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多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根源是心理問題

發佈時間:2024-02-07 14:25:1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郭韶明等

剛剛離開不足1個月,小束便再次回到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五中學未成年人專門學校。這是一所招收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矯治的學校,小束最初由於入室盜竊被送入這裡學習。這次回來,是因為他想來當志願者,幫助更多的人。

之後的每個月,小束都會來社工機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他雖然走上工作崗位,依然和社工保持著聯絡。

從行為嚴重不良到反哺社會,小束是眾多“為了明天——雲南邊疆民族地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幫助過的青少年的縮影,也是團雲南省委朱悅嘉工作的縮影。朱悅嘉説:“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良性互動,幫助更多的青少年走上正確的道路,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朱悅嘉從2022年5月開始接觸雲南(昆明)12355青少年服務台(以下簡稱“雲南12355”)工作。彼時她剛剛從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大田壩鎮清河村駐村回來,工作部門被調整至權益部,負責雲南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及青少年權益維護工作。

2018年,朱悅嘉畢業于北京電子科技學院行政管理專業,起初她以為雲南12355隻是一條心理健康熱線。“後來在工作中我才逐步了解到,這是一個維護青少年權益的工作。”她發現,權益維護工作對於專業性的要求非常高。非法學專業畢業的朱悅嘉,不光要學習法律法規,還要和社工學習如何與青少年溝通。

經過1年多的探索,她發現當地青少年造成的惡性案件並不多,大部分是小偷小摸一類的不良行為。朱悅嘉認為,家庭教育缺失及監管不到位是根本原因。“部分家長的管教方式簡單粗暴,有的家長則由於工作繁忙或外出務工,把小孩交給老人帶,缺少對子女關心和管教。”她説,有的兒童或由於基本權益沒有得到保障,或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容易選擇極端的方式,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在朱悅嘉看來,網路沉迷也是造成青少年不良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成年人網路交友及上網安全存在諸多隱患,在網路管控方面有待加強。”她説,有些老人或家長一有事,就直接把手機給孩子玩,如果青少年長期沉溺其中,很容易被誤導,出現不良行為。

朱悅嘉還積極參與青少年普法、自護教育項目等,比如防溺水、中高考減壓等。她曾參與“播種健康新希望”12355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公益項目,和社工一同到希望小學開展活動;積極投入12355服務站綜合服務項目,將平臺的線下服務觸及到更多生活偏遠或居住在山區的青少年。

為青少年提供服務,從她駐村時便開始了。從2019年7月來到清河村,朱悅嘉每年都會積極組織開展“金秋助學、愛心圓夢”活動,為考取大學貧困學子送上愛心獎學金;主動向保山市婦聯和昌寧縣婦聯彙報,為灣崗村困難女學生爭取項目幫扶和經濟援助;積極向全國婦聯和省婦聯彙報,為大田壩鎮中心完小和清河村完小爭取安全飲水項目;充分利用工作經費,並協調愛心企業支援,開展清河村“情暖童心、相伴成長”活動。

在清河村完小調研時,朱悅嘉發現校內教學的硬體條件已較為完備,但是整體環境比較艱苦。“有的地方墻體已經開裂,一間宿舍有6-10名學生,住在上下結構的鋼架床上,室內不僅狹窄,還有點潮濕。”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她聯繫了保山市團市委,得知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個支教團正在附近。“支教團不僅很多學生都擅長藝術創作,還同時攜帶了新力公司和立邦公司的項目。”經過溝通協調,由立邦公司贊助的“為愛上色”項目落地清河村,美化了清河村完小和清河村幼兒園校園環境;新力公司向學校捐贈價值兩萬元的課堂投影儀設備,為清河學子們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以前青少年相關的工作對我來説,只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而當朱悅嘉真正參與其中,她才發現原來這方面的工作可以這麼具體,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2023年8月末,朱悅嘉再次經歷部門調整,被調至雲南團省委少年部。雖然少年部和權益部的重心不同,但在她看來,兩個部門的工作是有關聯的。“很多青少年出現的不良行為,根源還是心理問題,因此心理疏導很重要。”她説,如果在兒童階段,就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那麼未來他們也許更容易走上正軌,減少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産生。

如今工作5年半,朱悅嘉還在不斷學習。看到在自己和同事的幫助下,一個又一個的青少年迷途知返,走上正途,她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2023年,朱悅嘉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稱號。(中國青年報 見習記者李丹萍 記者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