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不恰當的安慰,傷害加倍 如何進行“有效安慰”?

發佈時間:2024-08-30 10:47:1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胡慧倩

情緒與壓力管理——

最近,朋友M問我,他是不是特別不會安慰人,並給我看了自己和B的聊天記錄。

B:“我最近壓力好大啊,特別焦慮,感覺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了。工作一地雞毛,生活亂七八糟,錢賺不到,對象也找不到,過年回家被爸媽好一頓數落,我是不是特別失敗?這樣渾渾噩噩的生活到底有什麼意思呢……”

M:“?”

看完後,我就明白M為什麼會問“我是不是不會安慰人”這個問題了——他看起來確實不會。

我問M,是不是不想安慰B,所以才這麼敷衍。M説不是,其實自己很想安慰B,但苦於不知道如何安慰,又怕自己説錯話,就只回復了一個問號,但自那以後,B就沒再跟自己説過話了。

我又問M,如果自己是B,看到這個問號,會有什麼想法?M想了想,説:“可能會氣個半死吧。”

安慰的本質是傳遞關心,而不恰當的安慰方式,很可能造成好心辦壞事的後果。有時,我們會被別人的安慰氣個半死;有時,我們想安慰他人,卻擔心説錯話,不知所措;有時,我們覺得自己很努力在安慰對方了,居然沒起作用;有時,我們發現自己的安慰不僅沒有起到正面效果,對方反而心情更差了……

我想,在安慰他人這件事上,我們都有必要學習一下。

不恰當的安慰方式,有哪些?

● 比誰更慘

我們總以為,當別人説自己很慘時,我們把自身遭遇説得更慘,就能安慰到別人,但卻忘記了,這很容易變成一種比較和評判——你的煩惱沒有我的大,你有什麼好難過的?

儘管分享負面情緒的出發點,是為了與傾訴者在情感上産生共鳴與聯結,希望帶給對方慰藉,可這樣一來別人的煩惱似乎就成了矯情。有的人還可能用一個更慘的故事反客為主,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但傾訴者的心理需求是自己的痛苦能被看見、被關注、被重視,而不是通過比慘來轉移焦點。

● 急於岔開話題

當別人訴説自己的痛苦時,我們常會岔開話題,一方面是想轉移對方的注意力,避免其被情緒過度困擾;另一方面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對方,所以想儘快換一個話題。

但即便是你不知道該説什麼,我也不建議你這麼做,因為在傾訴時被打斷,會讓人感到自己不受重視,被敷衍對待。

而且,任何負面情緒都需要經歷一個“消化”的過程,就像消化食物一樣,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一味地加速或者打斷進程,可能會讓情緒變得更加極端。

● 不停講道理

人在尋求安慰時,首先需要的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讓負面情緒儘快得到紓解,此刻傾訴者並不希望聽到冷冰冰的大道理。

“這個事情你應該怎麼樣就好了。”

“我要是你就如何如何。”講道理式的安慰缺乏共情,令溝通過程充滿了説教的味道,使人不僅感受不到理解和體諒,還會感覺自己被批評教育。急於提供分析和建議的背後其實是情感的脫節,是在忽略他人的情感需求,否認他人宣泄負面情緒的必要性。

● 否認情緒合理性

我們在安慰他人時,可能會説出這樣的話:“都是些小事,你不用放在心上。”“有什麼不開心的?玩會遊戲就好了。”雖然我們沒有惡意,但這樣安慰人,暗含的意思是“你太敏感了”“你不對”,看似鼓勵,實則是在否定對方的情緒和感受,忽視了對方受到的傷害。

並且,一旦被否認了負面情緒存在的合理性,對方會很容易對自我産生懷疑,甚至全盤否認自己的內心體驗。

怎樣有效地安慰別人?

放下“預設”

我們在安慰別人時,如果心中總是帶著“預設”,覺得對方應該如何,就會不自覺地批判對方。並且,因為“預設”的存在,我們在傾聽過程中會更加注重“求證”,對他人所説的、所需的就不太關注了。

想真正理解他人內心,就要放下自己的個人經驗、思維慣性和價值判斷,並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暗示,“不要代入自己”。比如,有意識地在心裏對自己説,“我並不知道對方經歷了什麼,我也不清楚對方的想法和感受,所以我很好奇。”

帶著好奇去問:“你經歷什麼事了?”對方也會更願意和你交流。

多進行感受層面的交流

心理學家馮·圖恩提出了溝通的四個層次模型,分別是事實層面、關係層面、感受層面和訴求層面。事實層面溝通觀點,關係層面判斷權責,感受層面表達感受,訴求層面提出訴求。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有深入到感受層面,才能真正了解他人尋求安慰時的心理訴求,這就需要引導對方多談論自己的感受,比如,在對話時使用一些與情緒、想法有關的句式,“你有什麼感受?”“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嗎?”

對方回答後,我們可以説,“嗯,我聽明白了。”“事情經過我已經了解了。”通過簡短的回應,表達自己認真傾聽的態度。同時進行共情反饋,“聽你這麼説,我也覺得很難過。”感受層面的交流,其實就是像這樣,陪對方在情緒裏待一會兒。

尊重邊界

當別人向我們尋求安慰時,我們很難不去給對方提建議,或者對方通常也想聽聽我們的建議。那麼我們要記得,提建議首先要有度,點到即止就行,不要長篇大論。

其次,我們提出的建議要從他人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強迫對方按照我們的想法做。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曾經歷過與對方類似的事,本著讓對方少走彎路的想法,把自己的經驗提供出來,但對方要不要借鑒我們的經驗,就是對方的事了,我們不能過度干涉,將自己的好意強加給對方。

再者,如果對方沒有明確表示希望我們提供建議,我們就不要自作主張,僅提供支援和傾聽即可。

不要過於心急,把安慰變成“鞭策”

當看到親近的人痛苦時,我們難免會心急,想急於把對方從痛苦中拉出來。但太過於著急的心態,會使我們忽略對方的情緒,從而岔開話題、不停講理、指責對方等。這無疑是把安慰變成了鞭策和苛責。

每個人的煩惱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在給別人提供安慰時,我們不必要求自己達到完美的“安慰效果”,放下“我一定要讓對方好起來”的心態。有溫度的陪伴,並不是“一定要為對方做什麼”,而是“允許他有痛苦,並在自己的節奏裏好起來”。(胡慧倩/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