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訪談

院士陸林:解決兒童精神科醫生短缺亟待政策支援

發佈時間:2024-07-19 10:37:0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戴軒

孩子如果出現心理問題,可以向誰求助?

流調顯示,我國6-16歲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為17.5%,高於成年人患病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評估,我國有3000萬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有情緒和行為問題,一半沒有接受任何心理健康干預。

在近期開幕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上,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院士、北醫六院院長陸林。他表示,我國兒童精神科醫生短缺,一些縣級城市連一個兒童精神科醫生都沒有,人才培養有待政策支援。學校、家長也應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科學正確應對。

中科院院士、北醫六院院長陸林。圖源:博鰲亞洲論壇

很多縣級市沒有兒童精神科醫生

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各界關注。近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在京開幕,第一個分論壇主題即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桑愛玲表示,在10-19歲兒童中,1/7的兒童被診斷有心理健康問題。據評估,中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有3000萬人有情緒和行為問題,而50%沒有接受任何心理健康干預。

孩子們的心理問題似乎正在攀升。北京回龍觀醫院黨委書記楊甫德介紹,兒童青少年是精神衛生專科醫院門診和住院上升比例最快的群體,現在已是各大精神專科醫院最主要的服務人群。

“我國6-16歲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是17.5%,比成年人的16.6%高了近一個百分點,這是比較科學正規的全國調查研究數據。”陸林説,其中抑鬱障礙發病率最高,主要是高中生和初中生。

與此相對的,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日漸凸顯。

據2019年《柳葉刀-精神病學》刊登的我國研究團隊一篇通訊文章,中國兒童精神科醫生稀缺,全國兒童精神科醫生人數不足500人,且分佈極不平衡。許多中小城市沒有專門的兒童精神病科。

陸林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兒童青少年問題如得到及時科學的干預,可以在早期解決。如得不到解決,病情持續加重,將來或演變為精神疾病,影響到成年期。然而,目前全國有一半的縣級城市連一個兒童精神科醫生都沒有,甚至包括一些幾十萬人口的縣級城市,“這是很大的問題。”

兒童精神科職業吸引力有限,有待政策支援

為何兒童精神科醫生如此缺乏?

陸林表示,一方面,隨著物質生活改善,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增加,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由於政策支援不充分等多方面因素,醫生數量不足。

“舉個例子,一個整形科、口腔科的醫生,由於可以自由定價,能有很高的收入。兒童精神科涉及人的精神問題,不能自主定價,待遇沒有很好保障,加上精神心理問題又比較複雜,對醫生的吸引力不高,很多人不願意從事這個專業。”陸林説,一些國家會通過政策支援,提高醫生數量不足的醫學專科待遇,增加崗位吸引力,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關注和支援兒童精神科發展,吸引更多醫生加入。

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也有待加強。由於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區別,想要從事兒童精神科的醫生,在精神科的基礎上應當經過專門的訓練。目前很多兒童精神科醫生是從成人精神科轉過來的,還有一些是兼職,其針對兒童的專業性有待加強。

兒童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合力解決

陸林表示,我們需要更多兒童心理健康人才,不光是精神科醫生,還有心理治療師、理解心理健康的老師和家長。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問題可以在家庭、學校和社會解決,不需要去醫院,但由於學校、家長在孩子鬧情緒或有心理問題表現時不重視或處理不當,可能影響到孩子人格發展,甚至演變為精神疾病。

“當孩子問題還不嚴重的時候,我們希望在學校就有接受專業訓練的心理治療師幫助處理。但我們在一線觀察到,孩子在學校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跟老師、同學的關係問題、上課的問題,很多學校會直接讓孩子回家。其實只有個別比較嚴重的才需要離開學校接受專門治療。等孩子好了,學校也不要,一定要證明孩子什麼毛病也沒有。”陸林説,希望學校能儘量把孩子留下來,通過同學、老師和專業人員的關注,幫孩子度過這個困惑、矛盾甚至崩潰的心理衝突時期,而不是推向家庭和社會。對於康復的孩子及時接收,確保其完成教育,而不是設置嚴格的回歸標準。學校的心理治療師則要加強專業度,具備區分孩子心理問題嚴重程度的能力。

他表示,學校應該是多元化的場所,對待學生不應“一刀切”。接收一部分心理有問題但並不嚴重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一起成長,得到幫助的孩子能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準,其他孩子也能明白正常社會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矛盾、糾結和衝突,在幫助同齡人的過程中,自己變得更完善和更強大,獲得更好的韌性。

家長則要注意,一些教育和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恰當的,譬如過分關注學習成績,對孩子採取命令式的教育方式,針鋒相對、打罵、只講道理等,缺少平等良好的溝通,會讓孩子容易出現情緒問題,一部分可演變成抑鬱症或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拒絕承認,不要抗拒帶孩子就診和吃藥,以免小問題發展為大毛病,一過性的問題變成慢性問題。(新京報記者戴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