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公開課 | 波波玩偶實驗:孩子的攻擊性從哪來?

發佈時間:2024-07-26 11:04:5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宏濤

家庭教育是一場模倣遊戲,父母的不友善行為即使是無心之舉,也會讓孩子記住並模倣,影響一生。

資料圖

實驗內容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做過著名的波波玩偶(一種與真人體形接近的充氣玩具)實驗,以研究兒童如何習得攻擊性。

班杜拉在幼兒園選取了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年齡在3歲至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歲零4個月,由兩名成年人在實驗中扮演榜樣的角色。實驗開始前,班杜拉對孩子們的攻擊性做了評估。評估結果表示,每組孩子的攻擊性大體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班杜拉首先用真人榜樣做實驗。將這72名孩子按照一定的性別與年齡比例平均分成三組,包括一個對照組和兩個實驗組,每組各24名孩子。實驗A組為攻擊性榜樣組,孩子們與一名成年人共處一室,並看到成年人對波波玩偶做出踢、打、辱罵等各種攻擊性行為;實驗B組為非攻擊性組,孩子們會看到一名成年人在他們身邊安靜地玩兒拼圖,沒有對玩偶做出攻擊性行為。

之後,所有孩子被帶到一間更大的遊戲室中。結果顯示,A組的孩子錶現出明顯的攻擊性行為,男孩平均有38.2人次模倣“成年人榜樣”的動作進行身體攻擊,女孩則平均有12.7人次;至於語言攻擊,男孩平均有17人次進行了模倣,女孩則平均有15.7人次。而作為對比的對照組和實驗B組的孩子則沒有表現出任何攻擊性行為。

班杜拉對做出攻擊性行為的“成年人榜樣”進行了懲罰,並展示給孩子們看,結果,孩子們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次數顯著下降;如果對“成年人榜樣”給予獎勵,孩子們則也會繼續對玩偶做出攻擊性行為。

分析與對策

實驗結果充分説明孩子們不需要專門的行為模倣訓練,只需要通過觀察,就可以習得。班杜拉從而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人是可以通過榜樣示範和觀察模倣來學習的。

俗話説“打是親,罵是愛”,其實,“打”孩子就是一種攻擊性行為,會讓孩子覺得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長大之後,他也可能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即使孩子沒有因此變得具有攻擊性,也會因為家庭中的不友善行為變得敏感或情緒化。哪怕這些行為不是針對孩子的,只要孩子看到了,就容易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

有個孩子因為害怕做噩夢,每天晚上都不敢睡覺,父母只好帶她看心理醫生。原來,父母雖然對孩子很溫柔,但夫妻倆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媽媽的嗓門尤其大。孩子經常夢到媽媽一大聲説話,她的嘴上就被扎了一根針,媽媽吼個沒完,她嘴上的針就越來越多,最後夢裏的嘴變成了刺猬……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家庭中不友善行為帶來的傷害。

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因此受到影響,我們首先要在環境上改變,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避免孩子再接觸具有攻擊性的電影或動畫片。可以經常帶孩子做一些放鬆練習,通過輕音樂和深呼吸等方式,讓孩子的身心鬆弛下來。在放鬆的狀態下,輕輕擁抱孩子,鼓勵孩子傾訴。通過傾訴,把他們內心積壓的恐懼、憤怒、悲傷等情緒表達出來。這時再給予孩子情感支援,讓孩子意識到他們是安全的,我們是愛他們並會保護他們的。共情孩子後,再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打人是不可取的。對於孩子已經出現的攻擊性行為,父母要及時制止並懲戒,讓孩子儘早改正。

給孩子營造友善的成長環境,孩子也會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文 | 張宏濤 心理諮詢師,《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作者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