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我就是那只死去了的鴨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19 11:16:35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還應該提到的是,同情和憐憫在兒童身上也顯現得很早。“一個二十七個月的嬰兒,在給他看到一張畫上面畫著一個被鎖鏈鎖著的人在哭泣時,他便哭了。一個三歲的男孩用拳頭追打每一個打了他的狗的人,口中嚷道:‘你怎麼不明白它疼呀。’這個男孩在四歲時,在聽到有人對他所讀的童話,狗奔向刺猬而且要用牙咬它時,他便用哭和嚎叫特別強烈地反應著。一個五歲的男孩,在畫上看見一隻兔子被狗追著,他曾非常不安起來。只有在他發明瞭獨創的方法,從狗那裏拯救了兔子時他才安心;這方法就是把這張畫對半一折,使狗和兔子各在畫的相反的方面。這兒童確信兔子現在完全安全了。”《高等心理學》商務印書館1953年版第403頁。皮亞傑舉過一個例子,説有一個小女孩“在廚房桌上看到一隻殺死的拔去了羽毛的鴨子,深受感動。當晚發現她沉默地躺在沙發上,引起別人把她當做正在生病。開始時,她並不回答問題,後來以大聲回答:‘我就是那只死去了的鴨子。’”《兒童心理學》第47頁。斯特(Stern)談過一個四歲的女孩的故事:“一天晚上——寢室已經完全黑暗下來——她突然非常焦急地喊叫著要知道她的某個玩具娃娃是否已經卷在厚毛氈裏;她顯然是擔心,如果沒有,她的玩具娃娃將要在十一月寒冷的氣候裏患感冒,當我們勸她安靜下來的時候她的眼淚流下來了。”斯特(Stern):《早期兒童心理學》英文版第276頁。一位初中一年級的同學在一篇作文中寫了這樣一件經歷:

 

  一天,我的夥伴——小黑貓被車撞死了,我很傷心。小貓再也不能跟我玩了。我用小鐵鍬挖了一個小小的坑,把小貓埋葬了。我看著這個小小的墳,不覺淚水模糊了視線。

 

  由此可見,兒童不僅把萬物看成有生命的,而且還把自己的純真的愛灌注于萬物。他的物我不分是出於情愛也表現情愛。把萬物看成有生命的本來就是一種情感態度。是用飽含著情感的知覺去認知萬物的結果。因為“情感從不能區分自我和物理環境或人類環境”。皮亞傑:《兒童心理學》第18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與癲狂》上
· 前言(1)
· 前言(2)
· 前言(3)
· 從“對牛彈琴”説起(1)
· 從“對牛彈琴”説起(2)
· 抒情是審美的,也是道德的(1)
· 抒情是審美的,也是道德的(2)
· 抒情是審美的,也是道德的(3)
· 抒情是自發的、自由的(1)
· 抒情是自發的、自由的(2)
· 人我不分即推己及人(1)
· 人我不分即推己及人(2)
· 人我不分即推己及人(3)
· 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1)
· 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2)
· 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3)
· 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4)
· 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5)
· 非對象性思維談(1)
· 非對象性思維談(2)
· 非對象性思維談(3)
· “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2)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3)
· 真善美都源於愛並趨於愛(1)
· 真善美都源於愛並趨於愛(2)
·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1)
·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2)
·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3)
·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4)
· “知的同情”與“高峰體驗”(1)
· “知的同情”與“高峰體驗”(2)
· “人由於不理解事物,就變為一切事物”
· 兒童生活在錯覺、幻覺的宇宙中(1)
· 兒童生活在錯覺、幻覺的宇宙中(2)
· 兒童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一詞
· “我就是那只死去了的鴨子”
· 對兒童“不能以理智的律令相繩”
· 兒童獨具慧眼(1)
· 兒童獨具慧眼(2)
· 童心是“絕假純真”之心(1)
· 童心是“絕假純真”之心(2)
· 童心是“絕假純真”之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