合自己的情況,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知行合一。“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是很多父母看完書、聽完課後的反饋,可真的懂嗎?知而未行,還是未知。説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必然是因為有陪伴孩子的行為,在陪伴中有過相互影響的切身感受和生命聯結的現實體驗。有陪伴過後建立起的情感上的相互依戀和精神上的豐盈獨立,才是真正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否則,即便嘴上説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沒有去做,怎麼能算“懂”呢?知和行是一體兩面,一定是在做的過程中不斷知,知又幫我們繼續做下去。懂了而不去做,本質上還是不懂。如果真的懂,那“知”會刻進骨子裏,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那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就是我們自己,而非育兒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把家庭教育概括成一句話,那就是:期待孩子有什麼改變,先讓自己成為那個改變;期待孩子成為什麼人,先讓自己成為那種人。這不僅是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示範,也因為我們自己都無法改變的時候,不可能知道改變需要什麼,通過什麼方法和路徑讓孩子擁有這種品質或能力。
(文 | 王人平 著名兒童教育學者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趣味心理 | 帕累托原則:幫你抓住工作生活的重點2024-12-02
首兒所精神心理科開診 專家提示三點助青少年抑鬱症早發現2024-12-02
去看心理醫生的蛤蟆先生,教你對自己的情緒負責2024-12-02
四川省召開新時代教師心理健康專題研討 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2024-12-02
如何避免高中生滑向“四無”陷阱?心理專家從“快樂計算表”説起2024-12-02
心理問答|家長如何減少焦慮對孩子的傷害?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