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心理聊吧|親子關係如何消除“窒息感”

發佈時間:2024-03-06 09:44:4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楠

繼《歡樂頌》中樊勝美母親、《都挺好》中蘇明玉母親之後,《煙火人家》中李衣錦母親,為熒屏奇葩母親形象再添經典一筆。這位令人窒息的母親在與女兒的相處中,隨處可見比較、不信任、強勢等生活細節,在社交媒體引發眾多網友討論。如何避免沒有邊界感的親子關係?記者採訪了心理專家。

極品母親,沒有“精神斷奶”

劇中孟明瑋對李衣錦的愛與控制,不留一點喘息的空間,讓追劇的許多網友憋屈到棄劇。有網友表示,李衣錦見一次母親就要被氣到要做心理諮詢。小時候生病落下殘疾、丈夫對家庭不聞不問,孟明瑋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

劇中出現了各種奇葩細節。諸如,雖然女兒快三十歲了,孟明瑋還是執意為李衣錦買她認為李衣錦會喜歡的衣服,要求李衣錦去理髮,後來索性直接動手給女兒剪起劉海,剪成娃娃頭;孟明瑋表達對女兒的關心,一開口就是貶低的言辭,動輒説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優秀;看不上女兒在兒童劇院的工作,一心希望她回老家當老師,為此不惜託人留名額,甚至還自作主張打電話給女兒的領導,直接幫她辭職;看不上女兒找的男朋友,逼對方離開女兒,然後以自己生病為藉口,騙正在工作的女兒趕去相親……讓許多觀眾吐槽不已的是,孟母這種事無巨細、近乎病態的控制欲,不僅侵犯母女之間的邊界感,也把李衣錦推向崩潰的邊緣,滿溢的負面的情緒,許多人隔著螢幕都感受到了。

極端化的角色製造出強烈的戲劇衝突,吸引觀眾眼球。劇中孟明瑋可怕的控制欲,出發點雖是愛女兒,也與她自己的原生家庭、人生經歷等息息相關。她既擔心李衣錦重復自己的命運,又不自覺地要求李衣錦遵循傳統女性的路徑,去成為一個“好女兒”或“好妻子”。採訪中,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正高級心理教師、江蘇心育名師楊靜平告訴記者,劇中這位母親無孔不入地對孩子邊界的侵犯,其實源自這個母親沒有完成“精神斷奶”,小時候自己的母親像“大家長”,自己成為母親後,也把這種控制加諸自己的孩子,跟女兒也沒有完成“精神斷奶”,這是一種失敗的代際傳承。

令人窒息的親子關係,

需要有人重建規則

母親沒有覺醒,而是採取複製粘貼的方式跟女兒相處,但第三代女性覺醒了,這是兩者之間親子關係出現各種問題的原因。李衣錦對母親説:“無論以前發生過什麼,我都不會讓你、也不會允許你,再影響我以後的人生。”看到這裡,觀眾總算舒了一口氣。

楊靜平表示,“李衣錦認為,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但也不排除,因為母親逼得太緊,孩子會採取一種輕率的反抗方式。其實觀眾覺得她選擇的婚姻對象並不理想,他的原生家庭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母親殺死酒鬼父親。這兩個孩子結合以後會怎樣,不知道。但在我看來,李衣錦雖然覺醒了,但也無法理性平和、相對從容地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問題。”

分析電視劇中所展現的親子問題根源,從女性成長的角度來説,“精神斷奶”很重要。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自我分化開始進行,個體將自我從其情感所依附和寄託的家庭系統中分化出來,也能夠將理智與情感區分開來。對個體的心理成熟和健康而言,自我分化很重要。很多自我分化失敗的父母,都會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欲。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需要陪伴,也需要獨立空間。在原生家庭的問題上,現代人有很多機會可以進行自我覺察和自我教育。一旦你學會了識別和調整那些根深蒂固的家庭模式,就能推動自我分化的完成,促進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的改善,讓自己的生活進入一種正迴圈。楊靜平認為,令人窒息的親子關係,需要有人去主動改變,年輕人擁有獨立面對自己人生的能力之後,需要憑藉理性去幫助家人重新建立雙方感覺適宜的規則。

理解“極品”母親,

用溝通消弭窒息感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對於徐帆出演的母親孟明瑋,楊靜平認為,這樣的母親“覺醒”不容易,年輕人也需要抱有理解。“所謂奇葩母親受到特殊時代背景和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們無法建構經過文明洗禮的現代女性的主體意識。現在男女平等,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人生主體,享受時代紅利的同時,我們可以對越界的關係説不,重新建立新的家庭規則,但我們也不要放棄與抱有舊觀念父母之間的溝通,努力把傷害降到最低。”

楊靜平表示,生活中可能不會遇到這麼極端的案例,但這其中也有現實案例的疊加。現代人也需要對類似孟明瑋這樣的母親抱有理解和支援,幫助他們在外部的支援下變得健康,找回合理的邊界與尊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用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家庭規則,替換不適合當下時代背景的“令人窒息的方式”。楊靜平表示,當下眾多有一定教育基礎的家庭,都會用平等溝通的方式處理親子關係,就像劇中梁靜出演的母親,和女兒陶姝娜的閨蜜式相處,令不少觀眾直呼:“這是‘夢中情媽!’”她倆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彌補了孟明瑋和李衣錦這對母女帶來的窒息感。

令許多觀眾産生共情的是,生活中“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很常見。楊靜平説,劇中親子之間的分歧也多多少少折射生活中的細節,比如大部分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理解孩子獨特天性,與孩子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有很多糾纏,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走,不相信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出路,年輕人有自己的成材方向。家長過度越界,讓年輕人呼吸不過來,孩子很難健康、幸福地成長。所以,父母如何跟年輕人溝通,在給出建議和經驗的同時,又不帶來“窒息感”,這很重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