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會客廳 | 彭凱平:如何讓孩子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發佈時間:2024-11-22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彭凱平採訪對象
彭凱平,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導,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原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首任系主任,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H+ Lab)聯合主席,國際積極心理聯合會(IPPA)及國際積極教育聯盟(IPEN)中國理事,擔任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執行主席(2009年至今)。
主要觀點
父母培養孩子的意義感:一是要讓孩子活下來,而且活得好;二是讓孩子有方向感,知善惡、明是非;三是在以上的過程中讓孩子産生愉悅幸福的體驗。
為什麼有些孩子覺著活得沒有意義
2021年年底,我的團隊和新華社合作調查了30萬中國大、中、小學生,發現很多青少年出現“四無”現象:學習無動力、對真實世界無興趣、社交無能力以及對生命價值無感受。其中,對生命價值無感受就是覺著活得沒有意義,即“無意義感”。
有些孩子沒有生活目標,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幹什麼。雖然不需要很早確定職業方向,但人生還是要有一些未來方向的,比如實現自己的理想、娶妻生子、光耀門楣、為社會作貢獻等。
有些孩子沒有價值觀。對於孩子來説,不適合討論信仰,但他們沒有是非觀念,好壞對錯不分,什麼都可以,什麼都無所謂。
有些孩子躺平,對什麼都沒興趣,什麼都不想做;還有些孩子對生命沒有任何尊重,對生活沒有喜歡、熱愛、關心、欣賞的情緒,覺著活得沒勁兒、無聊、很難受。這些都是“無意義感”的表現。
“無意義感”的形成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家庭原因。社會競爭確實厲害,有太多的攀比。很多人都被內卷裹挾著一路奔跑,每天忙碌疲憊,捨不得時間去做無用之事,自然體會不到細微的幸福感和生活樂趣。
在社會競爭方面,一些著名大學不能免俗,因為也會宣傳狀元,宣傳有多少個優秀的學者、院士,爭取提高在全球高校的排名,等等。
中華民族原本有很多傳統的文化和智慧幫助人們活得自在和幸福。然而,有些人卻放棄了這些智慧,奉行鬥爭哲學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我們不少學校缺乏愛的教育,缺乏幸福能力的教育,缺乏合作溝通的教育。從根本上講,我們有些教育還是存在問題的。
還有家庭原因,主要是有些家庭缺乏情緒價值的挖掘以及溝通合作、友愛關心、享受美好生活能力的培養。
有的父母在與孩子日常對話中沒有表達愛和情感的詞彙。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經有句名言:我們思維的邊界是由語言決定的。所以孩子自然很難從家中感受到愛,覺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只是一個工具。
家庭的很多問題,我覺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社會造成的。社會上有太多排名、KPI,對人們的身心産生很大影響。很多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當做工具一樣去忙去卷,一直在奔跑、發展,沒有想到自己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應該是愛、快樂和家庭幸福。
培養孩子的意義感,不能舍本逐末
一位家長對我説:“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無論我説什麼,他總是回應‘行’‘可以’‘隨便’,好像對什麼都無所謂;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激勵他,他好像沒有慾望,沒有愛好,沒有想要做的事情,沒有追求的方向。”無法溝通,無法激勵,自然就無法教育,感到束手無策。最讓父母痛苦的是,有的孩子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孩子的“無意義感”問題,引導孩子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什麼是意義感呢?
意義感是我們給自己設計出來的人生目標、志向。
它也是一種連接,比如,一個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那麼,他的生命就與奉獻連接起來了,會以奉獻為人生目標,並從利他行為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可能你看見這個人每天為別人的事辛苦忙碌,還沒有錢拿,認為不值當,他卻覺得自己的人生特別有意義。
我認為,意義感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教育、英雄偶像和美好生活。
意義感需要父母和學校的教育。比如,父母要多陪孩子閱讀文學作品。這麼做不是簡單讓他學會遣詞造句,提高作文水準,而是去理解書中顯示的人的情感、行為和社會生活,潛移默化地提高同理心。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換位思維,帶著理解去對話是同理溝通,它們可以幫助孩子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連接。如果經常受到別人的歡迎和喜歡,孩子怎麼可能覺著活得沒有意義呢?
英雄偶像是一柄雙刃劍。因為崇拜英雄偶像,孩子會不由自主地模倣他們的行為,樹立與他們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目標,幹勁十足。
可一旦這份崇拜幻滅,比如喜歡的偶像塌房了,那麼這種挫折、失落會讓孩子産生虛無主義,喪失意義感。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意義感不是一种先天的意識,而是人們在生活、成長的過程中發現的。存在先於本質,好好活著是第一位的,只有好好活著,才能夠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這種簡單的邏輯,很多父母卻沒有想清楚,經常舍本逐末,把精力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孩子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意義,肯定活得不開心。
一個孩子在生活中只有學習和考試,沒有休息和娛樂,沒有興趣和愛好,每天週而复始,看不到一點兒希望。想要傾訴苦惱,父母也不聽,只會講“都是為你好”的大道理……那麼,他還會對這個世界有希望嗎?
建議父母從孩子9歲開始和他討論人生意義的話題。在孩子小時候,主要對他進行健康的生活習慣、愛的能力等溝通、性格方面的培養,太早進行意義教育,作用不大。很多國家的心理教育、情商教育也是從9歲開始的。
父母可以多向孩子錶達愛,比如拍拍抱抱、含情脈脈地凝視、開心陪伴等,培養孩子愛的能力,增加他的積極情感體驗。
另外,在溝通中,要豐富孩子的情感詞彙量和意義詞彙量。詞彙量豐富,孩子錶達起來就更加貼切,對意義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詞彙量,就是描述情感的詞,比如興奮、生氣、悔恨等。意義詞彙量,比如目標、志向、理想、追求、境界、道德、美醜、善惡等。
再者,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詩歌、唐詩宋詞、小説等文學和藝術,也能幫助孩子在家庭中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
在幫助孩子建立意義感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掌握三個原則。因人制宜:每個孩子發現意義、找到天賦和快樂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因人制宜;積極回報:一定要讓孩子産生愉悅的感覺,有這種情緒情感上積極的獲得,他才願意去做;科學性:不要道聽途説,要使用一些心理學的建議和方法,相信科學、相信知識、相信理性。
父母還要避免一些誤區。首先不要比。很多父母崇尚見賢思齊。“你看誰家的孩子活得多有意義!你每天無所事事,都不知道自己將來做什麼!”這種話更多時候會讓孩子産生反感、恐懼、厭惡,適得其反。其次不要急。父母有時候特別著急,希望馬上看到效果。人格的塑造,尤其意義感的塑造是一個終生的事業。最後不要多。很多父母喜歡什麼東西都拿來試一試,我覺得讓孩子活出善良,活出快樂,其實就是培養意義感的最好辦法。
敬畏、昇華、良知,賦予人生更多意義感
生命意義的教育需要心理學的參與,尤其是積極心理學的參與。積極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讓人生活得更美好、更積極、更幸福。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適合學齡前至六年級孩子家長閱讀的《清華積極教育課程彙編(2冊)》,比較實用。我認為培養孩子的意義感,比起講道理,更好的方式是培養敬畏、昇華、良知等積極的情緒和情感。
我在新作《生活中的情緒心理學》一書中,是這樣描述敬畏的:
人們面對瑰麗的自然美景,面對道德高尚、智慧超群的偉人,沉醉於氣勢恢宏的音樂中,站在巍峨雄偉的建築物下,總是會油然而生一種特殊的積極情緒—敬畏。這種情緒是混合了困惑、欽佩、驚奇、服從等不同情緒的高級情感。
敬畏會讓人們變得善良、親社會,有更多利他行為和更強的社會連接感。我的學生、航太員劉洋説,當她在太空中凝望地球時,看見宇宙如此之大,對宇宙的敬畏油然而生。調查顯示,很多航太員重返地球後,都對人類充滿慈悲,成了環境保護主義者。范仲淹正是抱著對天下蒼生的敬畏,才寫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千古傳誦的詩句。
敬畏不是害怕、畏懼,而是深深的崇敬感。孔子提倡“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建議父母帶著孩子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培養對自然的敬畏;參觀名人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培養對偉人、英雄、模範的敬畏;學習經典的書籍、文章,培養對先哲聖賢、知識學術的敬畏。其實,有些家長帶孩子到一些著名大學參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讓他從小對學術産生敬畏。這些體驗能幫助孩子看到宇宙的浩渺、山河的壯麗多姿,領略偉大的人類創造,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知道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産生超越自我的動力。
看到他人的道德行為、欣賞他人的美德,並感到自己的道德情操被提升的情緒就是昇華。戰爭時期,我們有劉胡蘭、董存瑞這樣為國家、為人民壯烈犧牲的英雄;和平年代,我們也有很多勇於奉獻、救死扶傷、捨己為人的英雄。看到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有時候我們會感到胸口升起一股暖流,渾身充滿力量,甚至暗暗對自己説:“我也要做這樣的英雄!”所以,昇華具有催人向善的力量。
我始終倡導中國要有英雄教育,傳播英雄精神,因為這會讓孩子內在有力量。同時,父母也可以成為平凡的英雄,先讓自己活得有意義。小孩習慣模倣身邊的榜樣,更容易産生意義感。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昇華狀態心是軟的,會想模倣、追隨、愛戴使自己産生這種感受的人。
除此之外,超凡脫俗、茅塞頓開、醍醐灌頂……這些感覺都是昇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伊·契克森教授研究發現,人在特別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時,會産生一種沉浸其中、物我兩忘、酣暢淋漓、如癡如醉的心理體驗,提出了福流(flow,又譯為心流)的概念。福流既是一種巔峰體驗,也是一種昇華的來源。
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天賦優勢、興趣特長,多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給孩子創造昇華的體驗。孩子越做越好,越做越開心,就越容易産生意義感。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在學習、工作和感情上,也可以産生這種美好的體驗,他就會對未來産生一種嚮往和追求。
良知是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王陽明先生認為,良知是無需覺察就能感知出對還是不對的一種感受。從這種意義上來説,他認為良知是一種知善知惡的情緒體驗。我更願意把良知的範圍擴大:動物所不具備的、只有人類才有的特性都可以稱之為良知。良知促使我們做正義積極的事情。人和人之間正面積極的聯繫非常重要,讓我們活得更健康幸福。與人為善的過程,還可以讓我們産生愉悅感、價值感,幫助他人其實能夠成全自己。這些就是我們人生意義特別重要的發現。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一歲左右就有良知了,父母要保護好孩子的良知。我曾經帶著學生做過一個研究,發現當人捏了柔軟的東西,心會跟著變得柔軟,進而對別人的評判不會很嚴苛;如果捏到硬的東西,結果相反。一些社會道德包括良知,很容易受到場景的影響。
中國人講腹有詩書氣自華,從科學角度來解釋,我們讀的書、學到的知識在大腦充分地放電和活躍,通過神經元的生物電和生物化學反應在全身激蕩。基於這種身心交融、知行合一的原理,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場景培養孩子的良知。比如養寵物,讓他有柔軟的觸覺;創造光明的環境,所謂“正大光明”,光明也會讓人正大;讓房間有一些清香,好的嗅覺體驗會影響情緒與道德。總之,賞心悅目的物理環境能夠滋養和呵護孩子的正氣。
父母自身也要守住良知。有些人在受騙上當或遇見不公平的事後,得到一些錯誤的認知,比如“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並在無意中傳遞給孩子。另外,我們既要培養孩子熱愛自己的國家,也要摒棄仇恨教育,不能盲目排外。引導孩子包容、寬恕,不要讓孩子的良知泯滅。
總之,父母培養孩子的意義感,一是要讓孩子活下來,而且活得好;二是讓孩子有方向感,知善惡、明是非;三是在以上的過程中讓孩子産生愉悅幸福的體驗。記住這三點,孩子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就不難了。(文/記者付洋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自戀型人格障礙“隱身”多? 心理專家:身邊人更易“受傷”!2024-12-10
潤物細無聲 沙盤遊戲在心理諮詢過程中的紐帶作用2024-12-10
心理話題|優柔寡斷的性格源於何種心態 如何自救?2024-12-10
《自然》子刊:哈佛團隊發現連接童年逆境與抑鬱症的橋梁2024-12-09
新突破:治療有自殺意念的抑鬱症患者,新型鼻噴藥進入臨床2024-12-09
"內卷"引發孩子心理問題 "啟智潤心行動"向家長傳遞正確教育理念2024-12-09