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北大心理學教授:子女教育要防止兩個極端 孩子脾氣壞家長要檢討

發佈時間:2024-04-18 08:5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程婷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王壘,從事心理學教育與研究已有30餘年,經歷了心理學從“冷門學科”變成當下的“顯學”、乃至社會熱門話題的歷程。

他發現很多家長不清楚什麼是快樂教育、挫折教育,什麼又是懲罰教育、溺愛教育,越重視教育親子關係越擰巴。與之同時,在職場以及在婚姻關係等方面,很多人也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始從心理學中去尋找解決途徑。在這種背景下,今年初王壘出版了一套與大眾日常生活相關聯的心理學著作《生活中的心理學》。

近日,澎湃新聞結合《生活中的心理學》中的內容,就當下備受關注的少年兒童脾氣、性格養成,快樂教育與挫折教育中的誤區,以及青少年兒童中抑鬱情緒人數比例為何升高、高校學生在求學與就業中如何面對“內卷”與“躺平”、學校心理教育應該如何推進發展等話題,對王壘作了專訪。

王壘指出,快樂教育的反面不是挫折教育,而是懲罰教育;挫折教育的反面則是溺愛教育。快樂教育的核心主張是,以積極的方式鼓勵孩子在生活、學習中不斷探索,發掘孩子學習的積極興趣和好奇心。“減少學業壓力,降低考試難度,讓孩子有更多時間玩耍,每天過得快樂”這種想法雖然符合人們的預期,但屬於片面認知。

快樂教育為孩子提供了一種隔離功能,幫助孩子從小遠離抑鬱;而挫折教育為孩子提供了一種免疫功能,使孩子不怕困難,長大後免於陷入抑鬱。正確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和挫折教育,就是在幫孩子提前預防抑鬱的出現。”王壘強調。

對於加強心理學教育,王壘建議:一方面完善公共知識教育體系,使心理學像公共衛生一樣,成為基礎教育的必修知識;另一方面,加強系統全面的社會心理建設,培養積極心理力量。

王壘《生活中的心理學》書影。受訪者供圖

以下為澎湃新聞與王壘的對話:

孩子的“壞脾氣”和早期教養經歷有很大關係

澎湃新聞:對於情緒變化較大的少年兒童,家長需要引導其少發脾氣嗎?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適當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

王壘:這要從“發脾氣”的原始形態和成分“憤怒”説起。

我在《生活中的心理學》中説過,憤怒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無需學習的本能反應模式。即使是嬰兒,食物被剝奪或身體受到攻擊時,也會表現出憤怒情緒。

憤怒具有自我保護、抵禦外侵的作用,同時也有表達心態的作用。

引發憤怒情緒的事件往往是負性事件或消極事件,而憤怒的目的是要消除這些負性或消極的事件,因為“負負得正”,憤怒有可能産生適應生存的正向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講,産生和表達憤怒並非不可以、不合適。

不過,與其他情緒相比,憤怒往往醞釀著巨大能量,有較大的衝動性和爆發性,是一種“高熱”情緒。這容易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甚至適得其反。

了解這些後,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發脾氣”。

産生憤怒情緒,並不一定是“發脾氣”。但如果動不動就發火,那憤怒就不再是一種單純性的原始基本情緒,而會演變成一種固化的習慣,成為一種性格特點,即“愛發脾氣”。

通常來説,“壞脾氣”和早期教養經歷有很大關係。

如果一個孩子平時情緒平和、行為乖巧、性格活潑開朗,卻突然發起脾氣,這往往是有特殊的原因,且大多數是外部原因。找出原因就能正確地理解和恰當地回應這種“例外”。

如果一個孩子養成了“壞脾氣”,成了一種行為習慣,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就要檢討了。因為孩子形成壞習慣,往往與家庭教育不當有關。比如,父母常對孩子發脾氣,父母之間也常發脾氣,平時缺乏對孩子合理需求的關注,或者對孩子的無理需求予以縱容,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染上壞脾氣。這種壞脾氣可能是模倣父母的結果。

我常説,父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第一責任人。子女教育中,要防止兩個極端:一個是“要什麼不給什麼”。如果父母不能及時滿足孩子的各種基本需求,孩子會産生懷疑、不信任,久而久之甚至還會滋生敵意、反社會心理,覺得這個世界虧欠自己,滿心仇恨,産生報復心理。

另一個是“要什麼給什麼”,這種教養會讓孩子産生“無邊界”感,不講規則,以為自己可以“任意妄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更不用説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所以,面對孩子發脾氣,父母要認真反思,找到原因,尤其是要先檢討自己。

對於家長,可以學習一種應對孩子不良情緒的模式:傾聽-理解-共情-同析-雙贏。

首先通過傾聽了解孩子發脾氣的真相和原因,對症下藥。

隨後要理解,看孩子“發脾氣”是不是有根據、其中原因是否容易導致一般人的不良情緒。

然後要共情,要設身處地去思考,如果換了自己是否也會感同身受。

再後要共同分析: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原因、如何避免,或者除了發脾氣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應對方法,等等。

最後要爭取雙贏,既要幫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緒,還要吃一塹長一智,避免下次重蹈覆轍,讓孩子用理性和智慧戰勝壞脾氣。

青少年兒童自我情緒控制的經驗和能力都還有限,而能不能發火、如何發火,又是很複雜的科學和藝術,父母就要合理地面對現實,並以打持久戰的心態做好長期的教育。

總之,父母要比孩子更有耐心,才能有好脾氣的孩子。

另外,也有一些能調節、控制憤怒情緒的具體方法。例如我在書中講到的: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充足的睡眠,因為生病或缺乏睡眠是不良情緒的一大誘因;用書寫、繪畫、吹拉彈唱等藝術形式以及運動等方式宣泄情緒,使人“冷”靜下來;還可以系統性地訓練提高“自我控制力”,如學會忍受瑣碎的要求帶來的煩惱,學會平和處之。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遇挫折容易崩潰,成為抑鬱的易感人群

澎湃新聞:在《生活中的心理學》中,您指出,快樂教育的反面不是挫折教育,而是懲罰教育;挫折教育的反面則是溺愛教育。請問家長應該如何做好快樂教育和挫折教育,避免陷入溺愛教育和懲罰教育的誤區?

王壘:正確的教育方法可以幫助一個人健康茁壯成長,並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錯誤的教育方法則可能給未來成長帶來障礙甚至災難。

在書中,我介紹了兩種有益的教育方法,即快樂教育和挫折教育。

關於快樂教育,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減少學業壓力,降低考試難度,讓孩子有更多時間玩耍,每天過得快樂。這些想法符合人們的基本預期,但其實這種認知是片面的。

快樂教育的核心主張是,以積極的方式鼓勵孩子在生活、學習中不斷探索,發掘孩子學習的積極興趣和好奇心。

快樂教育的反面,是懲罰教育。懲罰教育不但會使孩子放棄學習,甚至還會帶來心理創傷。有研究表明,不恰當的懲罰、呵斥等會對孩子的大腦神經功能造成傷害。

需要注意的是,安排有益的活動,把學習、生活安排得充實、豐富、健康,快樂自然就多。而當孩子出現問題、錯誤、毛病時,要堅持使用快樂教育的方法,而不是“懲罰教育”,即不要簡單地以呵斥、懲罰來糾錯,而應鼓勵孩子尋找和分析原因,積極探索正確方法,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

好的教育要設法把學習變成快樂的探索和成長,而不是災難。在孩子學習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給予肯定、鼓勵和獎賞,這樣他們才更樂於去一次次探索,進而逐漸建立起正向的、努力的心態和行為方法。

再説挫折教育,恰當的挫折教育是要讓孩子正確面對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失誤和失敗,包括長久的嘗試卻得不到結果,從而讓孩子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

挫折教育不是快樂教育的反面,而是其重要補充,能有助於人們形成恰當的人生觀。

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活動,讓孩子體會到“挫折”,從而得到適當的鍛鍊。小到學習穿針引線,大到遠足拉練、野外求生,這些都讓孩子們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體驗一些“辛苦”“酸楚”,這樣孩子心理會發育得更“皮實”,不那麼嬌氣、脆弱。

挫折教育的反面是溺愛教育。溺愛教育是指對孩子提供過度的保護和過分的滿足,使孩子喪失自理能力和自我努力獲得快樂的功能,變得嬌氣、脆弱,經不起事、吃不得苦。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旦遇到稍大些的挫折就容易崩潰,成為抑鬱的易感人群。

總體來説,快樂教育為孩子提供了一種隔離功能,幫助孩子從小遠離抑鬱;而挫折教育為孩子提供了一種免疫功能,使孩子不怕困難,長大後免於陷入抑鬱。正確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和挫折教育,就是在幫孩子提前預防抑鬱的出現。

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反噬父母

澎湃新聞:一些一線教師和心理學學者談到,近年來,青少年兒童中有抑鬱情緒的人數比例有升高趨勢。您在書中也對“焦慮”“抑鬱”進行了介紹和闡述。在您看來,青少年兒童出現這種現象和趨勢的原因是什麼?

王壘:焦慮、抑鬱是兩種複雜的、複合的消極情緒。

通俗地説,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體驗,它是對即將到來的潛在危險或挑戰的擔憂,即使這件事情並沒有發生,也不一定發生,也未必就一定應付不了。這種情緒常常會伴隨著緊張、不安、害怕、煩躁等不適感體驗和軀體反應。

同時,焦慮也是一種有著很強驅動力的情緒。焦慮可能會影響人的認知和行為,導致個體難以集中注意力、難以做出決策、難以應對壓力等。

焦慮主要涉及神經系統的過度喚醒,可能導致肌肉僵硬,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這些生理反應被人體驗、感受到後,常會加劇人的焦慮,由此形成負反饋。

抑鬱是以日常的不愉快、悲傷、痛苦為主導的情緒,常常伴隨著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自卑的認知評價,以及行動上的消極、逃避、自我折磨,甚至有輕生的想法和行為,同時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生理反應,如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

這種情緒狀態持續存在而不能消減,就可能演化為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也叫心境障礙。抑鬱症被列為世界第四大疾病,且其位次還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由於重度抑鬱的人有輕生自殺行為,它也被比作“心理癌症”。

有文獻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發達水準的提高,人的抑鬱情緒也會增加。

這裡的原因很複雜,有幾點值得大家關注。

其一,經濟發達程度越高,人變得越來越富有,並不意味著人們會越來越幸福。所謂“錢越多越幸福”其實是個錯覺,錢並不必然能買來幸福和健康,心理學研究證明了這一點。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長職場的壓力溢出到家庭,傳導給子女,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而子女心理健康問題又會反噬父母,再溢出到職場,這就導致惡性迴圈。

其二,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不確定性越來越高,這些都會導致壓力越來越大,因此人們的焦慮和抑鬱情緒也就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學業競爭也愈演愈烈,“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國家庭又都望子成龍,無休止地和“鄰家孩子”“攀比”,生怕“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壓力被不斷放大,就更容易導致情緒和其他各類心理問題。

焦慮和抑鬱這兩種情緒如果持久不能消解,成為一種常態,甚至還不斷增加,就會演化為心理障礙,也就是焦慮症和抑鬱症。

澎湃新聞:從大家的直觀感受來説,現在絕大多數的孩子衣食無憂,父母也越來越注重科學育兒,為什麼有些孩子仍會抑鬱?

王壘:我覺得這裡至少有幾個方面應該引起大家注意。

其一,生活條件好了以後,人們會越來越重視知識學習,更肯在教育上花功夫,但如果觀念錯誤,會適得其反,會加劇孩子所體驗的學習壓力。比如,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上了更多的課外班,學習負荷巨大,孩子喘不過氣來。

其二,雖然大家都重視科學育兒,但具體的方法可能並不科學,比如,“偏科”,將過多的時間放在某些學習內容上,這會給孩子以後的學習埋下隱患,使得常規的學習不能全面跟上進度。又比如,重視知識學習,而不注重體能、健康方面的訓練,而這些方面是抗壓的重要來源和支撐。再比如,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而其他陶冶情操方面的活動和教育不足,這使得孩子自我調節情緒心態的能力沒有同步滋養起來。文學、藝術、體育、社會、大自然等各方面的浸潤式經歷、學習、體驗,是人們強壯情緒、調節情緒的重要能力來源。

其三,對於所有新一代父母而言,為人父母都是頭一遭,並沒有系統的學習和經驗。他們相當一部分的方法是借鋻於自己的父母。而現在學齡孩子的父母,大約是第一、二代獨生子女,也就是“80後”“90後”,他們生長的方式和此前自己的父母是不一樣的。作為最初幾代獨生子女,他們受到了父母乃至於祖父母特別的關注、珍愛、呵護和要求,教育上可能失之偏頗。比如,他們接受的前面提到的快樂教育、挫折教育可能不足,而相應的懲罰教育、溺愛教育過多。這會傳遞到他們對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上,結果可能導致現在的兒童青少年缺乏對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隔離功能和免疫功能。

落下的功課要補,孩子是如此,父母也是如此。

恰當的人生觀有助於人合理面對“卷”和“躺平”

澎湃新聞:這幾年社會輿論常常討論教育“內卷”話題,從心理學學者的角度,您怎麼看待教育“內卷”?普通家長和學生從心理上應該怎麼去應對教育“內卷”?

王壘:人有一種社會心理屬性,叫做“社會比較傾向”,是指人們會本能地、自發地將自己和周圍的人進行比較。

這種比較有其一定的社會適應功能,比如通過這種比較來了解自己,定義自己,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

這種比較,不同的人會産生不同的結果。一類是積極的結果,比如通過社會比較,産生對別人的羨慕,進而向榜樣學習,這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反應。

但當競爭過於激烈,以至於所有人都攪入其中,即使付出更大的努力,也並沒有太大的收益時,就形成了“內卷”。這是一種博弈心理在作怪,明知額外的付出並沒有相應的收益,卻不能放棄——因為別人或以為別人都在努力,你若放棄或稍微鬆懈,就會被淘汰出局,所以只能被動地參與進去。這是一種極端的“從眾壓力”現象。

當然,內卷是一種借喻。從某種意義上講,當人們選擇“捲起來”,至少反映出某些積極的心理功能,包括樂於爭上游,肯于努力提升自己,不甘落後,希望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這種生活的勇氣是可貴的。

人生的答卷,無法比較有多少對錯,而是看有多少勇氣。

不過,如果把“卷”和“多能卷”看成是定義人生和出路的唯一指標,這樣的人生觀就失之偏頗了。

另一類社會比較的結果是産生嫉妒,這是一種惡性情緒,也就是“紅眼兒病”。其主要的後果之一是選擇“仇恨”,滿懷強烈的不公平感。這會嚴重損害心理健康。另一個後果是,自己覺得比不過周圍的人,或者不想跟別人去競爭,那就會選擇“躺平”。這是失去生活動力、失去進取心的一種表現。

當然,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是,人們放棄社會比較,選擇“退群”,表現出社會退縮。

我們強調,凡事忌諱矯枉過正。恰當的人生觀有助於面對“卷”和“躺平”時保持合理的心態。

在《生活中的心理學》中,我為大眾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希望有助於培養健康的心理。比如,我們要讓自己從認知上強大起來,告訴自己:人生不只是“一盤”棋,更不是一盤“棋”;生活是由很多嘗試、很多探索組成的,失敗了一次,還可以有下一次;任何一次不成功都不是不正常的;該努力的時候努力,該放棄的時候放棄;失敗就像世間的沙礫,多一次少一次並沒有什麼關係;今天熬過來,何必還去在乎昨天……這些才是人生智慧。

學業、情感以及沉迷遊戲、家庭問題是大學生諮詢較多的問題

澎湃新聞:您長期在高校工作,據您了解,當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呈現何種發展趨勢?其中有哪些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與現象?

王壘:當下教育教養的偏差之一,是有些人一味看重課業知識學習,忽視了心理建設,導致後續學業出現塌方。

一些父母覺得,只要孩子拼命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以至於一些大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卻沒有充分做好應對大學生涯的心理準備。

比如,學業的心理準備不足。大學的學習方式不同了,更多抽象的知識、更要求自主學習、更強調知識應用和創造性解決問題、更多高手雲集、更多生活事務需要獨立處理……如果對這些變化認識不足,開啟大學生涯就可能如同開啟噩夢。

有個別學生以為進了大學就一了百了、高枕無憂了,就鬆懈了,或者以前被壓抑的一些慾望冒了出來,比如沉迷于電子遊戲,無法自拔。

有一種解釋是,他們高中沒有正確理解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讀書讀傷了”,上大學後反而不想學了。個別孩子或家庭把考大學當成人生的一場“賭博”,結果是,無論是考沒考上,後續都缺乏了動力。

應認識到,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而是一輩子的堅持。沒有這個基本認識,就會迷失學習的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學業成績、情感問題、沉迷遊戲、家庭問題,是現在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四大主題,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諮詢也以這四類問題居多。學生和家長要加強這些方面的認知,做好學前準備和心理建設。

澎湃新聞:當下正值高校學子考研升學與求職就業的關鍵期。從心理學研究者的角度,您怎麼看當下有些學生“二戰”“三戰”考研、考公、考編的現象?對於高校學子的學業與就業壓力問題,您怎麼看?

王壘:解讀這些現象可以有很多視角,我們可以從“職業心理學”的視角做些探討,管窺一斑。

人生一世就是個陌生的旅程,有的人不能確定是把不確定活成確定,還是把確定活成不確定,所以會有五花八門的嘗試。

尤其是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職業豐富多樣,人的職業觀也越來越多元化,而考研、考公、考編也是一種選擇。

心理學發現,每個人的性格有對應的職業,人的性格決定了其對哪類職業感興趣,不同的職業也對人的性格有具體的要求。

有的人對“事”感興趣,適合做行政、文秘類的工作。

有的人對“物”感興趣,適合做各種工程技術類的工作。

有的人對“概念”感興趣,也就是對腦子裏的公式、符號、抽象的表達或規律的探究感興趣,適合當科學家,或是做各種研發、調研工作。

有的人對“人”感興趣,適合各種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包括教育、公關、銷售工作。

我們想想看,世界上的所有職業不外乎是和事/物、概念、人這三大類對象打交道,這大大簡化了職業選擇過程。

研究表明,職業興趣反映了人的性格;當人的性格與職業相匹配,也就是人-崗匹配,讓人感到最適宜,也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工作也會更愉快,心情也會更健康,業績也會更好。

問題是,有些人並非一開始就能想清楚自己的性格適合什麼職業,因此會不斷去探索。這也是人們轉換職業、經常跳槽的一個原因。

職業心理學裏有個概念叫“職業成熟度”,是指個人在面對社會機會和限制時,準備好做出適當的、適合年齡的職業決策,同時仔細塑造自己的職業生涯。它反映了一個人對職業發展的態度和思考。

職業成熟度可以隨著人生理因素(如年齡)和心理因素(如自我概念)的成熟而不斷提高。因此,職業成熟度在個人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持續存在,並構成了人類生命不同階段的重要結構。基於這個概念,我們就能理解人們為什麼在職業發展中不斷變換選擇,作出各種調整。

所以,有些人因大學專業沒有選擇權,上了個自己不喜歡、不適合的專業,於是,在擇業時就會尋求轉換。也有人通過換個專業考研究生,來實現職業轉換,進入自己心儀的行當。

當然,有人考研是為了增長本事、才幹,為將來的工作做好職業充電,增加自己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完成“向上社會移動”,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夢想。

退一步講,技多不壓人,多個本事多條路,多學習有益無害。

心理健康教育要從被動防禦轉向主動預防,“治于未病”

澎湃新聞:在心理健康話題越來越受關注的當下,作為心理學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您認為我們的大中小學的心理教育有哪些優點與不足?對大中小學的心理教育發展,您有哪些好的建議?

王壘:我非常希望借此機會呼籲加強心理學教育。

具體來説,我有兩個特別的建議:

一是完善公共知識教育體系,心理學知識要成為基礎教育的必修,就像公共衛生知識一樣。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把心理學基本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只有當普通大眾都充分了解心理學、熟諳心理學,活學活用心理學,才能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

好比,我們曾大搞“愛國衛生運動”,在普通民眾層面推廣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大家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因而有效提高了全社會的公共衛生健康水準。

同理,我們也要在公眾層面推廣普及心理學知識,而學校教育應當一馬當先。要讓科學心理學知識深入人心,構築起心理健康的長城,讓心理學深入人們的自覺意識,成為人們的生活法寶。

現在,大中小學都建立了心理輔導室,有專門的心理輔導員。但這還不夠,要從被動防禦轉向主動預防,“治于未病”。要想心身健康,心理學不是選修課,而是終身必修課。我編著出版四卷本的大眾通俗讀物《生活中的心理學》,也是要為此作出一點貢獻。

二是系統全面的社會心理建設,培養積極心理力量。

人生成長不只是課業知識的學習,也要培養健全人格、健康心態、遠大志向。為此,除了要開展系統的心理學知識普及教育,還要進行全面的社會心理建設。這一點自十八大以來一直得到高度重視和反覆強調。學校教育責無旁貸。

系統全面的社會心理建設涉及非常廣泛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智慧的成長(比如更聰明、富有創造力),情感的成長(比如善於理解、調控情緒,培養人文情懷),意志的成長(比如勇於追求,培養堅忍不拔的精神),性格的成長(比如有恒負責、胸懷寬廣、包容豁達),修為的成長(比如正直公正,仁愛善良),等等。

對此,我在書中提到,學習心理學,會讓人收穫生活的法寶、思維的竅門、情感的溫熱、性格的陽光,擁有心理正能量。學習心理學能建立積極的心態,從而更理智而淡然地面對人生,比如,儘管不能總能贏,但能選擇不怕輸,放下拿不起的,拿起放得下的;更積極樂觀地迎接人生,比如,不糾結過去,發奮爭取未來;更辯證地理解生活,更瀟灑地面對生活,比如,有什麼都能開心,沒有什麼都不必不開心;以及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設計師。

總之,應該通過各種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使學生和公眾保有希望、樂觀、自信、韌性等積極心理力量,能敢於直面問題、困境、挫折,有壓力耐受力,不糾結于一點一滴的得失,有胸懷,有“詩和遠方”,有“為萬世開太平”的擔當,做眼底有陽光、心中有天下的生活達人和未來開拓者。(澎湃新聞 記者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