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中科院心理所等揭示青少年焦慮的神經易感性及其遺傳基礎

發佈時間:2023-11-07 09:28:2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消息,父母教養是預測青少年焦慮的關鍵環境因素。然而,並非所有個體在不良的教養環境均會發展出焦慮症狀。青春期的神經系統對壓力環境高度敏感。進化神經發育理論(Evolutionary-neurodevelopmental Theory)認為,神經生理學特徵能夠解釋個體在壓力環境下的差異反應。然而,迄今為止,焦慮的神經易感性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李新影研究組與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秦紹正團隊合作,在北京雙生子數據庫(Beijing Twin Study,BeTwiSt)中選取100個同卵和78個異卵同性雙生子進行3年的縱向研究,以考察大腦網路整合能否支援青少年焦慮對養育環境的神經差異敏感性及其遺傳關係。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在《心理醫學》(Psychological Medicine)上。

研究發現:中央執行網路內較低的連接性放大了母親敵意對焦慮症狀的影響;前突顯網路和默認模式網路之間的高度反相關放大了父親敵意對焦慮症狀的影響(圖1)。

腦網路的調節模式與差異易感性理論一致,即具有神經易感性的青少年在高敵意環境中具有更多的焦慮,在低敵意環境中具有更少的焦慮(圖2)。結合基於腦的雙生子ACE模型,研究進一步發現,中央執行網路內在連接模式的遺傳度為21.18%,且與易感基因BDNF Val66Met有關。

綜上,該研究在“遺傳-環境-腦功能-心理行為”框架下,首次考察了青少年焦慮的神經易感性及其遺傳貢獻。該研究進一步加深了科學家對發育中大腦神經易感性的認知,為高風險群體的早期識別與干預提供了新啟發。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心理所“揭榜挂帥”項目的支援。回龍觀醫院、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的科研人員參與研究。

圖1. 大腦網路整合在父母敵意和青少年焦慮之間的調節作用

圖2. 大腦網路整合支援焦慮的神經差異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