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心理研究 | 浙大一院團隊發現食欲素調控抑鬱症認知功能障礙新機制

發佈時間:2024-08-14 14:44:5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中國網心理中國訊 據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消息,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路靜/胡少華團隊與康復醫學科陳作兵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研究論文,深入探討了食欲素與抑鬱症神經可塑性及認知功能之間的關聯。該研究通過建立不同動物模型及體外星形膠質細胞與神經元共培養體系,揭示了食欲素可能通過調節乳酸代謝,影響海馬神經元突觸可塑性及神經發生,導致認知功能受損。這些發現為抑鬱症的治療提供了新視角和潛在靶點。

抑鬱症是世界範圍內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其病理特徵包括海馬體積減少和神經可塑性破壞。認知功能障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症狀,持續影響抑鬱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社會功能。葡萄糖代謝紊亂在抑鬱症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關鍵作用。大量證據表明,抑鬱症患者和動物模型在海馬體中表現出葡萄糖代謝受損,與認知功能有著複雜的聯繫,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抑鬱症患者海馬體能量代謝紊亂導致認知障礙的機制。乳酸是糖酵解過程中丙酮酸通過反催化産生的一種重要的能量底物,對維持神經功能和認知過程至關重要。雖然已經發現食欲素系統調節外周血血糖水準,並通過下調葡萄糖轉運蛋白表達和乳酸脫氫酶A來減少乳酸的産生,但關於食欲素如何在分子水準上調節葡萄糖代謝和乳酸生成,仍然缺乏了解。因此,它們之間的確切關係仍有待闡明。

為確定海馬星形細胞HCRTR1是否參與抑鬱樣行為和認知障礙的調節,研究者建立海馬星形膠質細胞HCRTR1敲低(GFAP-HCRTR1-KD)小鼠。GFAP-HCRTR1-KD小鼠在行為學測試中成功改善CUMS誘導的抑鬱焦慮樣行為及認知損傷,恢復CUMS誘導的海馬乳酸及乳酸脫氫酶水準的失調,顯著改善海馬突觸後緻密區損傷,恢復神經可塑性。這些發現也為HCRTR1在海馬星形膠質細胞中調節乳酸生成、突觸可塑性,從而減輕抑鬱樣行為和認知障礙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

該研究表明食欲素受體1升高可抑制海馬星形膠質細胞中HIF-1α的表達,導致星形膠質細胞中乳酸的産生和釋放減少,最終損害神經發生和突觸可塑性,從而導致抑鬱樣行為和認知缺陷。

本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2271561)、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2022RC024)、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2022C0303)資助完成,研究得到了全省精神障礙精準診療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腦科學和腦醫學學院周煜東教授、良渚實驗室等的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