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關閉“萬惡”的朋友圈,是拒絕焦慮還是逃避現實?
發佈時間:2024-12-18 09:51:4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曹智揚近日,“我關閉了朋友圈拒絕焦慮與內耗”的話題登上熱搜,再次引發人們對朋友圈的廣泛討論。不少人表示,關閉朋友圈後,他們的焦慮感、內耗情緒有所減輕,生活變得更加專注和自在。但與此同時,也有觀點指出,朋友圈本是人們分享生活、保持聯繫的工具,過度關注焦慮而選擇“關閉”,可能只是一種逃避。我們應當探討,朋友圈引發焦慮的根源究竟是什麼?“關閉”是否真正解決了問題?
朋友圈作為社交媒體平臺的重要功能,最初是為了讓人們分享生活點滴、維繫社交關係。然而,隨著朋友圈逐漸成為展示“精緻生活”的舞臺,其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日益顯現。一方面,朋友圈的資訊過載讓人應接不暇,海量的資訊、新聞、廣告和動態不斷涌現,使人們陷入無止境的刷屏行為,導致注意力分散和情緒疲憊。另一方面,更深層次的焦慮源於“社交比較”。當我們在朋友圈看到他人的升職加薪、旅行度假、家庭幸福等光鮮亮麗的一面時,不免會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對比,從而産生自我懷疑、焦慮和不滿。
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比較理論”指出,人們在自我評價時,傾向於與他人進行比較,尤其是在社交媒體時代,這種比較更為直觀和頻繁。朋友圈中的“高光時刻”往往經過精心篩選與修飾,展示的是生活的片面,而非全部現實。但觀看者很容易忽略這一點,陷入不必要的心理內耗。
面對朋友圈帶來的焦慮,一些人選擇“關閉”作為應對手段,試圖通過遠離資訊源來恢復內心的平靜。這一做法在短期內確實有效,它可以幫助人們減少資訊干擾,擺脫“無意義的社交比較”,將注意力重新聚焦于現實生活。特別是對於那些自律性較差、容易陷入刷屏困境的人來説,關閉朋友圈無疑是一種“斷舍離”的解脫方式。
然而,這種做法也存在值得商榷之處。首先,關閉朋友圈只是“回避”了焦慮的表像,而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源。社交比較、焦慮和內耗並不會因為關閉朋友圈而消失,它們只是暫時被隱藏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依然存在,朋友圈之外的資訊壓力同樣無處不在。其次,朋友圈作為一種社交工具,承擔著人們交流情感、分享資訊、維繫人際關係的重要功能。如果一味關閉朋友圈,可能導致與朋友的互動減少,社交圈逐漸疏遠,反而帶來新的孤獨感和疏離感。
與其將朋友圈視為焦慮的根源而徹底關閉,不如反思我們使用朋友圈的方式,重建合理的使用邊界。這不僅能保留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也有助於減輕由此帶來的心理壓力。
首先,學會理性對待朋友圈中的資訊,摒棄“比較心態”。朋友圈中呈現的往往是他人生活的“精華片段”,並非完整的生活圖景。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為人知的困難與壓力,盲目攀比只會徒增焦慮。學會欣賞他人的美好,同時專注于自己生活的提升,才能實現真正的心理平衡。
其次,合理規劃朋友圈的使用時間,避免過度沉迷。社交媒體成癮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普遍困擾,而控制使用時長是緩解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設定固定的時間瀏覽朋友圈,減少無意義的刷屏行為,讓社交媒體回歸工具本身,而非生活的主導者。
此外,朋友圈的內容發佈也值得反思。我們是否總是在刻意營造“完美人設”,希望通過點讚和評論來獲得虛擬滿足?如果每個人都能回歸真實的表達,朋友圈或許就能成為一個更加輕鬆、溫暖的社交空間。
關掉朋友圈還是開啟朋友圈,都是個人選擇,都是人們為了更好地生活所做出的嘗試,都應該理解和尊重。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朋友圈背後引發的個人焦慮與內耗的心理問題。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我們更需要培養理性思維,學會選擇性接收資訊,拒絕無意義的比較與內耗。
數字時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被工具所支配,而非主動掌控工具。學會與朋友圈“和解”,合理規劃自己的社交媒體生活,我們才能在資訊化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衡,過上更加自洽、自在的生活。(紅網 曹智揚 鄭州大學)
負能量資訊要少看!研究發現:負面內容讓情緒惡化、更加焦慮2024-12-18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亟須重視 加快構建家校醫社聯合精準防控體系2024-12-18
“拖延症”“取悅症”……專家:疾病診斷手冊上沒有這些病!2024-12-17
中國心理諮詢行業市場規模超638億:加強監管 提高諮詢師業務水準2024-12-17
2024年全國心理學教學工作研討會舉辦 共商培養創新人才2024-12-17
熱點觀察 | 2030年的心理治療將走向何方?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