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動起來!嗨起來! 北京各高校積極提升學生心理防“抑”力!

發佈時間:2024-04-29 14:10:1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吳佳怡

現如今,大學學習生活節奏日益變快,學生心理壓力隨之增加。而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重在預防。近日,北京各高校紛紛創新形式,積極開發有特點、有實效的活動,提升學生心理防“抑”力,首都教育進行了集中展示。

動起來!出出汗,找回好狀態

運動是大學生增強體魄、改善心理狀態的有效辦法。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張力為表示,經常鍛鍊者每月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比例明顯升高,每週堅持3次以上、3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疏解心理壓力,對緩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狀也有積極效果。

在大學校園,跑步鍛鍊早已變成一種樂趣和享受,聲勢浩大的夜跑活動堪稱“演唱會平替”。

北京大學為鼓勵師生跑步鍛鍊,長期舉辦“夜奔”活動。每週二和週四的晚上,五四操場上都會響起配合跑步的歌曲。週四晚上還會進行特定元素的主題夜奔。

二次元專場、粵語歌曲專場、“暑期綜藝專場”、“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歌曲專場”、“夜奔有嘻哈專場”、“聲入人心&即刻電音專場”……緊跟潮流的主題夜奔,再搭配現場簽名、舞蹈表演、走秀等驚喜活動,讓現場氛圍更加熱烈。

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都推出過各具特色的主題夜跑活動。伴隨動感的音樂,同學們在跑道上盡情揮灑汗水,發泄負面情緒,找回良好狀態。

忙起來!“手動”創造幸福感

勞動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挖掘勞動教育所蘊含的價值觀引領、心理疏導及人格塑造功能,通過深化勞動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研究表明,體力勞動如同運動一樣,能使人的血液迴圈、新陳代謝速度加快,並增加多巴胺分泌,有助於疏解焦慮情緒、維持良好心理狀態。與此同時,規律性的體力勞動能夠使大學生養成良好活動習慣,有助於心理健康效益的持續發揮。

中國農業大學舉辦心理遊園會活動,通過石磨磨香粉製作香包及作物盆栽製作,讓學生在治愈的手工活動中釋放壓力,獲得快樂。

中國傳媒大學在“心港灣”場館,舉辦種植活動,組織學生在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過程中實現以勞健心,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積極品質。

嗨起來!用藝術發現生活之美

美育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養料。在藝術活動的熏陶中,學生能從感知美、理解美、欣賞美,進而創造美。

北京理工大學組織編排《過境之鳥》《應該戀愛的年紀》等主題劇目,展現學生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困境、衝突、煩惱,以及收穫的喜悅、幸福、成長等,引導學生充分體驗“做自己人生導演”的心理感受,不斷豐滿內心世界,促進自我成長。

北京林業大學舉辦首屆“相愈吾心”心理市集活動,邀請學生現場即興塗鴉創作,畫出“千人千面”,展現自我個性。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也是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時代新人的基礎性工作。

2023年,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以五育並舉促進心理健康,強調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

近年來,北京市持續以首善標準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推動五育融合促進心理健康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4月26日,“五育潤心青春向陽”2024年首都大學生心理健康季正式啟動。

今年的心理健康季系列活動將大力推進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行動、勞動習慣養成計劃,集中開展心理情景劇比賽、健身健心體育活動、心理漫畫徵集大賽、朋輩心理技能大賽等10項市級示範活動,引導學生培育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同時,首都高校學生體育文化活動指導方案也將“上線”。通過組織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的體育運動,推動體育文化活動融入學生成長日常。

各高校將陸續開展極限飛盤表演賽、健身健美大賽、校園青春舞蹈大會、網球公開賽、解憂八段錦等一系列普及性、趣味性、競技性相結合的體育活動,組織學生跨校、跨年級、跨專業組隊參加,引導學生在團隊協作、校際交流和競技比拼中調節情緒、緩解壓力。(央廣網記者吳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