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公開課 | 軀體不適,有可能是患了“心理疾病”

發佈時間:2024-08-22 13:57:12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楊帆

15歲的小L,是一名即將參加中考的初三學生。她上小學時學習成績優秀,性格乖巧,一直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在她六年級時父母開始經常吵架,小L變得總是悶悶不樂,和父母、朋友的交流越來越少,逐漸習慣了掩飾自己的情緒。進入初中以後,人際關係變差,逐漸被同學孤立。經常和母親説自己很疲憊,沒有精神,胸口憋悶,全身不舒服,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也開始走下坡路。

初一下學期開始,小L感到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總是擔心成績不好,緊張時腹痛、便秘,疼痛嚴重時起不了床,不能堅持上學,頻繁請假。母親陪小L到兒科就診,做了多項相關檢查,均未查出明確的軀體疾病。此後小L腹痛的症狀經常反覆,心情不好時更加明顯,母親便帶她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隨著中考的臨近,小L經常會在感到壓力大時出現腹部不適,噁心,沒有胃口,便秘與腹瀉交替,頭暈,頸肩疼痛,身體發沉,總感到疲乏無力,腦子變笨,記性變差,走路時腿軟,失眠多夢。她非常傷心沮喪,也變得更加焦慮,擔心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擔心老師、同學對自己有不好的看法。上課時經常感到緊張、心慌、胸悶、呼吸困難、頭暈、手抖。在心理治療師的建議下來到精神科就診。

像小L一樣由於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多次至綜合醫院檢查,最終來到精神科就診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對身體不適的主觀報告與醫院的檢查結果不一致時,我們需要考慮是否是抑鬱、焦慮的軀體化症狀。事實上,在青少年無法解釋的軀體不適背後,通常隱藏著值得家長關注的精神障礙。

什麼是軀體化障礙?

軀體化障礙是兒童青少年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與患者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和其他檢查結果不相符的涉及多個器官系統的軀體不適症狀,而這些症狀不能用任何軀體疾病來解釋,且軀體症狀持續存在至少2年。

最常見的軀體化症狀是腹痛和頭痛,其次是背部疼痛、肢體疼痛及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和疲勞感。軀體化障礙常常導致孩子生活方式的改變,甚至增加曠課率,頻繁的就診率,以及潛在的不必要的診斷評估和治療干預,並且增加精神疾病共病的風險,尤其是焦慮或抑鬱障礙。

為什麼會出現軀體化障礙?

軀體化症狀是一種習得的行為。有研究認為,如果家庭成員患有慢性身體疾病,則孩子會出現更多的軀體症狀。此外,家庭環境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例如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軀體化不適往往與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所出現的軀體症狀非常相似。

心理和社會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能更容易發現或接受孩子出現的身體上的不適感受,而不是他們表達出的焦慮、恐懼、嫉妒或憤怒等情緒反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的情緒困擾常常不被重視,而他們會被更多地關注到由情緒反應伴隨的身體症狀。

比如當孩子出現腹痛時,父母馬上會問“你疼嗎?哪不舒服?”隨著這種“心身途徑”被強化,孩子們的軀體化症狀會從輕微短暫的軀體不適逐漸發展為嚴重持久的軀體化障礙。

心理壓力常常被認為是一個引起軀體化障礙的主要誘發因素。許多人在壓力事件之前會頭痛,或者在被要求發表公開演講時感到胃部不適。在青少年期,壓力可能包括學校的壓力、被欺負、父母離婚或任何重大變化。軀體化障礙可能會在孩子生活中發生壓力事件或重大變化後出現。與成年人一樣,兒童青少年會通過軀體症狀而不是情緒或思想來表達他們的壓力。甚至有些孩子可能在經歷一些生活事件時“感受”不到壓力,而他們的身體會通過軀體症狀的形式來表達。

軀體化障礙有哪些表現?

● 一般症狀:疲勞感、口乾、出汗、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睡眠問題。

● 胃腸道症狀:胃疼、腹脹、飽脹感、經常打嗝、胸部或上腹部燒灼感、噁心、嘔吐、腹瀉。

● 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症狀:心慌、胸部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

● 骨骼肌肉系統症狀:四肢疼痛、肌肉酸痛、關節痛、背痛、行走時疼痛。

● 運動系統症狀:虛弱或癱瘓、全身不自主抖動、身體僵硬、異常肢體姿勢、步態或行走異常。

● 感覺系統症狀:視力聽力下降或喪失、言語音量降低或消失、言語發音異常、喉嚨腫物感、類似昏厥或昏迷的無反應發作。

軀體化障礙應如何應對?

1全面地評估病情

當父母懷疑孩子可能出現軀體化症狀時,應考慮尋求臨床專業醫生的幫助。

首先,向臨床醫生提供盡可能詳細的病史,以便臨床專業人員從身體、心理、社會和成長髮育等多角度進行全面評估。

其次,完善相關的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排除任何身體疾病原因所導致的軀體症狀,然後才能考慮精神障礙的可能。同時,精神科醫生還將評估孩子的情緒狀況,如是否存在抑鬱、焦慮障礙等伴隨疾病。因為這些疾病通常與軀體化障礙伴隨出現,並且疾病本身也會引起軀體症狀。

最後,家長應與心理治療師進行溝通,充分地評估孩子的情緒、身體及行為健康情況。

2藥物治療及心理干預

在臨床醫生對孩子的症狀進行充分評估後,他們可能會建議通過藥物來進行干預。藥物可用於減輕身體症狀和不適,以及治療情緒障礙(如抑鬱症)、焦慮障礙及睡眠問題等伴隨疾病,因為這些疾病會導致軀體症狀進一步加重。

此外,認知行為療法是目前治療軀體化障礙較為常用的一種心理療法,該治療可以幫助兒童青少年學習如何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或行為,以改變他們的感受方式,能夠幫助兒童更好地應對各種生活事件、焦慮情緒和心理壓力。

3家屬理解與支援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孩子所表達和展現出來的身體不適症狀。因為孩子們痛苦和不適的感受是真實的,並不是他們為了獲得關注而表達的方式。我們需要鼓勵孩子通過語言表達出他們的感受,以便他們能夠告訴我們自己擔心什麼,從而真實地表達他們所感受到的痛苦。

指導孩子如何在壓力、擔憂、痛苦等狀態下做出正確的反應,以及引導他們了解身體不適的原因和軀體症狀出現的過程,並鍛鍊孩子的社交技能、自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們應該成為他們的避難所,並通過表現出理解、共情和關注來支援他們。(楊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