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親子公開課 | 3 個方法,幫助孩子成為千里馬

發佈時間:2024-07-24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人平

一匹千里馬,如果天天被套上韁繩去拉磨,那麼年頭久了,即便摘下韁繩,它也會認為自己就是一頭驢。

原標題:讓孩子成為適應未來的千里馬

兩種思維,將孩子引向不同的未來

我們能否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孩子能否通過努力創造更好的未來?我想,每位父母都問過自己這兩個問題。而對於問題的回答和實踐則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根據對智力和能力發展的基本假設,以及如何應對挑戰、挫折和批評,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將思維模式分為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人的基本特質是天生的,由基因決定,後天無法改變;成長型思維模式則是一種堅信人的基本特質是可以通過不斷努力得到發展的思維傾向。

對父母而言,成長型思維就是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始終保持開放性,願意不斷去學習和完善,並相信在長大的過程中,孩子始終具有可塑性和可能性。從孩子的角度説,成長型思維意味著自信可以通過努力習得更多知識和技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缺乏成長型思維而故步自封卻並不自知。比如常聽到一些父母説,打罵孩子都是為了他好,自己從小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也挺好。其實,這就是一種固定型思維。如果具備成長型思維,父母就會反省打罵對孩子所帶來的傷害,主動去學習更具理性和人文關懷的教育方法,完成自我成長和自我迭代。打罵或許會讓孩子一時屈服和聽話,但長期來看,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嚴造成傷害,還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合理化打罵的認知,甚至成年後也會家暴自己的伴侶和孩子,讓傷害在代際間輪迴。

能意識到這些,父母就會突破固定型思維,積極尋求打罵之外的教育方式,如榜樣的力量、關係的力量、環境的力量、陪伴的力量、看見的力量、溝通的力量等,也可以將遊戲、故事、繪本、塗鴉、戲劇、音樂、電影、運動、大自然等作為一種教育力。

如果孩子是一個這樣的孩子:經常惹是生非、反應緩慢、語言遲緩、不合群、學習成績很差,你會不會認為他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就此放棄?可這就是愛因斯坦童年的樣子。我們都知道,他長大後成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類似的例子非常多,所以説,三歲看不到大,七歲也看不到老。父母沒必要為孩子一時一事的表現過度焦慮,而是要試著用成長型思維和更長的時間跨度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沒辦法,別人都這樣”也是束縛很多父母的固定型思維模式。每當孩子對父母傳遞的一些畸形價值取向和雞娃方式,比如你死我活、成王敗寇的競爭觀,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的奮鬥觀,用各種“激素”和“猛藥”催熟的成才觀等,表示不解時,父母都會拿“沒辦法,別人都這樣”來教育孩子。可是,別人真的都這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我們能走更多的路,讀更多的書,認識更多優秀的靈魂,就會知道,別人不都是這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平凡的人,他們忠於自己內心的召喚,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活成了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一個聽慣父母説“別人都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維,畫地為牢,失去探索世界、自我成長、實現人生更多可能的勇氣和信心。

缺少成長型思維的表現還有很多,不僅會限制我們自身的成長,也會影響對孩子的教育。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自身所具有的認知和觀念,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正如一匹千里馬,如果天天被套上韁繩去拉磨,那麼年頭久了,即便摘下韁繩,它也會認為自己就是一頭驢,只能原地打轉地拉磨,無法掙脫內心的枷鎖。所以,想要孩子成為千里馬,我們先要給他樹立擁抱變化的榜樣示範,營造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把成長型思維落實到教育實踐和生活細節中。至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3個方法,幫助孩子成為千里馬

多描述,少評價。人都是在關係中認識和理解自我的。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受制于自身的認知局限,缺乏自我評價的能力,會以父母的評價來定義自己。這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就會成為一種心理暗示,進而構成一種無形的枷鎖和詛咒。導致我們越擔心哪個問題,就越容易在孩子身上變現。所以,對孩子的讚賞或批評都要盡可能具體和真誠,避免虛偽和空洞;多用描述性的語言,少給孩子結論性的評價,更不要貼標簽。

記得孩子上小學時,每次看他寫的作文,我都會誇讚他。有一天,孩子突然問我:“爸爸,每次你都誇我寫得好,真的還是假的啊?”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從此之後再看他的作文時,就會聊得更具體。比如立意方面獨特新穎,情感方面真摯樸實,結構方面層次分明,甚至會把他寫得好的句子背出來。這樣,孩子不僅確信爸爸很用心地看過他的作文,也會更關注作文本身,而不是爸爸的評價和看法。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讓400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參加一個考試,然後對所有孩子都説他的成績很好。在表揚時,科學家對一半孩子説“你很聰明,你的成績非常好”,而對另一半孩子説“你很努力,你的成績非常好”。幾週後的再次考試後,科學家告訴孩子們其成績都不如上次好了。面對結果,那些因“很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孩子錶現出很好的控制力並願意接受挑戰,因為沒考好對他們來説只是意味著“還不夠努力”,而努力是可以改變的。那些因為“很聰明”而受到表揚的孩子則顯得缺乏對失敗的忍受力,因為他們認為沒考好意味著自己笨,而笨是智商低,無法改變。

所以,父母表揚或批評孩子時,要多關注孩子做事的態度、過程和努力程度等可控因素,少去評價他的天賦、品格和行為的結果。比如可以稱讚孩子非常努力、勤奮、做事認真,而不是誇孩子聰明、天才、運氣等。當孩子説“我沒有數學天賦”“我不可能做到”“我是個失敗者”時,父母可以建議他問問自己:我努力和專注的程度夠嗎,還有沒有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從這段經歷中學到了什麼等,引導孩子轉向成長型思維,讓他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鼓勵孩子多嘗試,包容他的錯誤和失敗。如果父母苛求孩子完美,不能接受他的失敗,懲罰其犯錯,會讓孩子失去嘗試、探索的勇氣和信心,做起事來容易産生畏難情緒,習慣退縮,失去學到更多東西、成為更好自己的機會和空間。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説過:“一個人越好,他犯的錯誤就越多—因為他會努力嘗試更多的新東西。我永遠不會提拔一個從不犯錯誤的人,因為那意味著平庸和退縮。”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説,父母拒絕孩子犯錯,就是拒絕孩子成長。要相信孩子的每一次嘗試、每一种經歷、每一個錯誤都有正面意義,都是成長的階梯。讓孩子逐漸建立一種信念:犯錯和挫折並不可怕,而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提醒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或一條路去嘗試,讓我們更接近成功。特別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教育趨於標準化、同質化的社會,一個勇於嘗試、不怕犯錯的人,遠比一個追求完美、從不犯錯的人,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未來的可能性。

給孩子更多選擇,鼓勵孩子做自己。父母對子女的愛終將指向分離,所以,最好的教養就是發展出孩子照顧自己人生、接管自己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而提升孩子自主生活能力,就是不斷增加他的選擇,發展他的成長型思維,讓他確信通過努力和行動,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和未來變得更好。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沒有參透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本質,總是習慣以“愛”和“為了你好”的名義包辦替代,做孩子的代理人,替他做選擇、設計未來和規劃人生。結果不僅減少了孩子的選擇,壓制了他的生命力,阻礙了他的成長和獨立,也掏空了自己的能量,局限了自己的人生。

好的教育是一種賦能。父母要把孩子視為一粒擁有內在生命力的種子,始終處於動態的生長之中,而不是一塊頑固不化的石頭或一張可以隨意塗抹的白紙。特別是處於一個科技日新月異、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父母要盡可能給孩子更多選擇、支援和尊重。要秉持成長型思維,不為孩子的人生設限,讓他確信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有很多路可以走。沒有哪一條路不走這輩子就完蛋了,也沒有哪一件孤立的事情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命運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一個接一個的行動,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通過恐嚇給孩子製造匱乏感和無力感,不僅會削弱孩子的力量,減少他的選擇,還會阻礙其成長型思維的形成,讓孩子習慣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和自我放棄,認定自己註定是一個失敗者,直至成為現實。

當然,成長本身也意味著要破除固定型思維的局限,走出舒適區,拓展自己認知和能力的邊界。這個過程必定充滿未知和挑戰,但也恰恰是這種不確定性,蘊藏著無限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可能性,給了孩子和我們成就更好自己的空間和機會。

作者簡介:王人平

著名兒童教育學者,長期致力於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和父母自我成長的研究和實踐。“人平陪你走世界”成長營創始人,新浪教育評選的“中國榜樣家長”,新浪微網志知名“教育博主”,曾為多家育兒雜誌的專欄作者。(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